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慧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带蒂
  • 1篇带蒂皮瓣
  • 1篇蒂皮瓣
  • 1篇电针
  • 1篇电针刺
  • 1篇电针刺激
  • 1篇性基因
  • 1篇饮食
  • 1篇饮食诱导
  • 1篇饮食诱导肥胖
  • 1篇针刺
  • 1篇脂肪
  • 1篇脂肪组织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护理
  • 1篇术后护理体会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基因
  • 1篇皮瓣

机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孙慧
  • 1篇黄雪芳
  • 1篇杨娜娜
  • 1篇付妤
  • 1篇侯晓华
  • 1篇徐三平

传媒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的术后护理体会
2017年
观察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适合做腹部皮瓣的患者,手术后对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包括术后的一般护理、术后皮瓣的观察与护理、术后的心理护理、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观察术后的护理效果。结果:所选患者腹部皮瓣全部成活,3周后断蒂,伤口Ⅰ期愈合,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对腹部皮瓣移植术术后患者的护理,可减少皮瓣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孙慧
关键词:腹部带蒂皮瓣术后护理
棕色脂肪组织特异性基因在抵抗肥胖中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通过研究高脂饮食诱导肥胖与肥胖抵抗大鼠肩胛间棕色脂肪组织中UCP-1、PGC-1α、Dio-2的表达情况以及电针刺激对肥胖大鼠UCP-1、PGC-1α表达的影响,探讨棕色脂肪组织特异性基因在抵抗肥胖中的作用。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高脂实验组(n=28)和基础对照组(n=12)。分别给予高脂饲料和基础饲料喂养。高脂饮食5周末,将高脂实验组大鼠体重大于基础对照组最大体重者归为饮食诱导肥胖大鼠(DIO),将高脂实验组大鼠体重低于对照组平均体重者归为饮食诱导肥胖抵抗大鼠(DIO-R)。从DIO随机取6只为肥胖组(n=6)与肥胖抵抗组(n=6)、基础对照组(n=6),比较各组大鼠体重、两种脂肪重水平,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比较三组肩胛间棕色脂肪组织中UCP-1、PGC-1α、Dio-2表达水平的差异。在DIO大鼠中再取10只随机分为:肥胖组(Ob组,n=5)、电针刺激组(EA组,n=5)与基础对照组(n=5)以基础饲料适应性喂养1周后,其中EA组选取足三里、三阴交给予电针刺激,每周3次,每次30 min,观察摄食量及体重变化。6周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方法比较3组大鼠棕色脂肪组织中UCP-1、PGC-1α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DIO组明显高于DIO-R组,DIO-R组大鼠肩胛间棕色脂肪组织重及Dio-2、PGC-1α、UCP-1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DIO大鼠(P<0.05)。高脂组大鼠PGC-1α、Dio-2m 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大鼠(P<0.05);DIO-R组大鼠UCP-1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大鼠(P<0.05)。DIO大鼠UCP-1蛋白水平表达低于基础对照组及DIO-R大鼠(P<0.05)。电针刺激6周后,电针刺激组大鼠棕色脂肪组织中UCP-1、PGC-1α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高于Ob组及对照组(P<0.05)。电针刺激组大鼠体重、摄食量低于肥胖组大鼠(P<0.05)。结论高脂饮食条件下,SD大鼠表现为明显的肥胖易感性差异。饮食诱导肥胖抵抗大鼠棕色脂肪组织重及特异性基因表达升高。
孙慧杨娜娜黄雪芳付妤侯晓华徐三平
关键词:饮食诱导肥胖棕色脂肪组织电针刺激PGC-1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