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采用双硫死亡相关基因构建的风险评分模型在肿瘤免疫景观和预测预后方面具有出色的能力。但缺乏在肺腺癌中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探讨双硫死亡相关基因在肺腺癌中的意义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从肿瘤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正常肺和肺腺癌样本的基因表达谱及临床信息。使用Deseq2包分析差异基因,采用Cox回归分析差异基因与相关性。利用Timer数据库进行靶基因泛癌分析,按靶基因表达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分析靶基因表达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通过癌症影像档案馆(The Cancer Imaging Archive,TCIA)数据库分析靶基因和免疫相关性。最后进行临床样本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和治疗效果分析。结果:识别出预后相关的双硫死亡相关基因溶质载体家族成员SLC7A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CD2AP(CD2 associated protein)和辅肌动蛋白α4(actinin alpha 4,ACTN4),其中ACTN4的风险比最高。ACTN4在泛癌种中广泛表达,在肺腺癌中显著降低,可以显著区分不同预后的患者。ACTN4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免疫检查点表达水平显著相关。临床样本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肺腺癌中ACTN4高表达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效果较好。结论:双硫死亡相关基因ACTN4在肺腺癌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为肺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目的早期不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首选治疗方法是立体定向体部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但由于中央型NSCLC病灶紧邻纵隔重要结构,能否使用SBRT仍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旨在探讨SBRT对中央型NSCLC的疗效、预后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2012-05-30-2016-09-27SBRT治疗的25例中央型NSCLC患者资料,所选病例均为单发肿块及术后局部复发的中央型NSCLC,放疗前肿瘤直径0.8~6.7cm,中位直径3.7cm。排除有远处转移病例。使用调强放疗或适行放疗技术照射。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CTCAE)4.0版(2010年)标准评估不良反应。结果全组病例1、2和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76%、71%和53%;1年及2年局部控制率(tumor control probability,TCP)分别为84%和71%。随访过程中共10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单独局部复发2例,单独区域复发1例。全组共3例治疗相关死亡,其中食管穿孔导致出血死亡1例;支气管狭窄导致肺不张造成的呼吸衰竭死亡2例。结论SBRT应用于中央型NSCLC局部控制及生存数据良好,但应注意病例选择及危及器官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