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丽敏
- 作品数:22 被引量:116H指数:7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能屏蔽放射线的防护屏风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屏蔽放射线的防护屏风,包括底架、固装在底架上的支撑杆和柔性且能屏蔽放射线的防护布;该支撑杆顶部固设有供挂单元,该供挂单元包括一中杆和两侧杆,该中杆末端和侧杆末端通过装接机构装接在一起以使中杆和侧杆能...
- 许丽旋纪标水吕丽敏
- 文献传递
- 临床护士睡前拖延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睡前拖延行为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的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对247名临床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上床拖延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睡前拖延得分为(27.44±3.29)分。影响因素分析显示,科室、年龄、工作年限、文化程度、职称、有无子女及睡眠时长7个因素对临床护士的睡前拖延行为有影响(P<0.05)。结论:科室、年龄、工作年限、文化程度、职称、有无子女及睡眠时长等均为临床护士睡前拖延行为的影响因素,应从上述各方面入手,针对性地改善临床护士的睡前拖延行为。
- 赵利梅蔡红侠潘晓文林慧娟黄华玲吕丽敏孙静梁峰单春雨
- 关键词:临床护士影响因素
- 集束化护理在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2017年
-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漯河市中心医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90例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集束化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感染发生率、留置导管时间、住院时间、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 孔伟迅吕丽敏
-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 护士对跌倒/坠床事件的认识及上报认知调查
- 2016年
- 目的调查护士对跌倒/坠床事件的认识及上报认知,探讨进一步提高跌倒/坠床事件上报的方法。方法在厦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便利收取350名护理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护理人员对8种不同情形的跌倒/坠床事件的辨识及上报认知。结果护理人员对于每种跌倒/坠床事件的辨识约在90%左右,对于卫生间内跌倒和床栏使用不当造成的坠床上报认知最高,而对于其他情形的跌倒/坠床事件是否需上报的正确低于80%。结论护理人员对于各种情形下的跌倒/坠床事件的辨识率较高,但是对于无损伤的跌倒/坠床及医务人员的跌倒事件的上报认知较低,医疗机构需进一步明确不良事件的上报类别,并梳理上报及管理流程鼓励无损伤的跌倒/坠床事件的上报。
- 方黎芬吕丽敏陈亚丹
- 关键词:跌倒坠床
- 信息化给药闭环管理模式对护理给药不良事件的影响被引量:16
- 2020年
- 目的调查信息化给药闭环管理模式对护理给药不良事件的影响,并对实施信息化给药闭环管理模式后的46例护理给药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了解事件发生的特点,并制订对策,以减少护理给药错误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施信息化给药闭环管理后(2018年1—12月)系统上报的46起护理给药不良事件,对46起事件从差错的类别、原因、环节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将各类事件与信息化给药闭环系统实施前的2017年全年发生的护理给药不良事件进行比较。结果实施给药闭环管理后,各类给药不良事件与2017年比较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身份识别错误17起(17/46,36.96%),给药遗漏8起(8/46,17.39%),剂量和途径错误分别7起(7/46,15.22%)和5起(5/46,10.87%)。发生给药差错的环节主要为给药环节(26起)和摆药环节(14起)。结论给药不良事件最常发生在给药环节,而身份错误是最常见的错误类型,护理管理者应针对护理给药错误的种类及特点制订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持续监控并提高给药闭环扫码率,加强护士培训,做好给药及摆药时的查对。
- 陈付红陈亚丹吕丽敏马蕾
- 关键词:护士信息化闭环管理给药错误
-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降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预防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方法运用FMEA对气管插管管道留置过程中可能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计算危机值找出优先需要干预的因素,并针对各高风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寻找预防拔管的措施。结果 2015年上半年,G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例数由2014年下半年的5例下降至2例,发生率由6.0%下降至2.6%。结论应用FMEA于气管插管能有效降低其脱管率。
- 许安有丁玉兰吕丽敏黎慧娟
- 关键词:失效模式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
- 老年性便秘的护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1年
- 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态势。便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引起心脑血管意外,甚至在直肠癌中有重要作用,而其治疗一直是临床的难点,因此早期预防和合理治疗可减轻便秘带来的严重后果。本文就老年人便秘的护理措施进行综述。
- 吕丽敏赵若华
- 关键词:便秘老年人护理
- 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估表临床使用情况调查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了解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估表的临床使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临床使用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取105例住院患者,由临床护士和跌倒/坠床风险管理小组分别应用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估表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通过焦点团体访谈了解临床护士使用该评估表的看法。结果临床护士与风险管理小组评估总分及感觉、机体功能障碍、活动范围、排泄异常、药物5项因素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护士对该量表的应用持肯定态度,但也认为存在一些问题。结论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估表具有较强的临床可操作性,但部分因子的判断标准需进一步明确。建议管理者结合医院情况,对评估表各标准进行明确的定义,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 陈亚丹白志贤吕丽敏
- 关键词:住院患者跌倒坠床
- 临床护士《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团体标准的执行情况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执行情况,为进一步开展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4—5月便利抽取临床护理人员168名,采用自行编制的临床护士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执行情况调查问卷开展调查,计算临床护士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执行情况得分,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护理人员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执行情况的因素。结果临床护士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执行情况总分为(80.87±18.07)分,其中掌握科室常用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相关知识得分(86.14±28.67)分,用药前护理评估及准备得分为(86.54±17.41)分,输注过程中的观察评估得分为(80.27±22.25)分,静脉通路维护得分为(79.42±23.43)分。结论临床护士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执行情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仍需要进一步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在血管活性药物输注静脉通路维护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在输注过程中的风险意识及管理能力,提高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 余玲吕丽敏陈亚丹
- 关键词: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
- 引流袋固定衣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5
- 2016年
- 为了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有些患者术后常需要外科引流,目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通过引流装置引至体外,引流袋是住院患者常用的引流装置。而引流袋的固定牢固、妥善、安全是保证各项医疗护理安全的基础。
- 丁玉兰黎慧娟吕丽敏
- 关键词:引流袋医疗护理安全促进伤口愈合引流装置住院患者外科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