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颈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作为宫颈浸润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在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诊治的ⅠB2~ⅢA期宫颈癌患者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行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介入组)32例,行PVB方案全身化疗(全身化疗组)21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可手术率、化疗结束至根治性手术实施间隔时间、活动性大出血止血效果及术后病检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介入组总反应率、化疗住院天数、化疗副反应、可实施手术的时间与全身化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对于ⅠB2~ⅢA期宫颈癌患者,特别是活动性大出血的病例,可以达到迅速止血并短期内缩小病灶的良好结局,为尽快手术创造了条件,通过根治性手术,也尽早了解到有关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术后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 宋茜姚恒潘谷英李静文效小莉田荣华肖刚刘志刚
- 关键词:宫颈浸润癌新辅助化疗动脉化疗栓塞术
- 绝经期巨大型阔韧带肌瘤1例
- 2001年
- 宋茜
- 关键词:绝经期
- 宫颈高分化绒毛管状腺癌1例报告
- 2010年
- 潘谷英宋茜杨娟
- 关键词:宫颈高分化
- 自体输血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 2007年
- 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救治手段.自体输血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稀有血型。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6年(1—4月份)妇科47例预存式和稀释性自体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表明自体输血既避免了输血带来的并发症,节约了血液资源,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而对具有自体输血适应证患者,应大力提倡自体输血。
- 陈玉环宋茜李静文左慧萍
- 关键词:自体输血妇科输血适应证稀有血型医疗救治输血患者
- 4505例宫颈病变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宫颈常见病变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505例宫颈活体病检结果,分析不同年龄、时间宫颈常见病变的发生情况。结果:①4505例中,慢性炎症性病变4200例(93%)、宫颈化生性病变1642例(36%)、宫颈良性肿瘤30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637例(14%)。②生育年龄妇女宫颈炎症性病变、化生性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绝经后妇女(P均为0.000),宫颈癌前病变以25~35岁为发病高峰,宫颈癌以51~65岁为发病高峰。结论:慢性宫颈炎是宫颈最常见的病变,宫颈各种病变的构成比随着年龄增长、时间推移发生不同的变化,对育龄妇女开展宫颈疾病普查具有重要意义。
- 效小莉宋茜蔡大芬姚恒濮德敏
- 关键词:宫颈病变病理学发生率
- 妇科手术围手术期输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8年
- 宋茜陈玉环姚恒李静文
- 关键词:围手术期输血术后转归
- 自体输血在妇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7年
- 陈玉环宋茜李静文左慧萍
- 关键词:自体输血
- 改良式宫颈冷刀锥切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改良式宫颈冷刀锥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妇科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病例85例,按照术中止血方式分为缝合组40例和非缝合组45例。术前诊断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出血、术后病理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缝合组平均手术时间30min,明显短于非缝合组41min(P=0.029);平均术中出血量65ml,明显少于非缝合组105ml(P=0.013);平均术后出血量22ml,少于非缝合组73ml(P=0.005)。两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病理诊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式宫颈冷刀锥切术不影响冷刀锥切治疗效果,能减少术中术后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有保留生育要求的早期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潘谷英宋茜姚恒李静文
- 关键词:宫颈冷刀锥切术宫颈病变
- 子宫内膜厚度、β-hcg和孕酮联合检测对异位妊娠与早早孕诊断价值的研究
- 宋茜柳友清黄诚刚陈玉环潘谷英陈俊清陈晓燕方秀莲姚恒张云梅刘俊平王晓敏陶溢潮马芬岳正甫
- 简要技术说明: 我们设计子宫内膜厚度,结合β-hCG和孕酮联合诊断的课题,其目的是探讨异位妊娠与早早孕鉴别诊断的特征性依据,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于2003年1月至12月对132例疑似异位妊娠的病例进行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
- 关键词:
- 关键词:Β-HCG孕酮子宫内膜异位妊娠早早孕
- 从双氯芬酸钠栓的解热镇痛效果探其临床价值被引量:5
- 1995年
- 从双氯芬酸钠栓的解热镇痛效果探其临床价值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妇产科(432100)宋茜双氯芬酸钠(双氯灭痛)为非激素类消炎镇痛药,我院1994年开始将湖北江陵制药厂生产的双氯芬酸钠栓应用于妇产科临床,近1年来从观察其解热镇痛的疗效着手,以总结该药的临...
- 宋茜
- 关键词:解热镇痛药双氯芬酸钠栓剂妇科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