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磊
- 作品数:13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原发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原发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血管直径2.00~2.75 mm)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病人87例(共96处病变),应用药物涂层球囊干预靶病变,术后随访12个月。12个月后再次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评价药物涂层球囊的临床疗效。主要终点为靶病变失败包括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和临床驱动的靶血管重建。结果共36例(41.4%)病人出现术后夹层,其中1例出现严重冠状动脉夹层(C型),行紧急支架植入;12个月后,靶病变失败发生率为9.3%,共8例(9.3%)病人出现靶血管重建,其中4例为术后夹层病人,未发生术后夹层病人靶血管重建发生率为8.5%,与术后夹层病人的靶血管重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和11.4%,P=0.854)。无病人发生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或靶血管血栓形成。结论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原发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安全且有效,术中出现冠状动脉夹层对病人的长期预后无明显影响。
- 李逸臻贾永平吴磊范春雨靳春荣魏瑞鹏
- 关键词:冠状动脉夹层
- 奥美沙坦酯及坎地沙坦酯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比较奥美沙坦酯、坎地沙坦酯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A组)、高脂组(B组)、坎地沙坦酯组(C组)、奥美沙坦酯组(D组),每组10只。B组、C组及D组喂以高脂饲料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C组、D组同时以坎地沙坦酯及奥美沙坦酯干预,共饲养8周。于实验开始时及8周末测定大鼠体质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可溶性P选择素(sP-选择素)含量;8周末时,大鼠麻醉后开胸并迅速分离胸主动脉-腹主动脉,用作RT-PCR半定量测定主动脉组织中CD40及CD40L表达,用紫外检测仪照相并观察,计算主动脉组织中CD40及CD40L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各组间主动脉CD40及CD40L表达不同。结果 0周时,各组大鼠体质量、血脂水平、血清MCP-1及sP-选择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末,B组、C组、D组体质量、血脂含量、血清MCP-1及sP-选择素较A组明显升高(P<0.01),与B组比较,C组、D组血清MCP-1及sP-选择素含量明显降低(P<0.01),且与C组比较,D组血清MCP-1及sP-选择素含量下降(P<0.05)。B组、C组、D组大鼠主动脉组织CD40及CD40L表达高于A组(P<0.01),C组、D组主动脉CD40、CD40L表达较B组均明显下降(P<0.01),且D组主动脉CD40、CD40L表达低于C组(P<0.05)。结论奥美沙坦酯及坎地沙坦酯对AS大鼠体质量及血脂水平无明显影响,奥美沙坦酯及坎地沙坦酯均能明显降低AS大鼠血清MCP-1及sP-选择素含量,使AS大鼠主动脉组织CD40及CD40L表达下降,且奥美沙坦酯作用强于坎地沙坦酯,奥美沙坦酯通过抗炎作用可能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吴磊陈还珍任颖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奥美沙坦酯坎地沙坦酯
- 12导Holter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 2003年
- 目的 评价 12导联动态心电图 (Holter)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4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 (CAG)证实的冠心病患者 ,并在同期内 (间隔小于 1周 )接受 12导Holter及普通心电图 (ECG)检查 ,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导Holter和ECG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SMI)的检出率分别是 75 0 %、8 3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12导Holter可以较早地发现SMI,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 田新利王陆建于翠荣段丽琴吴磊
- 关键词:无症状心肌缺血12导联动态心电图冠心病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治疗后心功能的评价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用GSPECT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再灌注治疗后的心功能。方法收集我院STEMI住院患者50例,早期再灌注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10例。早期再灌注组包括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者22例,静脉药物溶栓者18例。两组患者均于发病后7d^8d行静息心肌门控SPECT检查。结果 STEMI后早期即可观察到左心室舒张末容量(EDV)和收缩末容量(ESV)较正常组明显增大,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MI后早期成功的再灌注治疗1周可有效减低EDV及ESV。结论 STEMI 1周可用GSPECT探查到左心室容量的增加,早期有效的再灌注治疗1周即可减小心腔容量。
- 郭文玲冯巧爱吴磊陈还珍吕吉元贾永平韩清华张水旺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功能
- 冠脉血清Angptl2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通过对拟行冠脉造影患者不同危险因素作用下冠脉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水平的检测,探讨Angptl2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间相关性。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拟行冠脉造影的患者156例,通过对心血管疾病不同相关危险因素作用下,患者冠脉血清Angptl2水平的检测、比较,分析其与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性别、吸烟史、目前吸烟情况、高血压病史对冠脉血清Angptl2水平有影响(P<0.05)。目前吸烟情况及高血压病史为Angptl2最大影响因素(目前吸烟P=0.006;高血压病史P=0.042)。结论性别、吸烟史、目前吸烟情况、高血压病史对冠脉血Angptl2水平均有影响,以目前吸烟情况及高血压病史为著。
- 穆逢晨贾永平范春雨魏瑞鹏秦纲吴磊靳春荣赵太生
- 关键词:冠心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脑梗死8例报道
- 2014年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其起病急,病情重,若并发急性脑梗死,则患者致残率、病死率更高,预后更差。现将8例 STEMI并发急性脑梗死病例资料分析如下,旨在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及原因。
- 郭文玲吴磊贾永平韩清华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冠状动脉造影
- 房颤导管消融术前后最大P波时限及离散度与术后复发的关系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房颤导管消融术前后最大P波时限(Pmax)及P波离散度(Pd)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31例行导管消融术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消融术式采用三维标测系统联合单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肺静脉前庭隔离术,必要时辅以左右房辅助线线性消融,术后定期随访,并根据症状及心电图判断是否复发,并将患者分为消融成功组与术后复发组,测量12导联体表心电图各导联Pmax,并计算Pd;结果术后复发组各时点Pd均显著高于消融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若以40ms为界值,术前Pd预测术后复发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52.0%,阳性预测值29.4%,阴性预测值92.9%;术后24h及1周时Pd预测术后复发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68.0%,阳性预测值38.5%,阴性预测值94.4%。结论术前及术后各时点P波离散度对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具有预测价值,而Pmax对术后复发无预测价值。
- 安斌李学文王泽生杨永生吴磊王艳玲张丽利
- 关键词:导管消融P波时限P波离散度
- 灯盏生脉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液流变学、心肌保护、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 2022年
- 目的观察灯盏生脉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及其心肌保护作用。方法筛选2018年12月—2020年10月就诊于医院的PCI术后复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灯盏生脉胶囊,治疗周期为3个月。分别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血小板功能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和心功能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PRI、PAV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cTnI、CK-MB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LVEF、E/A水平显著上调,LVEDD水平显著下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灯盏生脉胶囊可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小板功能,降低心肌损伤程度,并改善心功能,有利于PCI预后。
- 刘世杰吴磊郭亚荣哈斯任颖
- 关键词:灯盏生脉胶囊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血液流变学心肌保护
-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3年3月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和山西大医院就诊并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治疗病人175例,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于术后12个月、24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术前、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病人心功能相关指标均未明显变化,左室射血分数较前略有提高。结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接受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治疗后24个月内未发现对心功能有影响。
- 吴磊
- 关键词:间隔部心功能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及对血脂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的疗效及调脂作用。方法:选择符合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诊断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常规使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辛伐他汀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心绞痛发病程度、持续时间、发作次数,静息12导心电图ST段水平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1.288,P<0.05),治疗组在血脂调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明显,并且能够有效调控血脂。
- 吴磊李丽
-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