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强

作品数:19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手术
  • 5篇手部
  • 5篇手术治疗
  • 4篇肌腱
  • 3篇手术治疗体会
  • 3篇痛风
  • 3篇痛风石
  • 3篇外科
  • 3篇骨折
  • 3篇关节
  • 2篇岛状
  • 2篇岛状皮瓣
  • 2篇增殖
  • 2篇增殖症
  • 2篇掌关节
  • 2篇指伸肌腱
  • 2篇伸肌
  • 2篇伸肌腱
  • 2篇皮瓣
  • 2篇自发性断裂

机构

  • 19篇天津医院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周强
  • 13篇阚世廉
  • 10篇宫可同
  • 6篇鲁毅军
  • 5篇张建兵
  • 5篇詹海华
  • 4篇王晓刚
  • 4篇韩力
  • 4篇张宝贵
  • 4篇李瑞华
  • 4篇费起礼
  • 2篇尹梦帆
  • 2篇李桂石
  • 2篇高燕新
  • 1篇刘伟航
  • 1篇曹树明
  • 1篇刘巨荣
  • 1篇周佩兰
  • 1篇孔令震

传媒

  • 3篇实用手外科杂...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天津医药
  • 1篇骨科临床与研...
  • 1篇全国骨科医师...
  • 1篇中华医学会手...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1998
  • 1篇199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第1掌骨背桡侧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提供第1掌骨背桡侧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依据。方法解剖20具防腐固定成人手标本,观测第1掌背桡侧皮支血管链的起源、外径、长度及吻合。1例新鲜成年手标本动脉造影。结果在拇长展肌腱止点深面可见一条粗大皮支起始,39侧来源自桡动脉浅支,1侧来源于桡动脉主干。该皮支主干沿拇短伸肌腱桡侧向远端走行,相距2 mm。在掌指关节平面,与指掌侧动脉穿支吻合。结论以第1掌骨背桡侧该皮支为轴心血管设计轴线,切取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在解剖上具有可行性。
李桂石阚世廉尹梦帆周强王晓刚高燕新
关键词:外科皮瓣
手部骨纤维异样增殖症
周强阚世廉张宝贵王晓刚
腕部开放性挤压伤48例临床治疗
2008年
腕部开放性挤压伤是指由于直接外力致腕骨多发骨折、脱位,同时伴有神经、血管、肌腱的损伤。本病临床较为常见。我院自1998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了48例开放性腕部挤压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周强阚世廉张宝贵宫可同鲁毅军
关键词:挤压伤腕部多发骨折
拇指腕掌关节脱位的治疗进展
2009年
拇指腕掌关节(即第1腕掌关节)脱位临床骨科常见,创伤、骨折、大多角骨凹陷较浅及各种原因引起拇指腕掌关节韧带松弛等均可导致拇指腕掌关节脱位和半脱位。近年来,有关拇指腕掌关节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周强
关键词:拇指腕掌关节脱位
新型外固定支架治疗闭合性锤状指被引量:7
1998年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锤状指的新型外固定支架。方法该支架是由两个掌侧半环形托板和侧方调节装置组成。通过手动调节使伤指远节指间关节固定于伸直位或轻度过伸位。固定期间可带支架进行活动。固定6~8周后去除支架锻炼活动。1989~1996年,应用该支架治疗闭合性锤状指26例。结果失访1例,随访到25例。去固定后随访半年~8年5个月,平均4年8个月。按TAM评定法评定疗效:优23例,良2例,优良率达100%。结论该支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可靠,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周佩兰刘伟航孔令震王克强周强
关键词:锤状指外固定支架指损伤
改良缝线锚钉缝合修复近侧指间关节掌板损伤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介绍骨锚结合改良缝合法修复近指间关节掌板撕脱骨折的手术技术与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5月~2019年4月,本科收治的近指间关节掌板撕脱骨折患者10例10指,所有患者均使用骨锚结合改良缝合法加压捆绑固定中节基底掌侧撕脱骨块。术后4周拆除外固定铝板,术后6~8周,待骨折线消失后,拔除克氏针,指导康复锻炼。[结果] 10例患者伤口均I期愈合,随访12~15个月,平均(12.90±0.94)个月。术后影像显示所有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依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上肢功能(total active movement, TAM)系统评分标准,优8例,良2例,优良率100.00%。[结论]骨锚结合改良缝合法治疗掌板撕脱骨折,骨折块固定确切牢靠,符合关节内骨折解剖重建原则。
曹树明周强张建兵詹海华宫可同
关键词:掌板关节内骨折锚钉关节活动度
桡神经损伤后的功能重建被引量:9
2003年
周强阚世廉宫可同费起礼
关键词:桡神经损伤肌腱移位术手术方法
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探讨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卡压特点和手术疗效。方法自1990年~2002年,对12例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因、症状与体征、术中所见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年11个月。拇、示指屈曲肌力恢复正常10例,2例部分恢复。结论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主要为旋前圆肌和指浅屈肌腱腱弓压迫造成,需与旋前圆肌综合征仔细鉴别。早期可保守治疗,一旦肌力明显下降,应及早手术治疗。
韩力阚世廉鲁毅军宫可同周强费起礼
关键词:旋前圆肌指浅屈肌腱手术疗效术中所见随访时间肌力恢复
手部痛风石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手部痛风石的手术疗效及临床经验。方法 对12例手部痛风石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单纯痛风石切除10例,腕管切开正中神经松解、痛风石切除、指浅屈肌腱切除2例,术中采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创面。术前及术后应用抗痛风药物。...
詹海华阚世廉宫可同周强鲁毅军李瑞华
小指固有伸肌腱转移重建拇指对掌功能
2007年
目的探讨小指固有伸肌腱移位拇对掌功能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对7例拇指对掌功能丧失者,采用以小指固有伸肌为动力肌,实施肌腱移位术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8.3个月。拇指对掌功能满意,优6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在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中,将小指固有伸肌腱作为动力肌,手术方式简单,效果满意。
张宝贵阚世廉李瑞华詹海华周强
关键词:腱转移术拇指对掌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