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国义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分辨率磁共振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斑块的观察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评估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狭窄斑块特点。方法收集82例MCA粥样硬化M1段狭窄患者,根据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同侧MCA供血区有无急性缺血性病灶分为症状性狭窄组(52例)和非症状性狭窄组(30例)。对MCAM1狭窄段进行HRMRI血管壁成像,记录并分析狭窄部位、斑块分布、信号强度、斑块负荷等特点。结果 MCA粥样硬化性狭窄多发生于M1近端(分叉前段),症状性狭窄组与非症状性狭窄组在M1段近端及远端(分叉后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性狭窄组后壁、上壁及环形斑块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症状性狭窄组(8.33%vs.3.33%;16.67%vs.3.33%;18.75%vs.3.33%),非症状性狭窄组斑块多位于前壁、下壁(63.34%,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性狭窄组混杂信号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症状性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负荷检测症状性狭窄组最小管腔面积明显低于非症状性狭窄组[(0.66±0.25)mm^2 vs.(3.65±0.52)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管壁标准化指数、血管总面积、管壁面积明显高于非症状性狭窄组[(89.75±3.62)%vs.(36.78±7.88)%;(6.44±0.99)mm^2 vs.(5.83±0.87)mm^2;(5.78±0.92)mm^2 vs.(2.18±0.66)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MRI血管壁成像能够清晰地显示MCA M1段血管壁结构,MCA粥样硬化狭窄多位于近端,后壁、上壁和环形斑块、斑块内混杂信号、负荷较大的斑块可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
- 王喜丰李刚张静汪敏肖瑶沈伟吕国义金辉王岚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狭窄斑块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鸟-胞内分枝杆菌感染的胸部影像学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鸟-胞内分枝杆菌(MAC)感染的胸部影像表现及特点,并与AIDS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方法收集经菌种鉴定为MAC的AIDS患者27例入组,将经抗酸菌培养确诊为肺结核的AIDS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胸部CT检查,影像观察内容包括:肺内病灶部位、形态、大小、边界,纵隔、肺门、两侧腋窝淋巴结情况,腹膜后淋巴结情况,肝脾情况,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影像表现,并应用SPSS20.0软件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MAC感染组:27例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计数<50cells/μl 19例,占70.37%,>200cells/μl 0例;AIDS合并肺结核:50例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计数<50cells/μl 32例,占64.00%,>200cells/μl 3例,占6.0%,MAC感染组与肺结核组CD_4^+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感染与肺结核两者在肺内病变分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膜增厚:MAC组的概率为11.11%,肺结核组的概率为32.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CD_4^+T淋巴细胞计数<50cells/μl时,MAC组支气管扩张出现的概率为68.42%,肺结核组为34.3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DS合并MAC感染的常见征象与肺结核影像表现相似;支气管扩张在MAC感染中比肺结核常见,胸膜增厚则相反;肺外表现脾内低密度结节病变在肺结核中比MAC感染常见。
- 李侠黄莺吕国义喻汉华宋战强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CT影像学
- 17α-羟化酶缺乏症1例影像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17α-羟化酶缺乏症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影像征象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分析报道1例经染色体检查确诊为17α-羟化酶缺乏症患者的生殖系统、骨关节影像图像,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呈女性外阴,无子宫、输卵管及卵巢,阴道未发育。骨骼系统表现为骨质疏松,骨骺延迟闭合,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结论17α-羟化酶缺乏症的影像学特征有肾上腺增生,子宫、输卵管及卵巢、阴道缺如或发育不良,双侧睾丸显示,骨质疏松,骨龄延迟。
- 吕国义喻汉华魏少奎杨实真李华中
- 关键词:17Α-羟化酶缺乏症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