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小彬
- 作品数:21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张元电影改编的另类追求
- 2015年
- 张元电影有多部改编自当代文学作品。边缘题材、反叛意识、纪录手法构成其电影改编的个性追求,这三者互为联系,是理解张元电影改编的基础。张元电影经历了一个从"地下"到"地上"的过程,但即使是高度商业化的电影《绿茶》《我爱你》仍然保留其改编的另类特色。在此之后,张元又通过改编王朔的小说《看上去很美》实现了个性风格的回归。本文将对张元电影的改编特点进行分析,并作出总体性评价。
- 孔小彬
- 关键词:改编另类
- 企业外宣英译的语篇措辞推理研究
- 2015年
- 本文以Gutt(1991)提出的关联翻译理论为试点,勾勒翻译时源文语篇解析和译文语篇构筑的内在表征,认为核心在于通过语境假设寻找最佳关联的认知推理,进行认知搜索和语义选择,据此推导企业外宣文本英译过程的措辞推理流程。分析发现,企业外宣文本英译过程中,可采取三种基本的认知途径进行措辞推理:第一,通过激活认知环境,使措辞更具多样化和贴切性;第二,通过文化情景渗入,使措辞更具流畅性和通达性;第三、通过接受者心理判断,使措辞更具时代气息、更易推广。
- 谢安杰孔小彬
- 关键词:关联翻译语境假设
- 文学期刊与打工文学的生产
- 2011年
- 期刊是打工文学生产、传播的重要载体。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以打工者聚集密度较大的深圳、佛山、江门等地的地市级文学刊物,像《大鹏湾》《佛山文艺》《江门文艺》等杂志,直接推进了打工文学的发展。
- 孔小彬
- 关键词:打工文学文学杂志文学刊物
- 传统与现代的会通—汪曾祺作品论
- 传统与现代二者在汪曾祺作品中相融无间,这是汪曾祺创作的重要特征.该文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具体阐述这一特征.首先,解读汪曾祺小说所具有的双重文化隐喻内涵,涉及文化守成主义的价值立场、'桃源'原型意象的塑造二者的审美现代性意义...
- 孔小彬
- 关键词:文化守成主义审美现代性
- 文献传递
- 诺贝尔文学奖与莫言的小说创作
- 2013年
-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文坛的一件大事。主要从莫言的创作本身、从文学史的角度以及从获奖后的影响三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力求比较全面地探讨这一问题。认为莫言创作的丰富性、独特性可以说奠定了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基础,莫言通过欲望描写表现了人在具体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莫言的获奖说明中国文学已经走向世界,已经具有了国际性的水平。
- 杨剑龙孔小彬周凌枫
-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文学创作
- 诗骚传统艺术精神的绵延——论汪曾祺的诗化抒情体小说被引量:2
- 2006年
- 注重抒情的中国古代诗骚传统作为一种艺术精神影响了汪曾祺的诗化抒情体小说创作。本文从小说的结构、审美、语言以及抒情性四个方面来考察这种影响。
- 孔小彬
- 关键词:诗化小说抒情
- 浅析《钟山》杂志“新写实小说大联展”
- 2007年
- 本文主要分析《钟山》杂志"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产生的背景及其意义,认为"大联展"对新写实小说命名、新写实小说内涵的理论界定具有重要影响,同时,通过分析《钟山》杂志"大联展"期间推介的新写实作品,认为其作品与理论倡导之间存在较大距离。
- 熊丽芬孔小彬
- 媒介传播与文学的影视改写——以打工电影为例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解释当下文学的影视改写现象。文学与影视具有不同的传播角色、传播功能以及传播的筛选机制,本文着重从这三个层面分析打工题材的文学与影视之不同特点。打工电影承担了更多的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因而主要表现为喜剧化、励志化倾向,这是对打工文学社会批判色彩、底层现实关怀的改写;同时,电影相对于文学具有更强的传播效力,有关电影的传播限制也会相应更多,这也要求影视必须改写。
- 孔小彬
- 失根的迷途——新世纪打工小说中的农民工心态表述被引量:2
- 2011年
- 新世纪打工小说展现了进城农民工这样几种心态:其一是因物质到精神绝对贫困而产生的卑微感;其二是作为城市"异乡人"的无根的漂泊感;其三是受尽磨难后产生的仇恨、报复心理。农民工失去了可以依赖的精神价值根基,他们迷失在城市之中,直至走向危险的深渊。作家们在叙事层面上也相应存在一些偏颇:他们没有预留乡土精神价值空间,致使农民工成为无根的一群;夸大了城市的排斥性而忽略了城市的包容性;渲染仇恨、暴力而丧失了清醒的批判意识。
- 孔小彬
- 关键词:打工小说价值迷失
- 《中国文学》英文版对中国形象的传播--以1980年代为例
- 2017年
- 《中国文学》英文版创刊于1951年,先后由外文局、中国作协等机构主办,2000年停刊,历时50年,即便是“文革”时期也不曾中断,是中国官方唯一的一本持续向海外译介中国文学的杂志。《中国文学》英文版跨越了中国当代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的办刊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 孔小彬
- 关键词:中国作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