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其林 作品数:37 被引量:59 H指数:4 供职机构: 成都军区总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四肢深度电烧伤早期手术治疗体会 1999年 我科于1997年以来,收治了四肢深度电烧伤患者11例,均采取早期切痴手术治疗。其中采用皮瓣修复的创面,皮瓣全部存活;采用游离中厚皮片修复的创面,皮片大部分坏死。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均为KV以上交流电接触烧伤,男7例,女4例,年龄5~43岁。四肢电烧伤部位有:手17只,足5只,大小腿6只。烧伤面积<3%,均为Ⅲ度。手术切痂时间在伤后2~4d。1.2 治疗方法 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掌及4指掌侧创面3例; 李晋 吴其林 杨勇 刘德贵 陈训关键词:电烧伤 四肢 手术治疗 抗生素治疗导致细菌内毒素释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98年 由革蓝阴性(Gˉ)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仍是目前临床上主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即使在应用各种广谱、高效抗生素治疗感染取得巨大进步的今天,对抗菌治疗中产生的一系列严重反应,如发热、中毒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等,仍然没有取得防治的根本性进展。其... 李晋 彭毅志 肖光夏 肖光夏关键词:抗生素 细菌内毒素释放 LPS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感染创面的研究 被引量:4 1996年 目的:探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抗菌能力和临床修复感染创面的应用。方法:以家猪为实验动物,在臀部两侧分别形成传统的岛状皮瓣和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用细菌计数、吖啶橙荧光染色测定白细胞吞噬指数和白细胞内杀菌率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的抗菌力明显降低。 1989年起临床应用 5例,创面彻底清创后用吻合血管的真皮下血管网游离皮瓣修复,全部成活。结论:该皮瓣抗菌力虽低于传统皮瓣,但仍可用于修复感染创面。 杨勇 袁相斌 吴其林 何清濂 林子豪关键词:外科皮瓣 真皮下 血管网皮瓣 伤口感染 功能部位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对比治疗研究 2001年 1983-01~1999-01,对267例烧伤患者的膝、踝、肘和腕4个关节部位为深Ⅱ度创面的376个关节部位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原则将376个关节创面分为早期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2个组.结果表明:无论近期或者远期疗效,手术治疗组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 吴其林 李晋 程崇典 魏家宾 刘德贵关键词:烧伤 关节 削痂 非手术疗法 增生性瘢痕表面温度的测定分析 被引量:3 1997年 对增生性瘢痕准确、客观的评估可以判断其发生发展的严重程度和对各种治疗方法进行正确评价。我们对裸鼠移植瘢痕应用去炎松治疗前后的表面温度进行测定,并探讨了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一、动物模型的制作与分组1.动物单纯 T 淋巴细胞缺陷的裸鼠20只,按三级动物饲养条件饲养。2.瘢痕材料来源所有用于移植手术的瘢痕均为未成熟的烧伤后增生性瘢痕。 王德怀 吴宗耀 胡嘉念 吴其林关键词:瘢痕 增生性瘢痕 表面温度 抗生素治疗导致细菌释放内毒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98年 由革兰阴性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仍是目前临床上主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即使在应用各种广谱、高效抗生素治疗感染取得巨大进步的今天,对抗菌治疗中产生的一系列严重反应,如发热、中毒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等,仍然没有取得防治的根本性进展.其中抗生素治疗中导致革兰阴性细菌释放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以及由其引起的严重损害存在着十分复杂的作用机理没有完全阐明,是一个主要原因. 李晋 吴其林 彭毅志 肖光夏关键词:内毒素释放 抗生素治疗 细菌 甲状腺癌42例外科综合治疗体会 1997年 我科自1979年10月至1994年10月15年中经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共336例,其中甲状腺癌42例(12.5%)。现就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外科治疗方式与预后的有关因素。1 临床资料1.1 性别和年龄 本组42例中男性11例,女性31例,男女之比为1:2.8。 李晋 吴其林 田伏州关键词:甲状腺癌 外科治疗 预后因素 岛状远侧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997年 为探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特点,选用家猪为实验动物,在臀部两侧分别形成以旋髂深血管分支主干为蒂的传统岛状皮瓣为对照侧和远侧50%修薄的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为实验侧,用皮温测定、激光多普勒、皮瓣荧光染色、透明标本等方法,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实验侧皮瓣的血供显著降低,临床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结果与此一致。其实质是轴型皮瓣和随意型皮瓣的联合体。临床14例15块皮瓣,修薄最大面积占皮瓣总面积60%,平均49%,均获满意效果。 杨勇 袁相斌 何清濂 林子豪 吴其林关键词:皮瓣 真皮下血管网 血供 皮瓣转移覆盖治疗四肢烧伤后骨外露38例 2007年 目的:为探索四肢烧(创)伤后骨外露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早期切痂或清创后,用皮瓣或肌皮瓣转移覆盖治疗四肢烧伤骨外露38例。结果:38例手术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应用皮瓣或肌皮瓣能有效地覆盖封闭创面,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刘德贵 杨勇 吴其林关键词:四肢烧伤 骨外露 烧伤后 烧(创)伤 早期切痂 缩短病程 小儿烧伤早期补液失误的原因分析 2001年 小儿大面积烧伤后早期正确补液治疗十分重要,我科自1996年以来共收治大面积烧伤小儿患者73例,12例因早期补液失误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5例死亡。我们对其原因及预防进行了探讨。
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患儿,男8例,女4例,年龄10个月~5岁。其中热液烫伤9例,火焰烧伤3例。烧伤总面积14~48%,浅Ⅱ°~深Ⅲ°,以四肢及躯干为主。
2 结果
本组12例患儿烧伤后早期补液失误而引起的并发症有:脑水肿6例,肾功能衰竭3例,高钠、高氯血症2例,肺水肿1例。其中5例死亡。死亡原因为:脑水肿3例,肾功能衰竭1例,肺水肿1例。
早期补液治疗方法有:①3例患儿伤后其亲属仅给予口服白开水300~500ml,未予静脉补液治疗,于伤后12~16h入院。当时患儿均处于严重休克、无尿及浅昏迷状态,给予快速补液、利尿等抢救治疗,2例存活,1例死亡。②2例患儿伤后亲属给予口服矿泉水1500~3000ml,也未给予静脉补液治疗。于伤后6~8h入院,入院时均处于嗜睡状态,很快出现脑水肿和惊厥持续状态。给予晶、胶体交替输入及脱水、止惊等治疗,1例存活,1例死亡。③5例患儿烧伤后在院外仅给葡萄糖氯化钠液和生理盐水抗休克治疗,伤后24h内输入上述液体2000~3000ml。入院时2例患儿出现高钠、高氯血症伴惊厥;3例出现脑水肿及惊厥;其中1例脑水肿患儿经抢救无效死亡。④2例患儿烧伤后2~4h入院,按烧伤补液公式治疗,休克期渡过平稳。但休克期后每日输入的含钠液体>400ml,结果分别于伤后3~4d出现脑水肿及肺水肿死亡。 李晋 吴其林关键词:烧伤 补液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