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朝野
-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天文地球机械工程更多>>
- 适应性非线性前馈控制系统在钢轨热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研究具有适应性的非线性前馈控制在钢轨在线热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根据钢轨传热过程的非线性模型,设计具有适应性的非线性前馈控制器和非线性参数辨识器,解决了钢轨在线热处理中初始温度大范围波动的控制问题;根据在线热处理工艺的特点,...
- 吴鹏松吴朝野周东华
- 文献传递
- 基于数值预报产品的面雨量分析与检验被引量:9
- 2011年
- 通过分析检验2007~2009年5~10月T213、德国、日本数值模式在雅砻江流域1~4区的面平均雨量——即面雨量预报发现,3个模式面雨量有无TS评分的差异较小,随着面雨量量级的加大各模式的差异变大。多模式集成预报总体上优于单模式,小雨级、中雨级优势更明显。二滩电站入库流量与面雨量集成预报值的相关系数在全流域明显低于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但预报值与实测值的波动趋势几乎是一致的,仍对预报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 张玉琴吴朝野何国平毛家勋姜波尹雪梅何朝辉
- 关键词:面雨量TS评分
- 信号解耦控制系统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为了得到解耦系统设计的新方法,经过对多变量耦合系统的输出信号分析,发现在开环系统上叠加一个与耦合作用相反的解耦信号可以实现系统解耦。通过信号解耦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耦合特征矩阵"的构造方法,给出了系统的"能解耦准则"和系统"完全动态解耦准则",通过对系统稳定性分析,得到了信号解耦统设计的"分离定理"以及信号解耦器的"稳定判据"。单元机组解耦控制系统仿真表明信号解耦设计方法简便有效。
- 吴鹏松吴朝野周东华
- 关键词:分离定理
- 大纯滞后信号解耦内模控制系统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针对多变量大纯滞后强耦合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采用了多变量系统信号解耦方法和大纯滞后系统的内模控制方法。通过对大滞后系统的信号解耦方法研究,提出了大滞后耦合系统信号解耦的"耦合特征矩阵"的构造方法,给出了大滞后系统的"能解耦准则"和"系统完全动态解耦准则",以及信号解耦系统设计的"分离原理"和信号解耦系统的"稳定性判据"。实例表明信号解耦方法对大纯滞后耦合控制系统的设计非常简洁方便。
- 吴鹏松吴朝野周东华
- 关键词:内模控制
- 适应性非线性前馈控制系统在钢轨热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研究具有适应性的非线性前馈控制在钢轨在线热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根据钢轨传热过程的非线性模型,设计具有适应性的非线性前馈控制器和非线性参数辨识器,解决了钢轨在线热处理中初始温度大范围波动的控制问题;根据在线热处理工艺的特点,...
- 吴鹏松吴朝野周东华
- 钢轨在线热处理自适应逆控制系统研究
- 目的是解决钢轨在线热处理过程中钢轨头部内温度分布参数的控制问题.方法是钢轨热处理过程集中参数温度模型的逆控制;实时估计钢轨表面温度与集中参数温度的偏离度,对实测的钢轨表面温度进行偏离度修正得到钢轨集中参数温度;在线辨识钢...
- 吴鹏松吴朝野周东华
- 关键词:自适应逆控制
- 文献传递
- 锆钛酸铅的高压 Monte Carlo 模拟
- 吴朝野
- 关键词:准同型相界锆钛酸铅压电极化
- 钢轨在线热处理自适应逆控制系统研究
- 目的是解决钢轨在线热处理过程中钢轨头部内温度分布参数的控制问题。方法是钢轨热处理过程集中参数温度模型的逆控制;实时估计钢轨表面温度与集中参数温度的偏离度,对实测的钢轨表面温度进行偏离度修正得到钢轨集中参数温度;在线辨识钢...
- 吴鹏松吴朝野周东华
- 关键词:自适应逆控制
- 文献传递
- 多变量信号解耦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 2012年
- 目的研究多变量耦合系统解耦设计方法,优化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采用信号解耦方法对多变量耦合系统进行解耦,通过对耦合系统传递函数阵的特点研究。结果得到了多变量信号解耦的"能解耦准则"、"完全动态解耦准则"和"解耦器稳定判据";给出了信号解耦设计的"分离原理"。结论信号解耦方法表明解耦器的存在性、可实现性和稳定性取决于耦合系统的结构及参数,重新匹配变量、部分解耦和静态解耦是其改变办法。信号解耦器设计方法简单有效,但多变量信号解耦器的连接比较复杂。
- 吴鹏松吴朝野周东华
- 钢轨在线热处理过程同步逆模控制系统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控制钢轨在线热处理过程中钢轨头内的分布参数温度,使钢轨头等温转变为均匀的细珠光体组织。方法①将钢轨热处理过程中的分布参数温度系统处理成集中参数温度模型,并用逆模型控制方法进行控制;②采用对钢轨表面温度进行偏离度补偿的方法来测量钢轨集中参数温度;③提出了单元冷却器控制信号的切换速度与钢轨的运动速度一致的同步切换控制方法。结果表明初始温度在620-820℃随机分布的60 kg/m^2碳钢轨,6 s后钢轨断面平均温度偏差可以控制在±10℃范围内,符合实际工艺条件;解决了钢轨在线热处理中金相组织均匀等温转变的控制问题以及钢轨首尾温差和通长温度分布不均的控制问题。结论钢轨的等温转变温度是最重要的被控参数,等温转变温度越低,处理后的钢轨硬度越高。
- 吴鹏松吴朝野周东华
- 关键词:逆模控制等温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