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英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药剂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丙型肝炎病毒新药波普瑞韦和替拉瑞韦被引量:1
- 2014年
- 波普瑞韦(boceprevir,BOC)和替拉瑞韦(telaprevir,TVR)均为丙型肝炎病毒NS3/4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用于治疗基因1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与现行的CHC的标准治疗方案比较,BOC或TVR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的三联疗法可大大提高初治病人的持久病毒应答率,且对既往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无效的病人也有较好的疗效。BOC和TVR的三联疗法比现行的标准治疗方案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以说,BOC和TVR的临床应用,使基因1型CHC的治疗进入新纪元。
- 许寅姚晓英董平
- 关键词:药物疗法药动学安全性
- 三唑类抗真菌药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被引量:2
- 2009年
- 三唑类抗真菌药常用于艾滋病机会性真菌感染的治疗。但该类药物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的几个主要代谢酶,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诱导作用。因此,两类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若不进行适当的调整往往影响药物的疗效。该文综述了已公开报道的三唑类抗真菌药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的相互作用机制与处理措施,供临床参考。
- 孟现民姚晓英董平
- 关键词:三唑类抗真菌药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相互作用艾滋病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发展和研究近况被引量:15
- 2011年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因疗效好、安全性高,是临床应用广泛的一类抗菌药物,用于感染性疾病治疗已有50多年的历史。随着耐药菌的日趋常见,医药研究人员加快了对各类新抗微生物药物的研发。其中,通过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结构修饰,获得了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酮内酯类抗生素,已上市的泰利霉素和正在研发的赛红霉素等均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回顾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发展史,着重介绍酮内酯类抗生素的构效关系及其代表性药物的研究近况。
- 姚晓英张永信
-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酮内酯类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