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明华
- 作品数:17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 绛帐之学与中国文化
- 1994年
- 绛帐之学与中国文化宗明华中国古代自孔子创办私学,绛帐精舍遍及中华,此后私学传统一直延续不断。到两宋之际又出现了书院。书院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私学,应视为私学发展的高级阶段。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高等私学”。如果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私学与...
- 宗明华
- 关键词:中国教育史中国文化官学化白鹿洞书院古文经学宋代书院
- 庄子“逍遥游”在魏晋文学中的嬗变被引量:1
- 2001年
- 魏晋文人在诗文中对庄子的“逍遥”境界有比较集中的描写 :阮籍的以“心游”为精神的慰藉和解脱 ,嵇康的心身同在现实中的优游容与 ,西晋文人的顺自然之游 ,以及陶渊明的心与自然泯一 ,可以说无一不禀承庄子的“逍遥游”思想。
- 宗明华索燕华
- 关键词:庄子魏晋时期文学虚静人生境界
- 中日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心态及方式比较被引量:1
- 1993年
- 日本是当今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经济强国,也是东方唯一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其文化发展也有较突出的特性,即受外来文化影响十分明显。一是日本自古受中国文化影响颇深,此类例证俯拾皆是,不胜枚举。二是日本近代大量吸收西方文化,使日本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以至于日常生活也“西化”,西餐、西装相当普遍。有人对此归纳为:功利的现实的“拿来主义”。自古学中国,足见“拿来”由来已久;近代转而学西方,足见“拿来”之多之快。
- 宗明华
- 关键词:外来文化民族心态日本文化日本人西方文化
- 庄子与魏晋清谈及品题被引量:1
- 2001年
- 魏晋清谈的几个重要品题都与庄子哲学相关。庄子思想也借助清谈而广为传布。这不仅是对于玄学 ,进而对文学也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是加深了文人对言、意及性、情等的理性认识 ;二是启迪文人的创作思维 ,促进了魏晋文人的“自觉”。
- 宗明华
- 关键词:声无哀乐论养生论庄子文学影响
- 屈、庄创作心态及艺术方式比较
- 2006年
- 屈原与庄子的作品皆深于哀乐,根植于楚文化,具有超现实的浪漫色彩,因而中国文学史常以“庄骚”并称。但由于贵族与平民的地位及心态不同,在创作中所选择的艺术方式也有所不同:屈原为贵族宗臣,自发地选择了对楚歌的艺术改造;庄子以其平民知识分子的敏锐和强烈的自我意识,自觉地运用艺术虚构创作寓言。此为屈、庄同为浪漫,但却异趣的主要原因。
- 宗明华
- 关键词:庄子楚文化创作心态
- 庄子与魏晋文人的创作心态被引量:1
- 2000年
- 庄子人生哲学影响到了魏晋文人对自身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审视 ,使他们认识到个性独立的价值。这一心态变化激发出他们的创作热情 ,并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也呈现出力求摆脱一切束缚以求得个性自由的特征 ,而这正是“文学自觉”
- 宗明华
- 关键词:庄子魏晋文人创作心态
- 庄子艺术精神在魏晋的勃发被引量:3
- 2000年
- 庄子的艺术特质除了以虚构的艺术形象来阐明哲理外 ,更表现在他为追求个体精神的绝对自由而对人精神境界的艺术描绘。即 :(1)“虚静”境界形象化、艺术化。(2 )对“悟”在人与物勾通中的特殊作用有明确的认识。此二者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影响久远 ,而首先于魏晋有比较集中明显的体现。魏晋人承继庄子思想 ,在作品中追求人的精神自由和净化 ,排斥功利而重个性 ,直接促进了纯文学的发展。他们将《庄子》中的“虚静”和体“道”之境进一步推衍为一种艺术境界 ,这不仅激发文人在创作中的主观想象力 ,使魏晋文学蒙上了带有理性的浪漫色彩 ,促进了山水诗的形成和发展 ,也直接影响到了文学理论的形成。陆机《文赋》
- 宗明华
- 关键词:庄子艺术精神魏晋时期纯文学
- 张衡《髑髅赋》解析——庄子对汉魏抒情赋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张衡在东汉可谓是"士"的先知先觉者,他以《庄子》"髑髅"命篇的《髑髅赋》,是汉赋中第一次仿庄子寓言而作的抒情赋,以知命为解脱,体现了张衡对人生的一种理性认识。此后汉魏赋家多有此类作品,《庄子》"髑髅"作为论及生死的文学意象因此在魏晋得以传播,张衡的首开之功是值得肯定的。
- 宗明华
- 关键词:庄子
- 先秦“执鞭”非为赶车
- 2003年
- 宗明华
- 关键词:先秦
- 论赋之“俗”与“俗赋”——兼论尹湾汉简《神乌赋》文体上的承传及性质被引量:5
- 2002年
- 目前文学史上的“俗赋” ,主要指唐以后出现的以叙说故事为主、语言通俗的赋体文。从《神乌赋》与四言赋及俳谐文的承传关系中可以看出 :赋原本来自民间 ,自俗 ;赋入汉宫乃以俗为乐 ,所谓的“文人赋”正是汉代俗体雅化、散文诗化的结果。如果称《神乌赋》为“俗赋” ,那么此赋倒可谓赋体的本色、正宗。
- 宗明华
- 关键词:尹湾汉简俗赋审美价值取向承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