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友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28 H指数:3 供职机构: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一种骨科用肢体固定骨科矫形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科用肢体固定骨科矫形器,属于骨科矫形器技术领域。该骨科用肢体固定骨科矫形器,包括:数量为两个的支架和两组连接板,每组所述支架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支架的两端与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支架的表面... 许配配 章志芳 吴玲莉 吴方前 勒世海 王智华 周友华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7月—2018年10月我院60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均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口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观察组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比2组手术情况及术后6个月后凸Cobb角和V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后凸Cobb角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较好,患者后凸Cobb角改善明显,而且疼痛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罗光清 周友华关键词:腰椎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弓根螺钉 VAS评分 旋前圆肌移位术治疗脑瘫前臂旋前畸形 被引量:3 1999年 自 1 991年以来 ,采用旋前圆肌移位术治疗脑瘫前臂旋前畸形 30例。 2 4例获得了随访 ,随访时间 6~ 2 8个月 ,平均 1 8个月。优 1 5例 ,良 1 5例 ,中 3例 ,差 1例。作者认为旋前圆肌移位术是治疗脑瘫前臂旋前畸形的有效方法 ,早期手术效果更佳。 赵海波 付新生 张绍堂 周友华 谢国瑞关键词:脑性瘫痪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脱位 2008年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微创手术复位及固定方法。方法在牵引复位C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空心螺钉固定骶髂关节脱位。结果6例患者均复位满意,术后无一例发生再移位;随访6~12月,疗效满意。结论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治疗骶髂关节脱位是一种创伤小,方法简单易行的新型手术方法。 周友华关键词:骶髂关节脱位 空心螺钉 内固定 骨科护理牵引支架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科护理牵引支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骨科护理牵引支架,包括:支撑机构;数量为两个的保护套筒,两个所述保护套筒均固定连接于支撑机构的顶部,且两个所述保护套筒的开口相对;防扭转机构,所述防扭转机构固定连接... 许配配 章志芳 吴玲莉 吴方前 勒世海 王智华 周友华不同入路行椎弓根钉棒技术治疗腰椎骨折的效果对比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行椎弓根钉棒技术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6月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入路方法分为经肌间隙入路组和经皮入路组,每组30例。经皮入路组采用微创经皮入路椎弓根钉棒手术,经肌间隙入路组采用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棒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Cobb角、椎体前缘相对高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治疗优良率。结果两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肌间隙入路组手术切口长度长于经皮入路组,手术时间短于经皮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Cobb角均小于术前,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和微创经皮入路进行椎弓根钉棒手术治疗腰椎骨折的效果均较为理想,且经肌间隙入路操作更为简便。 吴方前 周友华 周国辉关键词:腰椎骨折 骨科用复位固定骨科矫形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科用复位固定骨科矫形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骨科用复位固定骨科矫形器,包括:固定套、固定带和按摩装置,所述固定带和按摩装置均安装于固定套的表面,所述固定带和按摩装置分别设置于固定套的两侧;底座,所述底... 许配配 章志芳 吴玲莉 吴方前 勒世海 王智华 周友华经皮穿刺脊神经根封闭术在腰腿痛患者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8年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脊神经根封闭术在腰腿痛患者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经皮穿刺脊神经根封闭术治疗的腰腿痛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的VAS、JOA评分。结果本组患者术前均接受MRI检查,经皮穿刺脊神经根封闭术对患者患处定位的准确率显著高于MRI检查(P<0.05)。术后7 d、3个月的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7 d、3个月的VAS评分、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定位不明确的腰腿痛患者,术前通过经皮穿刺脊神经根封闭术可以实现准确的定位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周友华关键词:腰腿痛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愈率与症状改善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观察组接受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好,对患者的机体损害小,并发症总发生率低,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恢复速度,值得广泛应用。 周友华 吴方前关键词:治愈率 症状改善 球囊扩张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评价球囊扩张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4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球囊扩张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于手术前后分别测量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中缘高度,手术前后VAS评分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患者手术时间为0.8-3.1h,平均为(2.2±0.9)h,术中出血量较少。68个椎体中,行双侧穿刺48个(70.6%)、单侧穿刺20个(29.4%),未出现穿刺失败病例。手术后患者VAS评分、Cobb角度明显低于手术前,而前缘高度、中缘高度明显高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未出现椎管中骨水泥渗漏情况,而椎体前缘韧带后渗漏1例,椎弓根内渗漏1例,椎间空隙内渗漏0例,神经轻度损伤1例,伤口不愈合0例,畸形愈合0例,骨折不愈合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周友华关键词:老年 骨质疏松性 脊柱压缩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