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鹏涛
- 作品数:37 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15例肺隐球菌病诊治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分析15例肺隐球菌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肺隐球菌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至2010年在本院确诊的15例肺部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肺部隐球菌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检查、诊断经过、病理学特征及治疗转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发热、胸痛、咯血及头痛。肺部体征无异常,有脑膜刺激征1例,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阳性10例,胸部影像表现以外周孤立肿块、多发结节、炎性浸润为主。15例患者误诊率达100%,手术切除确诊4例,肺穿刺活检确诊11例,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病理组织均为肉芽肿性变,14例患者均接受氟康唑治疗,1例患者随访观察,1例患者治疗中病灶消散缓慢手术切除,全部病例均治愈。结论肺部隐球菌的临床症状及胸部影像无特异性改变,肺穿刺活检是确诊主要手段,氟康唑治疗肺部隐球菌病安全有效。
- 罗家友华锋崔恩海平金良宋鹏涛
- 腹盆部孤立性纤维瘤的MSCT、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盆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MSCT、MRI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确诊腹盆部SFT的CT、MRI表现,6例行CT平扫和增强,3例行MRI平扫和增强,3例行CTA检查,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分析SFT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9例SFT患者中,6例瘤体位于腹部,3例瘤体位于盆腔。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实性或囊实性肿块,肿瘤大小2.4cm×3.3cm^17.5cm×25.0cm,8例呈类圆形或椭圆形,1例形态不规则,边缘呈分叶状。7例病灶边缘清晰,2例边缘模糊。CT平扫3例密度均匀,3例密度不均匀,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影,增强后2例均匀强化,呈"快进慢出"强化特点,4例地图样不均匀强化,强化方式呈"渐进性"。3例巨大肿块动脉期肿瘤内部及边缘见多发扭曲蚯蚓状血管影,CTA可见明确供血动脉。MRI表现为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等、低或稍高混杂信号,部分见血管流空影,DWI呈高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实质成分及分隔明显强化。结论腹盆部SFT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可以较为清晰地显示肿瘤血管、特征性强化方式及粗大的供血动脉,对该病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赵育英毛新峰姚丽娣宋鹏涛
-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卵巢Brenner瘤的MSCT表现与病理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卵巢Brenner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Brenner瘤患者的CT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8例中3例位于右侧,5例位于左侧,病变边界清楚,6例呈圆形或椭圆形,2例呈不规则或分叶状。其中实性病变4例,以实性为主,内见多发散在钙化影,增强后病灶中度强化;囊实性病变3例,CT表现为囊性与实性成分相互掺杂、成分相当,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未见明显强化;囊性病变1例,内见乳头状突起,增强后乳头状结节轻度强化。镜下肿瘤由上皮细胞巢和纤维间质组成,5例上皮巢中可见腺样囊腔,细胞无病理性核分裂相,8例病理诊断均为卵巢良性Brenner瘤。结论卵巢Brenner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特异性不高,最后诊断常需依靠病理证实。
- 毛新峰赵育英宋鹏涛李志国
- 关键词:卵巢肿瘤BRENNER瘤体层摄影技术
- TLR信号通路关键因子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介导的信号通路关键因子:Toll样受体4 (TLR4)、核因子κB(NF-κB)、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IRAK4以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法检测92例肺腺癌组织和30例正常肺组织中TLR4、NF-κB、MyD88、IRAK1、IRAK4、TRAF6的表达情况并作比较分析。结果肺腺癌组织中TLR4、NF-κB、MyD88、IRAK1、IRAK4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均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患者TLR4、NF-κB、MyD88、IRAK1、IRAK4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不同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远处转移患者上述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远处转移患者TRAF6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腺癌组织TLR4、NF-κB、MyD88、IRAK1、IRAK4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均P<0.05),而TRAF6 m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肺组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LR4、NF-κB、MyD88、IRAK1、IRAK4在肺腺癌中的高表达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 宋鹏涛马志红许丽敏周凌燕张建斌平金良
- 关键词:肺腺癌免疫组化RT-PCR
- Castleman病15例临床病理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5例Castleman病的临床资料、组织学观察及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进行分析。结果15例Castleman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局限型13例;多中心型2例。病理组织学分为透明血管型12例,浆细胞型2例。混合型l例。结论Castleman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淋巴结增生性疾病,确诊依赖于特征性的病理组织学形态,并须结合临床资料。Castleman病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首选,预后较好。
