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航
- 作品数:135 被引量:43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艺术更多>>
- 既有框架结构外附斜拉子结构抗震加固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提出了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外附斜拉子结构的抗震加固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方法对比研究了1榀未加固框架结构和4榀加固框架结构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下的受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外附斜拉子结构进行加固的框架结构,其抗震承载力较未加固框架显著提高,提高幅度可达120%~250%;加固结构的初始刚度较未加固结构可提高一倍以上,加固结构的最终残余变形仅为原来的1/5~1/6,实现了结构的自复位,耗能性能也得到较大提升;该方法可使结构在中震下维持弹性状态,是一种有效的抗震加固方法;变参数分析结果显示,增加预应力筋数量,可提高加固效果。
- 翟帅虎刘航班力壬王孟鸿
- 关键词:抗震加固自复位
- 体外预应力加固钢筋砼承重梁计算方法研究
- <正>一、概述结构的加固技术是目前建筑工程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在众多的结构加固方法中,预应力加固法是一种简便可靠,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关于预应力加固结构计算方法的系统研究进行得较少,通常只是将加固后的结构按普通预应力混凝...
- 刘航李晨光
- 文献传递
- SMP破坏准则在地基承载力计算中的应用
- 2013年
- 基于SMP破坏准则和佐武的平面应变条件,推导出了无黏性材料的平面应变破坏公式。通过引入黏聚力σ0,推导出了适用于黏性材料的平面应变破坏公式。将该公式引入到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当中,推导出了基于SMP破坏准则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将此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得到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SMP破坏准则的地基承载力值比使用Mohr-Coulomb破坏准则计算的承载力值大。这说明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效应对于提高地基承载力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可以很好地发挥土体材料的强度。
- 彭新坡刘航杨学中吴文奇
- 关键词:地基承载力中间主应力
- 后张预应力加固砖墙抗震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提出采用后张预应力技术对砖混墙体进行抗震加固的新技术,并进行8片试验墙体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未加固墙体与加固墙体的破坏形态和受力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后张预应力加固砖砌体墙体可以显著提高墙体的延性和抗剪承载力,改善破坏形态.
- 刘航华少锋
- 关键词:后张预应力砖墙抗震
- 新桥梁结构测试系统的基本应用被引量:3
- 2000年
- 该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桥梁结构测试系统,包括测试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详细描述了测试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具体 应用。该系统能够正确的评估被测试桥梁系统目前的使用状态,为结构的耐久性评估方法及检测技术提供了一 种集成化方法。
- 伍朝晖刘航
- 关键词:桥梁集成化荷载试验
- 深圳锦绣中华凤凰广场钢结构预应力拉索施工被引量:1
- 2003年
- 本文介绍了预应力空间钢结构在深圳锦绣中华凤凰广场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了预应力空间钢结构中预应力拉索的施工特点.
- 刘航李晨光尹华钢
- 关键词:预应力拉索钢结构
- 碳纤维片材环绕包裹钢筋混凝土柱试验研究及延性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进行了6根钢筋混凝土柱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全过程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布环绕包裹钢筋混凝土柱对柱延性的提高作用。分析了轴压比以及碳纤维布的包裹层数等因素对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对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柱使其延性提高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 刘航张工文李晨光蔡晓萌
- 关键词:碳纤维布钢筋混凝土柱延性
- 面内受弯玻璃肋板钢片加固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在保证面内受弯玻璃肋板平面内稳定的前提下,通过对原玻璃肋板和不锈钢条加固玻璃肋板的极限承载试验研究,分析构件加固前后试件破坏的荷载-位移曲线及破坏机理,判断该加固方法的可行性,为玻璃肋板加固设计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玻璃肋板的受力性能,提高玻璃肋板的极限承载力和延性;由于应力集中的原因,构件首先在两种材料交接处产生破坏。
- 张山山左勇志霍达施刚郑敬杰刘航
- 关键词:承载力
- 体外预应力空间双弦钢结构张拉状态试验研究被引量:13
- 2003年
- 进行了体外预应力空间双弦钢结构模型模拟张拉状态的试验研究 ,分析了空间双弦结构在张拉施工阶段的受力性能和变形特点 ,并探讨了不同预应力索间的相互影响。
- 刘航孙巍李晨光
- 关键词:体外预应力模型试验张拉施工
- 加固砌体结构试验破坏评估与模拟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对某二层足尺采用后张预应力技术加固的砌体结构进行拟静力试验,针对结构在不同振幅下的损伤情况,利用《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GB/T 24335-2009)》标准进行了损伤判别,得到了不同破坏等级与层间位移角的对应关系,即1/3 000~1/1 000为轻微破坏,1/1 000~1/500为中等破坏,1/500~1/300为严重破坏,>1/300为倒毁状态。为了检验后张预应力技术的加固效果,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模拟的正确性,然后去除预应力模拟了未加固结构的拟静力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加固技术对结构刚度贡献不大,而对强度有30%的提高。
- 徐秀凤王涛韩明杰刘航兰春光
- 关键词:砌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