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娟华

作品数:39 被引量:178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7篇护理
  • 9篇心脏
  • 8篇衰竭
  • 7篇心力衰竭
  • 7篇起搏
  • 7篇起搏器
  • 7篇老年
  • 6篇慢性
  • 5篇再同步
  • 5篇术后
  • 5篇房颤
  • 5篇病患
  • 4篇心房
  • 4篇心房颤动
  • 4篇心脏再同步
  • 4篇再同步化
  • 4篇同步化
  • 4篇介入
  • 4篇介入治疗
  • 4篇病人

机构

  • 38篇浙江医院
  • 1篇金华市中心医...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海宁市人民医...
  • 1篇南京中西医结...

作者

  • 39篇周娟华
  • 10篇程晓涛
  • 8篇吴巧元
  • 6篇孟丽萍
  • 5篇张珠凤
  • 4篇胡伟芳
  • 3篇沈国花
  • 3篇王志军
  • 2篇楼青青
  • 2篇唐娴
  • 2篇林玲萍
  • 2篇吴海娟
  • 1篇张兰君
  • 1篇方娟
  • 1篇许瑛
  • 1篇屠娟花
  • 1篇肖昌钱
  • 1篇蔡晓宇
  • 1篇程敏毓
  • 1篇程晓讨

传媒

  • 7篇心脑血管病防...
  • 4篇护理与康复
  • 3篇中国实用护理...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护理学杂志(...
  • 2篇浙江实用医学
  • 2篇浙江预防医学
  • 2篇医院管理论坛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护理研究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护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0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
2009年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治疗学上的难题,是一种具有较高患病率和病死率的严重疾患。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作为抗心力衰竭治疗的一个有效手段逐渐被应用起来。但是由于操作复杂、技术难度大,术后除了普通起搏器植入术常见的并发症外,还具有一些独特的并发症。本院1999年在国内率先开展该项技术,
方娟程晓涛周娟华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术后并发症起搏器植入术抗心力衰竭治疗学
58例老年双腔起搏器患者行双源CT检查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做好患者检查前的常规准备、护理及起搏器程控工作对安装有双腔起搏器的老年患者行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double sourc ecomputerized tomography,DS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浙江医院住院行D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58例,检查前做好心理护理、套管针留置、屏气训练、检查后护理和起搏器程控提醒工作,观察患者造影图像。结果检查过程顺利,95%(55/58)的图像质量为1级,因老年人听力下降,屏气配合不到位,2例图像质量为2级,1例图像质量为3级。结论做好患者检查前的常规准备、护理及起搏器程控工作,有助于使安装有双腔起搏器的患者行DSCT检查获得好的图像质量。
程晓涛周娟华黄晓仙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老年人护理
心血管患者介入诊断治疗医院感染发生率及预防管理措施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分析心血管介入诊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制定合理的预防感染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目标检测,统计2009-2011年进行心血管介入诊断和治疗患者的感染率,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 2009至2011年医院感染率分别为4.47%、2.73%、2.15%。结论增强医护人员感染防范意识,建立有效的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是减少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关键。
周娟华葛琴芬
关键词: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医院感染
PTCA加支架术后病人卧床及制动时间的研究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 :为减轻PTCA加支架术后病人因长时间卧床及肢体制动而引起的不适 ,对病人进行缩短卧床时间及制动时间的研究。方法 :将住院病人根据住院时间分成实验组 (卧床时间缩短组 )和对照组 (常规卧床时间组 ) ,实验组病人拔鞘后卧床制动6h ,常规组病人按介入术后护理常规卧床制动 2 4h。结果 :实验组病人卧床时间缩短 ,舒适度明显增加 ,局部血肿及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 :缩短PTCA加支架术后病人卧床时间可增加病人的舒适度 。
周娟华吴巧元
关键词:PTCA加支架术卧床时间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植入心脏再同步化起搏除颤器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总结4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植入心脏再同步化起搏除颤器(CRT-D)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入选共4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植入CRT-D,术前予完善各项准备、加强心理护理,术中紧密配合,术后密切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同时强化健康教育。结果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结论CRT-D围手术期的良好护理是取得疗效的重要保证。
胡伟芳孟丽萍周娟华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化除颤器围手术期护理
无休止房性心动过速合并休克的抢救与护理
房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房速)可起源于心房肌任一部分(除窦房结外)的解剖结构,无需房室结和房室旁路的参与,频率多在120~220次/min。房速特别是无休止的、频率特别快甚至并发休克的房速,由于终止不易,药物治疗效果有限,...
吴海娟蔡晓宇周娟华王志军
关键词:房性心动过速休克护理
文献传递
老年患者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卧床时间对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后的卧床时间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老年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通过随机抽样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沙袋压迫伤口6小时,6小时后取半卧位并在床边活动。对照组术后常规沙袋压迫伤口6小时,绝对卧床24小时,24小时后可下床活动。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拆线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导线脱位、囊袋出血并发症、住院时间、拆线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术后腰背酸痛、纳差、尿潴留、腹胀、睡眠障碍、肩关节酸痛等症状、体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缩短老年起搏器患者卧床时间不增加电极脱位、囊袋出血等重要并发症发生,同时能降低腰背酸痛、纳差、尿潴留、腹胀、睡眠障碍、肩关节酸痛等发生。
周娟华张珠风
关键词:老年起搏器卧床时间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5例行心脏再同步复律除颤器治疗后的随访
2012年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必要时联合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合称心脏再同步化及心脏复律除颤器(CRTD)已成为中重度CHF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CRTD治疗中存在着很大个体差异。
麻莉周娟华吴巧元王志军程晓涛
关键词:随访干预
Carto三维标测射频消融心房颤动患者的护理被引量:9
2009年
李素贞周娟华郑新玲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综合护理
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护理被引量:4
2014年
心房颤动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缺血性脑卒中是心房颤动最常见的并发症。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脑卒中67%风险[1],但其引发的出血目前仍然是华法林应用的最大顾虑,我国目前仅有2%的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治疗[2]。如何降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同时减少出血的发生一直是老年心房颤动治疗的研究热点。为提高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现将本科收治的112例心房颤动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黄丽君周娟华
关键词:心房颤动华法林抗凝治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