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萍
- 作品数:8 被引量:78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用于慢粒白血病基因检测的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
- 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生物传感器,它是进行核酸结构分析和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特点是测定快速、简便、灵敏、价廉。
本文利用共价结合法,首次将人工合成的慢粒基因片段做...
- 吴萍
- 关键词:慢粒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碳纳米管小牛胸腺DNA
- 文献传递
- 一种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将末端羧基化的开口多壁碳纳米管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通过共价修饰法将BCR/ABL的b3-a2型基因作为探针固定到碳纳米管的末端羧基上。通过探针DNA与靶DNA的杂交,选择姜...
- 林新华陈敬华郑艳洁陈伟张亚峰吴萍
- 文献传递
- 姜黄素的电化学性质及其测定被引量:14
- 2005年
- 在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3.0)中,姜黄素于玻碳电极上存在可逆的单电子转移过程,据此,本文建立了以差示脉冲伏安扫描法检测姜黄素含量的新方法.在+0.8V(vs. SCE)电位下,含姜黄素的电解液(试样)于玻碳电极上经过富集,可得一灵敏的还原峰,峰电位Ep为+0.386V.峰电流Ip与姜黄素浓度(1.0×10-8~2.5×10-7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4.0×10-9mol/L.本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药物中姜黄素含量直接测定.
- 吴萍陈伟张亚锋林新华
- 关键词:姜黄素玻碳电极
- 芦荟大黄素、芦荟素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7
- 2006年
- 目的:研究芦荟大黄素和芦荟素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产生(O2-.),研究芦荟大黄素、芦荟素对O2-.的清除作用;利用Fenton反应产生.OH,研究芦荟大黄素、芦荟素对.OH的清除作用;计算表观清除率及IC50,并与特异性清除剂维生素C做比较。结果:芦荟大黄素、芦荟素、维生素C对O2-.的IC50分别为6.8,8.5,11mg.L-1,对.OH的IC50分别为0.24,0.25,9.1mg.L-1,其清除能力芦荟大黄素>芦荟素>维生素C。结论:芦荟大黄素、芦荟素对O2-.、.OH均有较强清除能力,且清除能力与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 黄丽英林新华陈伟张亚峰吴萍
- 关键词:芦荟大黄素芦荟素氧自由基量效关系
- 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的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制
- 林新华陈伟陈敬华张亚锋黄丽英郑艳洁吴萍陈俊
- 该课题研制了一种基于分子杂交技术的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的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首次应用于从分子水平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融合基因等癌基因,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国内空白。完成了从天然活性小分子中寻找对目标DNA 有...
- 关键词:
- 关键词:肿瘤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基因诊断
- 芦丁的差示脉冲伏安法测定被引量:6
- 2005年
- 研究了芦丁在pH 3.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在玻碳电极的吸附伏安行为.结果表明芦丁在本试验条件下存在一个准可逆的双电子双质子转移过程.建立了用差示脉冲伏安法测定芦丁含量的方法.在4.6×10-7~1.8×10-6mol/L范围内,芦丁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8mol/L.利用本法测定了槐花中芦丁的含量,效果良好.
- 张亚锋陈伟吴萍林新华
- 关键词:芦丁玻碳电极
- 芦荟大黄素与DNA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和电化学研究被引量:22
- 2007年
- 用紫外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溶液pH值对芦荟大黄素(AE)与DNA之间相互作用方式的影响。电化学测量结果表明,在pH4.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AE与DNA之间以静电作用为主,而在pH6.5和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则以嵌入结合为主,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也证明了这一结论。当pH为7.4时,动力学参数(α和ks)的计算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具有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
- 万红艳张亚锋陈敬华吴萍郑艳洁林新华
- 关键词:芦荟大黄素DNA紫外光谱法循环伏安法
- 一种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将末端羧基化的开口多壁碳纳米管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通过共价修饰法将BCR/ABL的b3-a2型基因作为探针固定到碳纳米管的末端羧基上。通过探针DNA与靶DNA的杂交,选择姜...
- 林新华陈敬华郑艳洁陈伟张亚峰吴萍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