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都
- 作品数:39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经济全球化历程中的俄国现实主义文论被引量:3
- 2006年
- 吴晓都
-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进程现实主义文论世界文化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复兴西方经济
- 钱锺书论“形”“象”与形象思维——纪念钱锺书先生诞辰110周年被引量:1
- 2020年
- 形象与形象思维是近代文论的重要概念,钱锺书从中国古典文献的“形”与“象”辨析入手,结合西方古典文论的形象概念阐释,对近代俄国创立的形象思维论做了跨文化的审视。同时,他还以宋代文学家的“博喻”对比“莎士比亚式的比喻”,有力地佐证了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论中“莎士比亚化”文艺主张的真理性。
- 吴晓都
- 关键词:形象思维莎士比亚化
- 普希金与海洋被引量:3
- 2011年
- 俄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它是从野蛮的内陆的封建农奴制走向海洋文明社会的。在古代的俄国的文学中,就已经出现对海洋的生动描写,但海洋形象大量出现还是在18世纪和19世纪,这与俄国地理环境的巨变密切相关,也是与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思潮出现相关的。普希金的许多作品都描写或涉及了大海。普希金创作中的海洋形象和意义,与一个文学思潮和两个著名历史个性联系在一起的,这个文学思潮就是兴起于19世纪初期席卷欧洲大陆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而两个历史个性,一个是彼得大帝,另一个是拿破仑一世。普希金海洋主题和形象塑造对俄国文学的影响深远。普希金描绘海洋诗歌的美,不仅体现在这些诗歌作品的艺术形式上,也同样彰显在普希金可贵的人生价值观上,他歌颂自由,讴歌善良,同情下层民众,祈盼人民的解放,追求历史的进步。他的作品的思想主题与人类千百年来主流的价值观是相吻合的,一致的。
- 吴晓都
- 关键词:普希金海洋文学价值观
- 1937年俄国侨民界论普希金——纪念普希金诞辰220周年被引量:2
- 2019年
- 1937年适逢普希金逝世100周年,俄国侨民界举办了盛大的纪念活动,并在相关刊物上发表了大量评论文章。俄国侨民界评论家为普希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新观点,对普希金个性中的俄国因素、西方因素、艺术天赋、政治思想观和精神世界加以详细阐释,一致认同普希金是俄罗斯精神文化的象征,并将其视为具有世界地位的天才。俄国侨民界的纪念活动和苏联本土纪念普希金的活动相得益彰,共同促进了普希金在世界文学中最终地位的形成。
- 吴允兵吴晓都
- 关键词:普希金
- 普希金叙事创作对俄国文学的意义——纪念普希金诞辰二百周年被引量:6
- 1999年
- 普希金不仅是公认的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同时也是俄罗斯叙事文学当之无愧的先圣和导师。普希金的叙事文学创作(叙事长诗、中短篇小说和诗体小说等)题材广泛,类型多样,风格独具,在内容和形式方面为19世纪俄罗斯和后来的苏联文学留下了一系列经典的叙事范式,成为俄苏...
- 吴晓都
- 关键词:普希金俄罗斯文化俄国文学《上尉的女儿》《叶甫盖尼·奥涅金》叙事长诗
- 美学家的回溯与前瞻——尤·鲍列夫访华侧记
- 2002年
- 两年前我到莫斯科访学时,在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旁听了该所文艺理论室的一次学术汇报会,主题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中的葡萄牙文学”,会议主持人就是苏联著名美学家尤里·鲍列夫。会后,75岁高龄的美学家还兴致勃勃地对我谈起他的专著《美学》的扩展,谈及他们研究所的科研和丛书编写计划,拟定撰写出版多卷本的新世界文学史、文论史。言谈话语中流露出美学家对新世纪美学和文艺学发展的热切期待。
- 吴晓都
- 关键词:侧记学时世界文学史文论史美学家
- 文化的互融性与文学的独特性
- 1996年
- 文化的互融性与文学的独特性吴晓都如何看待文化的互融性与文学的独特性(以文学和哲学为比较对象),这个问题在当今的文学理论界仍然有现实意义。在20世纪下半叶的某些西方文论中,文学的独立性甚至文学概念本身都面临着根本性的质疑。例如,法国后结构主义文论家弗朗...
- 吴晓都
- 关键词:巴赫金文学创作陀思妥耶夫斯基审美价值哲学后结构主义
- 新俄国:还原还是更新——评利哈乔夫的《解读俄罗斯》被引量:1
- 2006年
- 苏联的解体,给大多数俄罗斯人带来了短暂的幸福幻觉,误以为俄罗斯从此进入了一个西方的、自由民主的和市场经济的时代。然而,指望一个政治事件可以解决整个社会的一揽子问题,却失之天真和草率。国内外自由派人士当初为鼓动苏联人摆脱苏联体制而许下的种种诺言,在苏联解体后的岁月里一桩桩落空。俄罗斯人以如此代价换来的难道是这样一个俄罗斯?近十年来,关于俄罗斯出现的种种问题,诸如苏联遗产、俄罗斯的政治地缘定位、重建旧俄文化象征、政治改革和经济方案等等,出现了不少颇具启发性的反思著作。这使外人感到,尽管俄罗斯陷入前景很不明朗的困境中.但俄罗斯的智力反倒十分活跃。假如说俄罗斯曾被牵着鼻子走,那么,这些反思著作将带给俄罗斯人一种新的历史意识。俄罗斯的未来取决于俄罗斯人的深刻的反思。当我们定义一个民族"伟大"时,通常是指这个民族具有反思自己的惨痛经历的勇气和智力。
- 吴晓都
- 关键词:彼得大帝莱布尼茨文化史书评
- 在民族文化的基石上博采众长
- 1997年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长期和重要的任务。在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新旧交替和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的过渡时期,这项任务又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与物质文明建设一样,合理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如何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并使之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完成这一课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 吴晓都
- 关键词:民族文化世界文明文明成果无产阶级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
- 俄罗斯复兴梦的诗意表达
- 2014年
- 时隔34年,2014年2月,奥林匹克的圣火又一次在俄罗斯土地上点燃。历经苏联解体和冷战后的动荡,走过低谷的前超级大国饿罗斯确实渴望巧借一场世界体育盛会重新唤回民族复兴的自信心。
- 吴晓都
- 关键词:诗意表达奥林匹克苏联解体民族复兴世界体育冷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