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庆敖

作品数:76 被引量:29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弹药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军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电气工程
  • 23篇兵器科学与技...
  • 13篇理学
  • 6篇电子电信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军事

主题

  • 21篇轨道炮
  • 19篇电磁
  • 17篇电磁轨道炮
  • 15篇有限元
  • 12篇电源
  • 11篇电磁发射
  • 11篇电机
  • 11篇发电机
  • 11篇磁通
  • 11篇磁通压缩发电...
  • 10篇电枢
  • 9篇绕组
  • 8篇电流
  • 8篇螺旋绕组
  • 8篇脉冲功率电源
  • 8篇功率电源
  • 7篇线圈
  • 6篇电流分布
  • 6篇有限元分析
  • 6篇磁场

机构

  • 64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中国科学院等...
  • 4篇军械工程学院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北京航空工程...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4篇吕庆敖
  • 34篇雷彬
  • 28篇李治源
  • 24篇向红军
  • 15篇赵科义
  • 15篇李鹤
  • 10篇张倩
  • 9篇陶青青
  • 9篇高敏
  • 7篇孟学平
  • 7篇杨秋学
  • 7篇黄旭
  • 5篇池小平
  • 5篇乔志明
  • 4篇朱仁贵
  • 3篇任兆杏
  • 3篇陈少辉
  • 3篇邬钦崇
  • 2篇孙立志
  • 2篇程树康

传媒

  • 13篇火炮发射与控...
  • 11篇军械工程学院...
  • 10篇高电压技术
  • 5篇装甲兵工程学...
  • 3篇爆炸与冲击
  • 3篇真空与低温
  • 2篇火力与指挥控...
  • 2篇强激光与粒子...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机械设计与研...
  • 1篇润滑与密封
  • 1篇微电机
  • 1篇高压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物理与工程
  • 1篇真空科学与技...
  • 1篇兵器材料科学...

