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兵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山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瓣膜
  • 2篇心脏瓣膜病
  • 2篇术后
  • 2篇重症
  • 2篇重症心脏瓣膜...
  • 2篇瓣膜
  • 2篇瓣膜病
  • 1篇蛋白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衰
  • 1篇氧合
  • 1篇氧合作用
  • 1篇容量反应性
  • 1篇术后监护
  • 1篇体外膜肺氧合
  • 1篇体外膜氧合
  • 1篇体外膜氧合作...

机构

  • 4篇广东省中山市...

作者

  • 4篇周兵
  • 3篇赵湛元
  • 2篇安杰
  • 2篇肖倩霞
  • 1篇刘少中
  • 1篇蔡健爱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hs-CRP/PAB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效果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索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 hs-CRP/P AB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住院并确诊的心肌梗死者200例,根据Killip心功能分级标分为心衰组( 122例);非心衰组( 78例). 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与个生化指标(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NT-pro-BNP、hs-CRP、PAB)的差别. 采用Spearman相关、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与非心衰组相比,心衰组hs-CRP 水平升高,而PAB水平下降,ln(hs-CRP/PAB)值升高,(P〈0.05). Spearnnan相关分析提示心力衰竭患者hs-CRP/PAB与Killip 分级正相关(rhs-CRP/PAB=-0.392,P=0.003). ROC 曲线分析提示,ln(hs-CRP/PAB)预测AHF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6,95%CI(0.675~0.831). 结论:血清hs-CRP/P AB是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素,其水平越高发生心衰的风险越大、症状越重.
周兵赵湛元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衰超敏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
超声监测容量反应性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撤机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容量反应性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撤机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接受VA-ECMO支持治疗的左心功能衰竭患者27例,均行撤机试验,将撤机试验成功者纳入A组(20例),将撤机试验失败者纳入B组(7例)。在撤机试验前,应用超声检测患者的主动脉速度-时间积分呼吸变异率(ΔVTI)、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ΔR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心率,并对2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A组撤机试验前ΔVTI>B组(P<0.05);2组撤机试验前ΔRVI、LVEF、CVP、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监测患者容量反应性在VA-ECMO撤机过程中有重要价值。
刘少中周兵蔡健爱吴彦铭辛少博马圣博李嘉懿李芳
关键词:体外膜氧合作用容量反应性
26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术后监护与治疗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总结26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术后监护与治疗经验,探讨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成功率的措施。方法为26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瓣膜替换术,术后采用ICU监护病房常规有创、无创监测,人工机械通气及各种药物治疗。结果本组术后早期发生各种并发症83例(31%),死亡6例(2.61%),其中低心排血综合征8例(死亡3例),左心室破裂1例(死亡),严重心律失常40例(死亡1例),肾功能衰竭5例(死亡1例),肝功能衰竭1例(死亡),呼吸功能衰竭8例,术后出血二次开胸16例,心包积液5例。结论加强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替换术后的监护与治疗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周兵安杰赵湛元肖倩霞
关键词: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替换术ICU监护
235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住院死亡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为防治术后住院死亡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死亡与否分成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住院期间死亡32例,病死率是13.6%,主要死亡原因分别是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低心排,恶性心律失常。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示年龄≥65岁、病史≥15年、心功能(NYHA)Ⅳ级、心胸比例≥0.7、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4、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24h酸中毒是术后住院期间死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治疗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患者的病程、心脏基础病变的严重程度、围术期的处理可以影响术后死亡的发生;早期手术、积极的术前准备、缩短体外循环(CPB)时间、维持术后特别是24h内酸碱平衡是预防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早期死亡发生的有效措施。
周兵安杰赵湛元肖倩霞
关键词:重症心脏瓣膜病病死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