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开艳

作品数:28 被引量:193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精神分裂症
  • 16篇分裂症
  • 9篇基因
  • 8篇多态
  • 8篇多态性
  • 8篇精神分裂症患...
  • 7篇基因多态性
  • 5篇抑郁
  • 5篇营养因子
  • 5篇源性
  • 5篇源性神经营养...
  • 5篇神经营养
  • 5篇神经营养因子
  • 5篇首发
  • 5篇脑源性
  • 5篇脑源性神经
  • 5篇脑源性神经营...
  • 5篇脑源性神经营...
  • 4篇生活质量
  • 4篇首发精神分裂...

机构

  • 25篇山东省精神卫...
  • 15篇山东大学
  • 2篇天津市安定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广济医院
  • 1篇泰安市复员退...

作者

  • 28篇崔开艳
  • 16篇刘兰芬
  • 14篇孙萌萌
  • 12篇杨丽敏
  • 11篇王丽娜
  • 5篇王汝展
  • 4篇王妍
  • 4篇乔冬冬
  • 3篇李翠鸾
  • 3篇韩超
  • 3篇苏磊
  • 2篇唐茂芹
  • 2篇张仁云
  • 2篇葛红敏
  • 2篇杨楠
  • 2篇米国琳
  • 2篇张敬悬
  • 2篇李万顺
  • 2篇张艳
  • 1篇曹昱

