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熹 作品数:57 被引量:313 H指数:13 供职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生物学 更多>>
黄斑星天牛综合防治研究 被引量:11 1992年 黄斑星天牛在陕、甘、宁三省(区)已成灾数十年。该虫以危害杨树为主,两年发生1代,是典型的 K 类生态对策昆虫。得出的杨树抗天牛序列,抗虫的理化机制,为营造抗虫生态型林打下了基础。对白僵菌等天敌和化学防治研究结果,为协调应用有效防治技术提供了资料。为生物学、生态学、解剖学、数学模型的研究结果提供了准确预测预报的技术依据。黄斑星天牛的综合防治应以营造抗虫速生生态经济型林为基础,实行多种有效防治手段相协调,以达到有虫而不成灾的目的。 周嘉熹 杨雪彦 邵崇斌 周晓斌 王琬关键词:黄斑星天牛 杨树 杨树形态特征、组织结构与天牛危害的关系 被引量:25 1992年 本研究对不同杨树树叶、树皮、木质部的形态特征、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毛白杨等白杨派树种叶片具毛,栅栏组组发达,树皮较光滑是黄斑星天牛不愿取食和刻槽产卵的重要机制;相反,大官杨、Ⅰ—214杨、加隆杨等黑杨派、青杨派及其杂种树叶无毛,海绵组织发达,树皮较粗糙,树皮和木质部质地较疏松,有利于天牛取食和刻槽产卵,因而成了黄斑星天牛的嗜食树种。 杨雪彦 周嘉熹 燕新华关键词:杨树 黄斑星天牛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22 1992年 黄斑星天牛综合防治是一项系统管理工程,首先必须获得天牛和整个农林生态系统中的种群动态信息,才能正确的编制完整的可行防治方案。实行林业管理措施和虫情监测、划清保护区和发生区,营造或改造成抗虫生态经济型林和加强检疫等措施;在发生区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协调的多种技术,以控制天牛种群于不成灾水平。对综合防治效果,可根据一些指标进行短期评估或长期评估。 周嘉熹 杨雪彦 邵崇斌关键词:黄斑星天牛 黄斑星天牛研究综述(英文) 被引量:2 1992年 详细论述了过去十年里,对黄斑星天牛,在分类学、形态特征、生物学、发生规律、空间分布和综合防治技术各方面进行的大量研究。 周嘉熹 杨雪彦 周晓彬 王希蒙关键词:黄斑星天牛 生物学 利用捕捉与再捕捉模型估计害虫发生量 被引量:7 1991年 邵崇斌 周嘉熹 王宏茹关键词:森林害虫 主要造林树种解剖特征与天牛成虫食性研究 被引量:13 1995年 观测了53种主要造林树种对部和嫩枝的内部组织解剖特征量,用回归法分析了各特征量与杨树天半成虫取食量的关系。得出在叶的内部组织解剖特征量中与天牛成虫取食量有显著关系的因素为4个。其中上表皮角质层越厚、栅栏组织越发达均不利于天牛取食;而海绵组织则相反。在嫩枝的内部解剖特征量中与天牛取食量间有显著关系的因素是:表皮细胞排列状况、皮层石细胞量、木栓层细胞层数与取食量呈负相关;皮层薄壁细胞层厚度与取食量呈正相关。 杨雪彦 周嘉熹 白耀宇关键词:造林 树种 天牛 抗虫性 混交林中天牛成虫选择行为研究 被引量:14 1995年 在多树种混交林中观测了杨树天牛选择寄主的全过程,对天牛的感受器官;触角、复眼、下颚须、下唇须、跗节等分别进行了处理试验,证明了其视觉和嗅觉器官对天牛选择行为的影响最明显。 杨雪彦 王福贵 周嘉熹关键词:天牛 寄主 感受器 混交林 宁夏防护林天牛危害调查及林分结构配置 被引量:38 1995年 调查了宁夏自治区防护林19种主栽树种的生长表现和对天牛的抗性表现,表明:主栽树种在各地生长状况均良好,但对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的抗性差异显著。聚类分析列出了各树种抗性序列。提出在宁夏营建抗天牛防护林的设计原则和树种选择配置的构思。 张恩光 周嘉熹 刘荣光 杨雪彦 白正甲 刘益宁关键词:林分结构 防护林 天牛 杨树天牛发生量估计模型与抽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995年 根据杨树天牛危害的特点,应用Capture—Recapture模型,以两次抽样代替两次捕捉试验估计害虫发生量,精度在80%以上。两次抽样采用系统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办法,构成系统随机样本,抽样强度在15%以上,收到良好的效果。 邵崇斌 黄林 陈辉 周嘉熹 常韧关键词:天牛 发生量 杨树 杨树天牛有虫株率与平均虫口密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995年 通过对陕西、甘肃和宁夏有天牛危害的杨树林的207块标准地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杨树天牛虫害的平均株虫口密度与有虫株率之间的关系可用指数函数曲线y=aebx(b>0)来描述。 邵崇斌 周嘉熹 陈辉 刘辉关键词:杨树天牛 虫口密度 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