- 邓晓娥宋鹏涛平金良
- 肠系膜囊肿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肠系膜囊肿的CT表现,以提高CT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系膜囊肿的CT图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8例肠系膜囊肿,单纯囊肿8例,CT上主要表现为腹腔内肠外囊性灶,囊壁菲薄、边界清,无壁结节;复杂囊肿10例,其中囊肿伴感染6例,CT表现为囊内密度略增高,周围边界模糊,囊壁增厚、增强后见强化;囊肿伴出血4例,表现为囊腔内高密度影。囊壁出现钙化4例,囊壁周围出现血管影3例,囊内见分隔3例;所有病例囊内容物均未见强化,部分病变周围组织、器官受压、推移。结论肠系膜囊肿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该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姚红法毛新峰宋鹏涛
- 关键词:肠系膜囊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病理学
- 基于Transformer的胃癌显微高光谱图像分割方法
- 2025年
- 胃癌是全球第五常见的恶性肿瘤并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早期识别胃癌病变对早期胃癌诊断至关重要。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可以在微观层面同时获取生物组织丰富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为早期病理切片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利用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了在400~1000 nm波段范围的胃癌显微高光谱病理图像,通过光谱校正等预处理构建了包含230张图像的胃癌显微高光谱数据集。尽管基于空间注意力的方法在图像分类、分割等领域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处理高光谱图像时仍面临计算复杂度高以及光谱信息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卷积和注意力机制的混合双分支Transformer(MDBT)的特征提取主干网络模型。该模型通过交替应用空间混合模块和通道混合模块,实现块间和块内的空间和通道特征聚合。具体而言,设计了窗口注意力和卷积双分支以及空间和通道交互结构。这种设计不仅降低了计算复杂度,还通过卷积交互实现了窗口间信息交互和特征融合,从而克服了窗口注意力感受野受限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Transformer的全局建模能力。在进行图像分割实验中,采用UperNet模型作为解码头网络对主干网络提取得到的特征进行还原,以得到最终的分割结果。在采集得到的胃癌高光谱数据集上进行了五折交叉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模型的平均mDice和mIoU分别达到85.39、74.66,性能优于目前UNet、Swin、PVT、VIT等主流图像分割网络模型。同时设计一系列消融实验,验证本文提出空间和通道双混合模块、卷积与窗口注意力双分支等结构对实验结果的优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MDBT模型能够有效利用高光谱图像丰富的空间和光谱信息,提高胃癌图像分割准确率,证明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在胃癌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研�
- 张然金伟牟颖于丙文柏怡文邵益波平金良宋鹏涛何湘漪刘飞付琳琳
- 关键词:图像分割TRANSFORMER
- PTEN蛋白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2012年
- 目的探讨磷酸酶和张力蛋白类似物(PTEN)在恶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亨8例MM组织和50例皮内痣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M中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皮内痣组织中(53.8%VS100%,X^2=20.739,P〈0.01),且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PTEN的缺失表达可能在MM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PTEN的缺失表达还可能与MM恶性进展有关。
- 赵华宋鹏涛马志红徐炜
- 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MR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2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MR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MRI表现,29例行CT平扫,其中21例行增强扫描,22例行MRI检查,其中10例先行平扫后增强,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重点观察病变的位置、形态、边缘、密度/信号特点及强化特征。结果 32例主要表现为位于附件区囊性或囊实性包块,形态各异,病变呈腊肠样改变10例,多房状、蜂窝状改变13例,串珠状改变9例;CT平扫为水样密度,MR表现为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后囊壁呈厚壁强化,囊内见不全分隔影,分隔均匀强化。囊内出现液-液分层8例。病变周围模糊,可见炎性渗出、粘连及盆腔积液等征象。病理:输卵管迂曲、扩张,并与周围组织粘连,管壁充血、水肿,内见炎性细胞浸润;卵巢肿胀,间质内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CT、MR可以较为精确的显示输卵管卵巢脓肿的形态、边界、范围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夏琼琳沈健毛新峰赵育英宋鹏涛
- 关键词:输卵管卵巢脓肿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 肺腺癌组织中CPNE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CPNE1 (Copine 1)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PNE1蛋白在186例肺腺癌组织及30例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检测肺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CPNE1 ...
- 宋鹏涛刘顺林刘志聪平金良
- 关键词:肺肿瘤肺腺癌免疫组织化学RT-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