传媒

  • 9篇精神医学杂志
  • 3篇2014中华...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齐拉西酮对女性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及代谢指标影响的临床对照研究
刘兰芬崔开艳王丽娜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或度洛西汀治疗社区老年期抑郁障碍的对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或度洛西汀治疗社区老年期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山东省中西医结合抑郁障碍防治项目的数据,该项目采用多中心随机分组方法进行分组,共纳入94例社区老年抑郁障碍患者,分别为中西药联合组(29例)、中药组(29例)和西药组(36例)。治疗分两阶段,共16周,第一阶段(1~8周)分别给予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或度洛西汀(中西药联合组)、单用舒肝解郁胶囊(中药组)和单用艾司西酞普兰和(或)度洛西汀(西药组)治疗,第二阶段(9~16周)对第一阶段中药组和西药组疗效不佳者给予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或度洛西汀治疗。在基线、治疗后第4、8、12、16周末使用蒙哥马利-阿斯伯格抑郁评定量表(MAD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疗效,使用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ESS)、不良事件记录表评估安全性,使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MMAS-8)和脱落率评估依从性。结果第一阶段结束时,三组MADRS总分均较各自治疗前下降(P<0.01);第二阶段结束时,三组MADRS总分均较各自治疗后第8周末下降(P<0.05)。治疗后第12周末,三组MADRS减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中西药联合组MADRS减分率均高于西药组(P<0.05)。第一阶段结束时,三组治愈率与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联合组治愈率与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西药组与中药组(P<0.05)。第一阶段结束时,三组HAMA总分均较各自治疗前下降(P<0.01);第二阶段结束时,三组HAMA总分均较各自治疗后第8周末下降(P<0.05)。治疗后第12周末,中西药联合组HAMA减分率高于西药组(P<0.05)。广义估计方程模型显示,第一阶段结束时,西药组MADRS减分率低于中西药联合组(P<0.01);第二阶段结束时,西药组MADRS和HAMA减分率均低于中西药联合组(P<0.05)。每个时间节点三
温天杨龙怡帆丁楠简佳孙萌萌郑云哨崔开艳杨丽敏王汝展寻广磊
关键词:舒肝解郁胶囊艾司西酞普兰度洛西汀老年期抑郁障碍
儿童期虐待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特征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特征及其与儿童期虐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三维人格问卷(tridimension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TPQ)及儿童期虐待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short form,CTQ-SF)对2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及19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测评。结果病例组TPQ评分在伤害回避维度高于对照组,在奖赏依赖维度低于对照组(P<0.01);单因素分析发现,病例组寻求刺激维度与情感虐待、性虐待及CTQ-SF总分显著相关,伤害回避维度与躯体忽视显著相关,奖赏依赖维度与性虐待及CTQ-SF总分显著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情感虐待是寻求刺激维度的最佳预测因素,CTQ-SF总分是奖赏依赖维度的最佳预测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TPQ伤害回避维度及奖赏依赖维度具有独特的特征,儿童期虐待对其人格特征可能具有一定影响。
王妍杨丽敏孙萌萌崔开艳杨晓东乔冬冬王汝展张敬悬刘兰芬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人格特征儿童期虐待
中学教师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中学教师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制一般项目调查表对济南市9所中学的800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中学教师生活质量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一般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评分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6.83,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学教师生活质量主要影响因素为生活质量满意度、PSQI总分、SAS总分、SDS总分、居住条件满意度、月平均家庭经济收入和健康状况。结论中学教师生活质量低于普通人群,生理、心理和社会经济状况是影响中学教师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苏磊唐茂芹米国琳张艳崔开艳杨楠
关键词:生活质量中学教师
双相躁狂患者童年期创伤对攻击行为及临床症状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双相躁狂患者童年期创伤对攻击行为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140例双相躁狂患者,采用童年创伤问卷(CTQ)评估患者童年创伤情况,根据CTQ结果将其分为创伤组(41例)和非创伤组(99例)。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估患者临床躁狂症状,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估患者攻击行为。结果创伤组BRMS总分高于非创伤组(P<0.05)。创伤组MOAS加权总分及财产攻击、体力攻击分量表评分均高于非创伤组(P<0.05)。CTQ总分与BRMS总分、MOAS加权总分及财产攻击、体力攻击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童年期创伤对双相躁狂患者攻击行为及临床症状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多关注双相障碍患者的童年创伤经历。
马海波曹昱张仁云崔开艳
关键词:双相躁狂
中学教师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2009年
近年来,为响应素质教育的战略号召,国家推行了一系列重大教育改革,这给教师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压力。中学教师教学工作繁重、要求高、责任重、工作节奏快,而且家长、学校和社会诸多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成绩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这些无疑对教师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国内使用的评定工具多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健康状况问卷(SF-36)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WHOQOL-100)。WHOQOL-100评定中学教师生活质量的有关研究报告较少,因此本研究选用WHOQOL-100对济南市中学教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以探讨其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
米国琳苏磊唐茂芹张艳崔开艳杨楠
关键词:中学教师生活质量WHOQOL-100症状自评量表教学工作教育改革
内科住院患者抑郁障碍现状及相关因素的横断面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内科住院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生率、内科医师的识别率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首先应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符合入组条件的371例内科住院患者进行筛查,对筛查阳性者(SDS粗分≥40分)和20%的筛查阴性者(SDS粗分<40分),再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作为金标准进行抑郁症的诊断,估算抑郁障碍的发生率及内科医师的识别率,并对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内科患者抑郁检出率为占37.34%;SDS筛选阳性者118人和随机抽查20%的SDS筛选阴性者40人中经SCID诊断,现患抑郁障碍者共120人。内科医师识别率仅为3.33%。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躯体疾病既往史、住院时间、病程与抑郁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经济状况、疾病复发情况及住院时间是影响抑郁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内科住院患者抑郁发生率高。性别、年龄、经济状况、疾病复发情况及住院时间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内科医师识别率低,提高内科医师对抑郁症的识别率和治疗率是当务之急。
刘兰芬葛红敏崔开艳
关键词:抑郁自评量表抑郁障碍内科住院患者
喹硫平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喹硫平作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广泛,但是临床反应个体差异较大。基因多态性是影响药物临床反应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药物基因组学的角度综述影响喹硫平临床反应的相关基因及其多态性对喹硫平的影响。
白录东李万顺崔开艳孙萌萌郑雷
关键词:喹硫平基因组学基因多态性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安全性及代谢指标对照研究
目的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病,且严重影响人们的社会功能。目前其药物治疗主要是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本研究通过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和利培酮...
崔开艳
关键词:齐拉西酮利培酮临床疗效安全性代谢指标
文献传递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Val66Met基因多态性与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关联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Val66Met基因多态性与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对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及10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BDNF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BDNFVal66Met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P=0.007);患者组Met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7)。MCCB中连续错误数、空间广度得分及WSCT中的正确应答数在不同基因型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DNFVal66Me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关;Met/Met基因型可能是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之一。
崔开艳孙萌萌刘兰芬杨丽敏王妍乔冬冬王汝展王丽娜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多态性精神分裂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