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传旺 作品数:49 被引量:162 H指数:6 供职机构: 蚌埠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槲皮素对LPS延迟中性粒细胞自发性凋亡效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8 2005年 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接受细菌脂多糖 (LPS)刺激的中性粒细胞 (PMN)自发性凋亡的影响 ,探讨槲皮素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以人外周血PMN为研究对象 ,选择光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对裂解的片段化DNA进行定量 (二苯胺测定法 )和定性 (琼脂糖凝胶电泳 )分析。结果 :槲皮素 (1~ 10 0 μmol/L)对PMN的自发性凋亡率并无影响 ,但却能部分恢复由LPS所延迟的PMN自发性凋亡进程。当槲皮素的浓度为 4 0 μmol/L时 ,其恢复作用达到最大。 结论 :槲皮素对LPS延迟PMN自发性凋亡的效应产生了抑制作用 ,减轻了因预激因子活化PMN而加重的炎症反应 ,部分揭示了槲皮素的抗炎作用机制。 宋传旺 刘佳佳 段承刚 谢华福 甘淋 刘晓燕 何涛 何延政关键词:中性粒细胞 凋亡 槲皮素 细菌脂多糖 炎症 血液microRNAs检测对胰腺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2017年 目的评估血液检测microRNAs(miRNAs)表达水平对胰腺癌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利用软件(Endnote/NoteExpress)和网页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等获取miRNAs在胰腺癌患者血液中表达水平的相关文献,采用QUADAS评价系统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定;用Stata 13统计学软件对纳入数据进行Meta分析,获取miRNAs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经过严格的纳入与排除条件,共筛选出7篇符合研究目的的高质量文献,7篇文献共涉及研究人数1801例。所有纳入文献的合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78%和77%,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下面积(AUC)为0.85(95%CI 0.81~0.87),诊断比值比(DOR)为12(95%CI 8~19)。结论血液中miRNAs可作为诊断胰腺癌的分子生物学标志。 王贺龙 郭术俊 马华 罗玉岚 宋传旺关键词:胰腺癌 微小RNA META分析 miR-20b直接靶向3′-UTR负性调节VEGF的表达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miR-20b是否直接靶向VEGF 3′-非编码区(3′-UTR)而调控其表达。方法采用miRanda软件预测VEGF 3′-UTR是否存在miR-20b的结合位点;使用PCR方法扩增RAW264.7细胞VEGF基因3′-UTR序列,经双酶切后克隆到pmiR-RB-Report^(TM)质粒海肾荧光素酶的下游,得到pmiR-RB-Report TM-VEGF 3′-UTR双荧光素酶重组质粒,使用电泳法和测序法进行验证;将重组质粒或空质粒与miR-20b模拟物或其对照共转染HeLa细胞,24h后检测相应荧光素酶活性。结果 VEGF 3′-UTR存在miR-20b的结合位点;获得了含VEGF 3′-UTR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重组质粒与miR-20b模拟物共转染组HeLa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空质粒转染组(P<0.05)。结论成功构建小鼠VEGF基因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miR-20b可以直接靶向VEGF 3′-UTR而负性调控其表达。 陶象男 汪忆梦 宋传旺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科研促进免疫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科研对免疫学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讲授科研相关基本知识;用科研的方法做好实验课的预习;用科研性思维进行实验内容的编排;通过实验讨论和实验报告培养学生良好科研习惯并鼓励学生课外参加科研活动等方法促进实验教学。结果:免疫学实验教学中采用科研方法,学生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和学习成绩提高。结论:免疫学实验课中引入科研方法,可有效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宋传旺关键词:免疫学 实验教学 低浓度金诺芬对中性粒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2003年 曾付兰 刘佳佳 张莉琼 宋传旺 何涛 陶华林 王开正关键词:中性粒细胞 生物学功能 中性粒细胞 免疫抑制 肥大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调节作用 2014年 肥大细胞(MC)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包括黏膜MC和结缔组织MC两个亚群。机体中MC不仅可作为效应细胞,也可作为免疫调节细胞起作用。它可通过MHC分子对抗原进行加工、递呈,也可产生化学因子募集T细胞。在免疫反应中,MC一方面通过直接接触或产生的TNF-α、蛋白酶类正向调节免疫应答,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分泌IL-10等分子负向调节免疫应答。 陶象男 宋传旺关键词:肥大细胞 免疫调节 TNF-Α IL-10 PBL教学法在免疫生物学教学中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加强本校学生对免疫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本教研室在2010级生物科学专业《免疫生物学》课程授课中引入PBL教学法。教学实践证明,此种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对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适应我国当前医学院校医学教育改革要求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探索。 宋传旺 夏晓影关键词:PBL教学法 教学实践 免疫生物学 结核杆菌抗原激活MEK-ERK信号通路延迟中性粒细胞自发性凋亡的作用 2006年 探讨结核杆菌抗原(Mtb-Ag)对中性粒细胞自发性凋亡的影响。取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中性粒细胞,加Mtb-Ag培养24 h,或用Mek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30 min,Annexin V染色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并用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Mek活化情况。与中性粒细胞体外培养24 h后自发凋亡(55%±6%)相比,加入Mtb-Ag(1.125 mg/ml)后,中性粒细胞凋亡率(31%±3%)明显降低;并且Mtb-Ag可诱导Mek的激活;而PD98059(50μmol/L)预处理可阻断Mtb-Ag的抑制凋亡作用。Mtb-Ag对中性粒细胞自发凋亡有抑制作用,这一作用涉及Mek-Erk途径。 宋传旺 刘琦 唐洁 葛晓松 吕合作关键词:中性粒细胞 凋亡 结核杆菌抗原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激活核因子κB延迟中性粒细胞自发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抗原(Mtb-Ag)对中性粒细胞自发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中性粒细胞,加 Mtb-Ag 培养24 h,或用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 N-甲苯磺基-L-苯乙胺酰氯甲基酮(TPCK)预处理30 min 后,膜联蛋白 V(AnnexinV/PI)染色,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并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化学发光法检测 Mtb-Ag 刺激0、1、2、4、6、24 h 后,中性粒细胞 NF-κB的 DNA 结合活性。结果加 Mtb-Ag(1.125 mg/ml)培养的中性粒细胞凋亡率(32%±3%)与中性粒细胞体外培养24 h 后自发凋亡率(55%±6%)相比,明显降低(P<0.05)。Mtb-Ag(1.125 mg/ml)作用中性粒细胞1 h 后明显可见 NF-κB活化,2 h NF-κB的 DNA 结合活性达高峰,24 h 回到静息水平;经 TPCK(30μmol/L)预处理后可阻断 Mtb-Ag 的抑制凋亡作用。结论经激活 NF-κB介导后,Mtb-Ag 对中性粒细胞自发凋亡有抑制作用。 宋传旺 唐洁 刘琦 葛晓松关键词:细胞凋亡 核因子ΚB 中性粒细胞 miR-20b负性调节H22细胞VEGF的产生 目的:探讨miR-20b对H22细胞VEGF产生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小鼠H22细胞转染miR-20b mimics 24h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VGEF及参与VEGF表达的信号途径成分STAT3的表达情况;TG... 罗玉岚 王贺龙 郭术俊 马华 宋传旺关键词:VEGF STAT3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