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49例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了解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表现、诊断、预后。方法:对49例确诊的MS类型、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9例患者确诊34例,可能病例15例,治疗后38例患者症状缓解。结论:PNS以女性多见,病程呈缓解复发,结合核磁、脑脊液、诱发电位及激素治疗有效,注意定期随访,可有效提高MS确诊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宋亚彬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多导睡眠监测分析 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分析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特点。方法对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41例中并高血压者69例(高血压组)、血压正常者72例(对照组),进行两组间多导睡眠监测(PSG)资料的比较。结果两组睡眠结构中的微觉指数、非快速眼动睡眠的1、2、3+4期和快速眼动睡眠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重于血压正常患者,但睡眠结构紊乱的程度基本接近。 程立山 高朋杰 陈晶 宋亚彬 宋宏杉 房庆华关键词:多导睡眠监测 高血压 脑梗死后并发肺部感染对病情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脑梗死后容易并发院内感染,多数为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后神经功能损害加重。方法收集2005-01~2008-08我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患者,参照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标准,分别对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并发肺部感染前及并发肺部感染后不同时期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比分析不同时期评分的变化。结果共收集并发肺部感染病例85例,感染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24.3±5.2)分,感染后评分为(35.6±8.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例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住院期间死亡7例,病死率8.23%;838例无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住院期间死亡31例,病死率3.7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并发肺部感染后明显加重神经功能缺损,并发肺部感染可增加患者的病死率。 程立山 高朋杰 陈晶 宋亚彬 宋宏杉 郭柳彩 张立志 冯俊强关键词:脑卒中 肺部感染 病情演变 ACEI联合ARB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比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联合应用与单用ACEI或ARB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糖尿病肾病(DN)的患者78名随机分为ACEI组26例、ARB组25例、ACEI+ARB联合用药组27例。比较观察治疗5个月后3组患者血压、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电解质(钾离子)的变化。结果:各治疗组治疗后血压及尿蛋白排泄率均下降(P<0.05),但联合用药组疗效明显高于ACEI组和ARB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与单用ACEI或ARB比较,ACEI与ARB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提高降压效果并明显降低蛋白尿,且副作用小,故联合ACEI及ARB是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王小芳 邓立菊 宋亚彬 赵文兵关键词:ACEI ARB 糖尿病肾病 脑梗死后并发肺部感染对病情演变的影响 2006年 目的分析脑梗死后并发肺部感染对病情演变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5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患者,参照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标准,分别对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并发肺部感染前及并发肺部感染后不同时期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比分析不同时期评分的变化。结果共收集并发肺部感染病例85例,感染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24.3±5.2)分,感染后评分为(35.6±8.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g5例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住院期间死亡7人,死亡率8.23%,923例无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住院期间死亡31人,病人死亡率为3.3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并发肺部感染后明显加重神经功能缺损,并发肺部感染可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程立山 高朋杰 王继阳 冯俊强 宋亚彬 张立志关键词:脑卒中 肺部感染 大面积小脑梗死的CT、MRI与临床诊断 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观察大面积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与头部CT后颅窝薄扫和MRI的变化。方法 对 13例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和CT及MRI影像进行分析。结果 小脑梗死的常见症状眩晕占 6 1 5 % ,头痛占 6 9 2 % ,急性呼吸困难起病的占2 3 1%。结论 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 ,特别是占位性小脑梗死致使第四脑室、脑干受压而形成急性呼吸困难起病者 。 惠凯 赵庆伟 房庆华 徐树军 邓立菊 赵鸿鹰 宋亚彬关键词:大面积小脑梗死 CT MRI 急性呼吸困难 骨化三醇治疗肾性骨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治疗肾性骨病的疗效。方法对62例肾性骨病患者除治疗基础疾病、透析(血液或腹膜透析)、补充钙剂外,同时口服骨化三醇0.25μg/d,根据血清钙、磷监测结果随时调整剂量,持续治疗2年。治疗前后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肌酐;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检测骨密度。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钙高于治疗前,血清磷、血尿素氮、血肌酐、碱性磷酸酶均低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肾性骨病患者中应用骨化三醇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的骨病症状,对尿素氮、肌酐无不利影响,且其不良反应少。 王小芳 宋亚彬关键词:尿毒症 肾性骨病 骨化三醇 多导睡眠监测分析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分析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特点。方法对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41例中并高血压者69例(高血压组)、血压正常者72例(对照组),进行两组间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 nogryphy,PSG)资料的比较。结果高血压组患者体块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平均(30.67±3.46)kg/m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平均为54.59±26.4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患者呼吸暂停指数及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重于血压正常患者,但睡眠结构紊乱的程度基本接近。 程立山 高朋杰 房庆华 井玉芳 陈晶 宋亚彬 宋宏杉关键词:多导睡眠监测 高血压 脑梗死后焦虑症干预治疗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丁螺环酮、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状的疗效。方法按CCMD-3标准诊断为广泛性焦虑30例,服用丁螺环酮、帕罗西汀4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客观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8周时HAMA积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螺环酮或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有较好的疗效。 程立山 高朋杰 历国艳 陈晶 宋亚彬 宋宏杉 冯俊强 张立志关键词:丁螺环酮 帕罗西汀 脑梗死 焦虑 丁苯肽治疗脑动脉硬化症、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丁苯肽治疗脑动脉硬化症、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脑动脉硬化症、血管性痴呆病人按照SAS软件计算机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丁苯肽胶囊治疗,对照组用银杏叶治疗,疗程均为56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症状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3.31%,对照组为80.0%。治疗组症状显著改善,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丁苯肽治疗脑动脉硬化症、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使用安全,能够降低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程立山 高朋杰 陈晶 冯俊强 张立志 宋亚彬关键词:脑动脉硬化症 血管性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