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倩倩
- 作品数:16 被引量:100H指数:4
- 供职机构:绵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检查用托举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查用托举装置,包括支架、支撑板、两个固定组件、解锁组件和夹持组件,支撑板滑动连接在支架的外侧,两个固定组件对称设置在支撑板的内部,解锁组件设置在支撑板的内部且位于两个固定组件之间,夹持组件设置在支架的...
- 尚倩倩
-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 2017年
- 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是急性脑出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往往难以控制,死亡率高,其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多与病情呈正相关。及时发现和预防应激性溃疡,是防治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环节。我科2015年4月-2017年4月1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应用抗酸剂的基础上,早期留置胃管进行观察,发现早期留置胃管行胃液监测及鼻饲全流质,可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 陈军尚倩倩杨静
-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
- 全面护理干预用于脑供血不足型头晕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所选病例为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共64例,时间范围为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6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全面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每月头晕发作次数、每次头晕持续时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每月头晕发作次数、每次头晕持续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88%(31/32),78.12%(25/32),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辅以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改善其临床症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尚倩倩邓颖颖陈军杨静李媛董湘萍
- 关键词:护理干预全面护理
- 预处理血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评价预处理血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数据库中关于预处理血压对AIS静脉溶栓患者预后影响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4月。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文献质量评价。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血压预处理组4257例,指南标准组527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90天病死率、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率,预处理血压组与指南标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转化率,预处理血压组优于指南标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处理血压对AIS静脉溶栓预后可能产生有利影响,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 董湘萍陈立芳尚倩倩徐朝霞左家财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预后META分析
- 双导师制带教模式对护理见习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双导师带教模式对护理见习生实践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6级护理见习生80名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以临床教师为主;观察组采用双导师带教模式。结果观察组的临床实践能力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双导师制带教模式,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拉近了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距离,促进了老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教学效果明显,可全面快速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 刘忠丽蒲静尚倩倩
- 关键词:护生临床实践能力
- 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 2014 年 4月至 2015年 5 月于我院就医的抑郁症病人 86 例,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参考组.各组病人为43例,所有病人均以抗抑郁症药物治疗,而实验组则在以上基础上配合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治疗,分析对比各组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服药依从性方面,实验组43例病人,十分依从16例,局部依从24例,不依从3例,服药依从率为93.02%;而参考值43例病人,十分依从12例,局部依从17例,不依从14例,服药依从率为67.44%;以上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传统护理治疗方法,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提升护理服务的效果.
- 尚倩倩杨红宋雪陈立芳董湘萍
-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抑郁症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 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综合评价溶积-黏度测试法对脑卒中口咽吞咽障碍诊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综合评价溶积-黏度测试法对脑卒中口咽吞咽障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2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溶积-黏度测试法及视频透视检查(VFSS),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溶积-黏度测试中各项指标诊断口咽吞咽障碍的指标。然后得出口咽吞咽障碍诊断的回归方程,最后采用ROC曲线评价回归方程的最佳诊断分界值及诊断效能。结果 220例脑卒中患者中,经VFSS法检查确诊为口咽吞咽障碍98例,V-VST法诊断为口咽吞咽障碍89例(4例由吞咽造影诊断为阴性),阴性131例(13例由VFSS法诊断为阳性),即遗漏诊断13例,错误诊断4例,其准确率为92. 27%,特异性为90. 08%,灵敏度为86. 73%,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血氧饱和度、口腔残留、吞咽次数及咽部残留与口咽吞咽障碍相关性分别为0. 134、19. 394/74. 301及172. 344,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最终胰腺癌的概率预测模型为P=1/[1+e^-(181. 651-2. 010血氧饱和度+2. 965口腔残留+4. 308口腔残留+5. 149咽部残留)],新变量P的AUC为0. 999,远远高于其他变量,新变量P检验的诊断效能最好。结论行溶积-黏度测试法检查时联合血氧饱和度、口腔残留、吞咽次数及咽部残留的回归模型能够提高对口咽吞咽障碍的诊断效能,可提高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尚倩倩董湘平宋雪罗敏邓颖颖李媛
- 关键词:LOGISTIC回归ROC曲线
- 疼痛评估在压力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 2017年
- 研究疼痛评估应用于压力性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之间于我院确诊为压力性损伤患者82例,对压力性损伤进展和疼痛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结果:压力性损伤早期相关疼痛与损伤进展呈正相关。结论:通过疼痛评估可以有效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
- 尚倩倩邓颖颖陈军景艳红杨静
- 关键词:疼痛评估
- 脑卒中合并肺炎病人病原菌分析及肺炎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建立
- 2021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合并肺炎病人病原菌分析及肺炎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建立。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2月收治入院的230例脑卒中病人,根据有无合并肺炎分为肺炎组、非肺炎组。对肺炎组病人痰培养结果做病原菌分析和耐药性分析;调取所有病人的一般信息及临床资料,利用Logistic做二元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的精准度和区分度进行验证。结果:肺炎组病人共检出以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的革兰阴性菌占70.10%,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占28.04%,真菌占1.8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OR=2.647,95%CI(1.360,5.148)]、免疫功能低下[OR=3.652,95%CI(1.491,8.948)]、脑卒中类型[OR=4.096,95%CI(1.478,11.35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5.797,95%CI(2.136,15.732)]、鼻饲胃管[OR=4.856,95%CI(1.882,12.535)]、呼吸系统疾病[OR=10.911,95%CI(4.004,29.739)]为脑卒中病人合并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与脑卒中并发肺炎高度相关。基于以上6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及验证结果(C-index指数为0.753)显示,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准度和区分度。结论:脑卒中合并肺炎病人主要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的革兰阴性菌,临床应结合具体的病原学分析结果进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对于脑卒中病人应在早期综合吸烟史、免疫功能、脑卒中类型、NIHSS评分、鼻饲胃管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等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脑卒中病人发生肺炎感染率。
- 杨红尚倩倩董湘平罗敏
- 关键词:肺炎病原菌列线图
- 湿性伤口愈合治疗压疮的护理体会
- 2016年
- 探究在压疮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湿性伤口愈合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并总结有效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来本院接受诊治的62例压疮病人作为研究的案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探究组和比较组,每组各31例,比较组病人实施常规治疗方式,探究组病人采用湿性伤口愈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疗效,并总结有效护理体会。结果 探究组病人采用湿性伤口愈合进行治疗后,其在疾病治疗有效率、创面愈合平均时间,及换药次数等情况方面,相较于比较组病人都都明显好好,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压疮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湿性伤口愈合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疗效,能够显著的提升疾病治疗有效率,极大的降低病人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 尚倩倩岳涛李媛杨静景艳红杨玲
- 关键词:压疮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