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超
- 作品数:20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圳市宝安区科技局立项项目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护理干预哮喘患儿雾化吸入认知对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观察评价护理干预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认知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90)和对照组(n=90),治疗组除综合治疗外,进行护理干预,采用雾化吸入治疗的知识培训,提高患儿对雾化吸入治疗技巧的掌握;对照组进行综合治疗;观察两组肺功能的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肺功能改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促进哮喘患儿家长对疾病理论知识的认识,提高雾化吸入治疗质量,对患儿肺功能的改善有明显效果。
- 付秀丽司徒超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护理干预雾化吸入肺功能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200例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6.45,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FEV1/FVC水平相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8、0.412、0.36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FVC、FEV1及FEV1/FVC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9、5.168、7.101,P〈0.01)。结论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钠联合使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明显,可提升单独用药的治疗效果,并且显著改善患儿的肺功能,临床具有推广价值。
- 王维司徒超程郁离
- 关键词:布地奈德孟鲁司特钠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对比
- 深圳市宝安区婴幼儿乳糖不耐受发生率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研究婴幼儿腹泻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轮状病毒肠炎与其他腹泻病的乳糖不耐受发生率的比较;婴幼儿腹泻去乳糖饮食的疗效分析。方法:采用尿半乳糖测定法判断有无乳糖酶缺乏。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粪便轮状病毒抗原(RV-Ag),判断患儿有无感染轮状病毒。分组观察婴幼儿腹泻去乳糖饮食的疗效。结果:婴幼儿腹泻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为62.24%。其中≤1岁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为67.56%,>1岁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为5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Ag(+)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58.21%,RV-Ag(-)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47.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腹泻乳糖不耐受去乳糖饮食有效率90.00%,对照组有效率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婴幼儿腹泻时乳糖不耐受发生率高达62.24%,随年龄增加而显著降低;②轮状病毒肠炎继发乳糖不耐受高于其他腹泻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婴幼儿腹泻时继发乳糖不耐受可加重腹泻症状,是使腹泻时间延长的重要原因,去乳糖饮食疗效肯定。
- 司徒超付秀丽刘喜刘成
- 关键词: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肠炎乳糖不耐受
- 深圳市宝安区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深圳市宝安区儿童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以深圳市宝安区1~1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血清HP—lgG抗体及双夹心法检测粪便HP抗原。结果感染阳性率为38.04%(124/326)。随年龄增长,感染HP阳性率逐渐升高。父母有胃病史、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不良生活习惯、与大人共用刷牙口杯、接受口嚼食物喂养史和经常食用街边小吃是造成本地区HP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本地区儿童HP感染仍处于较高水平,随年龄增长,感染有增加趋势,并与个人卫生及生活习惯、家庭经济条件密切相关,呈现家庭内聚集现象。
- 司徒超付秀丽曹翔
- 关键词:儿童幽门螺旋杆菌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被引量:4
- 2007年
- 付秀丽张艳司徒超
- 关键词:肺炎心力衰竭小儿护理
- 对血浆HCMV-IgM、尿HCMV-DNA阳性患儿用更昔洛韦干预意义
- 2009年
- 目的:调查对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用更昔洛韦治疗的必要性。方法:本研究对2007年10月~2008年10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住院的0~6个月龄婴儿2840例,以ELISA法及PCR技术对患儿血浆HCMV-IgM、患儿尿及其母乳汁HCMV-DNA进行了检测,并对结果阳性及有临床症状的患儿分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更昔洛韦为主的综合治疗,对照组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并判断疗效。结果:2840例患婴中血浆HCMV-IgM阳性者184例,占6.478%,尿HCMV-DNA升高者180例,占血浆HCMV-IgM阳性者97.8%,其母乳汁HCMV-DNA升高者170例,占血浆HCMV-IgM阳性者92.4%,对血清HCMV-IgM阳性、尿及其母乳汁HCMV-DNA升高的患儿分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125例,发现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42例(占93.3%),尿HCMV-DNA滴度降低30例(占66.7%),血浆HCMV-IgM转阴22例(占48.9%)。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80例(占64%),尿HCMV-DNA滴度降低10例(占8%),血浆HCMV-IgM转阴2例(占1.6%)。结论:采用更昔洛韦为主的综合治疗与采取单纯对症治疗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 黄义双郭景涛黄少文叶辉司徒超刘怡杨英梅黄卫东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更昔洛韦
- CRP和IL-6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动态变化及其对预后的意义。方法测定44例SIRS患儿的CRP和IL-6,分析CRP、IL-6与病情预后的关系。结果在入儿科ICU1h时,好转组、恶化组患儿CRP、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CR、IL-6,在入ICU72h明显下降;恶化组CRP、IL-6持续升高。结论CRP、IL-6动态变化对判断SIRS患儿病情预后有重要帮助。其持续下降预示好转,持续上升预示病情恶化。
- 司徒超付秀丽黄义双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小儿
- 妊高征合并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分析与护理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妊高征并发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至2005年1月发生的9例妊高征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中,脑出血1例,患者死亡;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2例,其中1例死亡;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例,均治愈。结论:围产期妊高征患者易发生脑血管疾病,子痫患者比先兆子痫患者更易发生脑血管疾病,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正确护理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 付秀丽司徒超
-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脑血管疾病护理
- 羧甲淀粉钠佐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及对其血清IgE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羧甲淀粉钠溶液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IgE的影响。方法将70例合格纳入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羧甲淀粉钠溶液口服治疗。疗程12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清IgE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5.7%,对照组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gE及哮喘发作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羧甲淀粉钠溶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不仅可减少其发作次数,而且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临床疗效肯定。
- 邓伟雄司徒超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羧甲淀粉钠儿童
- 双胎妊娠围产期并发症的探讨
- 2006年
-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在围产期中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双胎妊娠114例资料,用同期单胎妊娠资料作对照。结果双胎妊娠发生早产39例,占34.2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6例,占31.57%;贫血33例,占28.94%;胎膜早破35例,占30.70%;产后出血17例,占14.91%。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病率、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胎。结论双胎妊娠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故加强围产期保健,加强对双胎孕期的系统管理,以尽早发现异常,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降低双胎妊娠并发症及围产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 方虹罗日标司徒超
- 关键词:双胎妊娠围产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