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言
-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 试论苏州方言的文化价值被引量:11
- 2004年
- 本文阐述了苏州方言在语音、语法和词汇方面的历史与特点,指出苏州话不仅渊源古老,而且典雅、复杂,并且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是一种"智慧"方言。它不仅在过去曾经为苏州地区的繁盛作出过贡献,而且在文化和社会功能方面具有巨大的现实价值。
- 周言
- 关键词:吴方言苏州话文化价值
- 说“小臣”
- <正> “小臣”是殷墟卜辞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专称,一般被认为是职官,但其身份却让人颇费揣测,这主要因为在不同的辞例中,“小臣”所显现的地位变化悬殊,例如: (1) “贞惟小臣令众黍,一月。”(《合》12) (2) “贞今庚...
- 李春海魏宜辉周言
- 文献传递
- 《滑稽列传》错简考辨被引量:3
- 2004年
- 《史记·滑稽列传》前三章记载优孟、淳于髡、优旃事迹,但今本《史记》不仅三人前后次序颠倒而且年数有误。对此历来没有合理解释。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竹书韦编错乱。若按每简28-29字排列,则只须调换各章编连次序就可得出正确的人物年代次序。
- 周言
- 关键词:史记《滑稽列传》错简
- 《史记》、《后汉书》年代辨误二则
- 本文通过对《史记·陈杞世家》和《后汉书·西羌传》等记载的本周后期若干年代矛盾进行梳理,认为可能是传抄过程中对所据战国古文史料中"四"、"六"两个字形的误读所致。
- 周言
- 关键词:讹误
- 文献传递
- 也谈强家村西周青铜器群世系问题被引量:6
- 2005年
- 陕西扶风强家村西周青铜器群发现于1974年12月,虽仅7件,但包括了著名的师()鼎、师望鼎、即簋、师丞钟四件有铭文青铜器.因其铭文相互关联,被证明为同一家族所有,非常重要,因此一出土就受到考古和古文字学界的密切关注,资料公布之后,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分类研究.
- 周言
- 关键词:青铜器西周世系古文字学铭文
- 说“上下”——商周巫觋社会说的文字学质疑被引量:1
- 1997年
- 在先秦文献与古文字资料中,"上下"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习语,近代学者一般解释为"天神地祗",人类学家张光直先生则将其释为"天地",并以此为主要证据,推论商周社会为"巫觋社会"、"萨满文化",认为: 在萨满文化里。
- 周言
- 关键词:文字学商周时代萨满文化祖先神
- 关于东周提封制度若干史料的新解释
- 2004年
- <正>在先秦文献里有一些与地域和居民划分有关的层级体系术语(如县、乡、里、比等)因为与后代的某些行政区划称呼相同,因此长期以来一直也被看作早期的政区单位。对于这些名称,出土文字资料虽也有涉及,相对而言不如传世文献那样系统。不过这些层级极端整齐且复杂多变,甚至在同一文献内部也往往无法互相契合,近代以来研究者多怀疑其真实性。由于聚落、人口格局的形成受多种自然、社会因素制约,根据这些客观因素制定的政区体系应该不会如此整齐划一,因此这些据研究主要与东部齐地有关的层级体系~①,就被有些学者判定为'理想国的典制'~②。
- 周言
- 宿迁青墩发现战国铜戟刺被引量:4
- 2015年
- 青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晓店镇青墩村。自2006年开始,为配合高校考古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在国家文物局、南京博物院及宿迁市博物馆等单位的支持下,对此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2009年9月,我们于村民家调查发现一件纪年自名铜戟刺,据其介绍为农作时从遗址中所捡。戟刺现收藏于宿迁市博物馆。现将其介绍如下,并对铭文进行初步释读。
- 吴桂兵周言张萍萍
- 关键词:战国青墩遗址铜南京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