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瑾
- 作品数:22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体外循环手术中性粒细胞致肺损伤的机制被引量:6
- 2010年
- 周黎瑾肖明第
- 关键词:体外循环肺损伤中性粒细胞
- 缺陷乏养菌致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被引量:4
- 2018年
- 缺陷乏养菌是人体呼吸道、口腔内的正常菌群,过去认为缺陷乏养菌为营养变异型链球菌,属革兰阳性球菌。1995年,Kawamura等基于对16S rRNA序列分析,确认缺陷乏养菌是一种新的菌属。当在免疫力低下时,可经血行感染,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在链球菌所致的IE中,营养变异型链球菌约占5%-6%,缺陷乏氧菌则占〈1%。
- 许凌林雷陈龙蔡俊锋周黎瑾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
- 体外循环术围术期血中游离脂肪酸含量与肺损伤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围术期患者血中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含量与肺损伤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收集60例CPB下心脏手术患者,在4个围术期时点(手术开始前、肝素化后10 min、鱼精蛋白中和后和术后2 h)的血样。检测4个时点血样中的FFA、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在围术期术后2 h检测机械通气时的动脉血气(PO2)并记录此时的呼吸机主要参数;同时检测术后2 h血样中的炎性指标,包括血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和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以术后2 h氧合指数<200作为肺损伤低氧血症的标准,将CPB术后患者分为低氧血症组与正常组,分析低氧血症与临床资料及血样中各项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术后2 h有22例患者(36.7%)发生低氧血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PB时间长以及术后FFA浓度高是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CPB术中,FFA在肝素化后迅速上升,可达术前的2~5倍,术中和术后逐步下降,但术后仍高于术前。术后2 h时,血FFA含量与氧合指数间存在负相关性(P<0.001);FFA与血ICAM-1存在相关性(P<0.001),但FFA水平与IL-6、TNF-α、ET-1水平均无相关性。术前和术后TG均与术后FFA呈显著相关(术前:P<0.01;术后:P<0.001)。结论:CPB术中伴有FFA明显升高,FFA在术后2 h的含量与术后肺损伤显著相关,其机制可能为高FFA引起肺血管内皮功能改变,诱发白细胞黏附和肺血管通透性增高。
- 虞敏周黎瑾董莉亚王利民高远施盛袁忠祥
- 关键词:体外循环游离脂肪酸肺损伤
- 双冠状动脉瘘共同开口于肺动脉伴动脉导管未闭1例被引量:1
- 2017年
-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6岁,因“胸闷、胸痛3年,加重1周”于2015年11月4日入院。2012年起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伴有心前区压迫感,与活动无关,不伴有明显眩晕、黑朦,休息或服用保心丸后症状略有好转。入院前1周患者类似症状再次发作,且较前加重,遂于外院就诊,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双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心肌桥,冠状动脉斑块形 成。患者为求冠状动脉瘘封堵术治疗至我院。
- 陈龙林雷周黎瑾毛定飚许凌
- 关键词:冠状动脉瘘肺动脉动脉导管未闭病例报告
- 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围术期处理的体会
- 2005年
- 毛建强林雷周黎瑾萧明第
- 关键词:左室功能不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围术期处理冠状动脉搭桥术国外学者生活质量
- 颈动脉狭窄外科处理
- 2006年
- 随着现代疾病结构的改变,脑部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日渐增高,相当一部分的缺血性疾病是因为颈动脉狭窄所致。临床研究表明,大约50%的脑缺血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对合适的病例择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是防止脑血管意外的重要治疗手段。我科从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对47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EA,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毛建强肖亦敏周黎瑾肖明第吕志前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外科处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缺血性疾病脑血管意外疾病结构
- 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被引量:4
- 2006年
- 周黎瑾肖明第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应用大剂量抑肽酶减少术后出血
- 2004年
- 周黎瑾萧明第毛建强
- 关键词:体外循环术后出血心脏手术抑肽酶凝血因子生理过程
- 深低温停循环前肺缺血预处理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肺缺血预处理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中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18只幼猪随机根据DHCA前预处理方式分为缺血预处理组(n=6)、联合预处理组(缺血缺氧预处理,n=6)和对照组(不予预处理,n=6)。检测三组体外循环前和体外循环结束即刻(体外循环后)肺静态顺应性、肺血管阻力指数、肺湿干质量比以及左心房与肺动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8、10(IL-8、IL-10)浓度比值(TNF-α、IL-8、IL-10相对含量);取左下肺叶组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肺组织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结果体外循环前三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外循环后,联合预处理组肺静态顺应性高于其他两组(P<0.05);缺血预处理组、联合预处理组肺血管阻力指数和IL-8、IL-10相对含量以及联合预处理组的肺湿干质量比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与体外循环前比较,体外循环后三组肺静态顺应性降低,肺湿干质量比显著增大,TNF-α、IL-8、IL-10相对含量增加(均P<0.05);对照组和缺血预处理组肺血管阻力指数增加(P<0.05),而联合预处理组体外循环前后肺血管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与对照组和缺血预处理组相比,联合预处理组肺组织水肿和白细胞浸润程度较轻。结论肺缺血预处理可减轻DHCA缺血再灌注对肺组织的损伤。与单纯肺缺血预处理相比,肺缺血联合缺氧预处理对肺组织保护作用更佳。
- 董莉亚叶一舟周黎瑾王利民袁忠祥郑景浩
- 关键词:体外循环深低温停循环预处理缺血再灌注损伤
- 不同糖代谢状态冠心病患者CCABG围手术期胰岛素抵抗的变化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不同糖代谢状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围手术期及胰岛素抵抗的变化。方法以择期行CCABG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糖代谢状况分为空腹血糖正常组(正常对照组,n=20)、空腹血糖受损组(n=20)和糖尿病组(n=20)。各组患者于围手术期各时点(术前、麻醉后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开始后5min、复温后10min、鱼精蛋白中和后5min、体外循环后2h、术后第3天和第7天)采集血样检测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空腹血糖受损组和糖尿病组手术前HOMA-I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正常对照组和空腹血糖受损组体外循环开始后5min及其后各时点空腹血糖水平和HOMA-IR均较手术前显著升高(P<0.05);在糖尿病组,体外循环开始后5min空腹血糖水平及HOMA-IR均较手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术后第7天的空腹血糖水平及术后第3、7天的HOMA-IR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ABG围手术期冠心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抵抗加重。了解患者术前的糖代谢状况,有利于采取积极且合理的措施纠正糖代谢失衡及改善胰岛素抵抗。
- 周黎瑾毛建强林雷肖明第
- 关键词:糖代谢胰岛素抵抗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