年份

  • 3篇2018
  • 9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磁轨道炮轨道表面刨削产生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刨削是一种高速滑动过程中发生在接触界面的损伤现象。对电磁轨道炮超高速滑动电接触界面刨削形成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对刨削产生的微观机械作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刨削发生于一个高速高温高应变率的物理环境中;刨削过程的物理实质是电枢与轨道局部微凸体发生了绝热塑性剪切作用。最后归纳了目前抑制刨削的3种手段,为轨道炮系统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李鹤雷彬李治源吕庆敖张倩
关键词:金属材料电磁轨道炮刨削
横向运动板干扰聚能射流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1年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和LS-PREPOST,用ALE算法对射流垂直侵彻横向运动防护板的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防护板在不同速度下干扰射流时,对防护板和后效板上的开坑形状进行分析,并计算后效板上的最终侵深及射流轴线上的速度降,得到射流在横向防护板作用下后效板侵深及射流轴线上的速度降随防护板速度变化的曲线。结果表明,防护板抗射流侵彻能力随防护板速度的增加而增强,尤其是防护板横向速度在0~100m/s增加时,抗射流侵彻能力增强较为明显。
孙立志李治源吕庆敖
关键词:装甲聚能射流垂直侵彻数值模拟
磁通压缩发电机的基本问题(I)被引量:2
2006年
讨论了磁通压缩发电机(MFCG)的定义、工作原理、特征及其系统分类。虽然发电本身是通过外力做功获得电磁能的过程,但具体地,从空间电磁场角度,MFCG是通过压缩磁场所占空间以增大磁场密度的过程;按照电路模型,MFCG是通过减少电感以增大电流的过程。针对理想螺线管两种典型的工作模式,讨论了磁通守恒原理并论述了两种定义的一致性。总结了MFCG区别于普通发电机的根本特征,鉴于MFCG种类繁多,依据绕组结构和形状、电枢运动方式、适用的物理原理、应用领域等特性对19类MFCG进行了系统分类,并分别讨论了各类别的技术特征。这些基础性工作对MFCG概念研究和技术革新有重要参考意义。
吕庆敖高敏雷彬李治源杨秋学赵科义
关键词:高功率脉冲电源磁通压缩发电机
驱动线圈极性排列方式对多级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加速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为提高多级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的加速性能,以5级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为例,在定义驱动线圈极性相对排列方式的基础上,基于场-路耦合的时步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驱动线圈极性排列方式对其加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驱动线圈同极性相对排列方式更有助于提高发射效率。通过分析内部磁场的分布规律,探讨了驱动线圈同极性相对排列方式改善加速性能的原因,最后通过比较电枢内的感应电流密度的方法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赵科义李治源张倩向红军雷彬吕庆敖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
静止条件下轨道炮电流分布特征仿真被引量:7
2012年
目前电磁轨道炮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发生在轨道和电枢之间的放电烧蚀。造成烧蚀的主要原因是轨道和电枢中电流分布的不均匀性。针对静止条件下5种典型的轨道-电枢结构,采用Ansoft12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比仿真分析了电流密度分布,结果表明:跑道截面轨道-马鞍体结构电枢的轨道炮具有最均匀的电流密度分布现像;矩形截面轨道-长方体结构电枢的轨道炮具有最大的不均匀电流分布特征。上述结论对抑制放电烧蚀、改善刨削和延长轨道使用寿命等方面有重要参考意义。
解世山吕庆敖郭春龙李鹤李治源
关键词:电磁轨道炮烧蚀电流密度有限元仿真
活塞式磁通压缩发电机电枢涡流的有限元分析
2010年
为了研究活塞式磁通压缩发电机(P-MFCG)电枢内部涡流及周围的磁场分布,在Maxwell方程组的基础上,对电枢附近区域的磁场模型进行理论推导,得出电枢附近区域涡流场的控制方程。采用Ansoft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应用于P-MFCG的柱状电枢上感应涡流、磁感应强度以及电枢所受电磁力的分布进行仿真分析,其结果对电枢的优化设计有重要参考意义。
李鹤吕庆敖李治源陶青青
关键词:电枢涡流有限元数值仿真
串联并列增强型轨道炮电磁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介绍了串联并列增强型轨道炮基本结构与原理,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仿真分析了轨道内电流分布、炮膛磁感应强度、电感梯度值在50Hz半周期正弦电流激励下的特点。结果表明,串联并列增强型轨道炮在幅值为200kA的50Hz半周期正弦波电流作用下,轨道不同位置电流出现幅值和相位上的差异,出现的电流密度最大值为763MA/m^2,轨道边缘电流相位超前于轨道中心位置处;5ms时刻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7.004T,磁感应强度呈中心对称分布;5ms时刻电感梯度值为7.48μH/m,此时可产生电磁发射力为150kN。分析认为串联并列增强型轨道炮具备良好的电磁发射特性,本研究为该轨道炮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对实用化轨道炮技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乔志明雷彬邢彦昌向红军吕庆敖
关键词:电磁发射电流分布磁场分布
磁通压缩发电机的基本问题
磁通压缩发电机(MFCG)作为一类技术集成度较高的高脉冲功率电源,可广泛应用于电磁发射、强电磁脉冲、强磁场物理、模拟核爆炸实验等技术领域.虽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MFCG呈现多式多样,但至今没有明确规范的定义,对各种具...
吕庆敖高敏
关键词:磁通压缩发电机脉冲电源螺旋绕组电路模型
四层剪切运动间隔靶板对射流干扰的数值模拟被引量:7
2013年
利用ANSYS/LS-DYNA程序,对金属射流侵彻4层剪切运动等厚间隔靶板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从射流破裂形态、能量损失幅值、后效靶板上的穿深形貌等3个角度,分析了运动靶板对射流的干扰特性,得到了靶板的运动速度、射流入射角度对4层剪切运动间隔靶板对射流破甲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靶板运动速度从零提高至300m/s的过程中,靶板对射流的干扰能力逐步提高,但运动靶板速度在从零提高到100m/s时,对射流的干扰程度变化较快,速度再提高时,干扰程度变化较缓。运动靶板对射流的干扰能力随着射流入射角度的增大而呈递增趋势。
孙立志李治源吕庆敖
关键词:装甲射流侵彻数值模拟
轨道推进器瞬态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块状电枢轨道推进器三维瞬态电磁场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了两轨道和电枢内的电流场分布。结果表明,在几毫秒内,电流趋向导体表面流动并在电枢尾部与轨道接触处集中,电流线聚集是引起轨道和电枢之间放电烧蚀的主要原因。同时根据有限元计算得到了推进器周围以空气为介质的磁场分布,结果显示,磁场主要集中分布在靠近电枢尾部一侧的两轨道间,并向后延续到约等于4倍口径的长度,电枢处是磁场激增区域。上述结论对电磁推进器的优化设计有重要参考意义。
陶青青吕庆敖李鹤罗汝泽
关键词:电磁学电磁场仿真有限元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