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兵
- 作品数:78 被引量:267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影响低出生体重儿DPOAE听力筛查结果的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影响低出生体重儿DPOAE筛查结果的危险因素,为其后续的听力学和医学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对338例低出生体重儿行听力筛查的结果进行基本特征的统计学描述,行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影响DPOA...
- 李俐华刘月辉刘红兵
- 胃食管反流与分泌性中耳炎被引量:2
- 2015年
-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是一种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不伴有耳部急性感染症状和体征。长久以来,OME的发病因素及机制是研究重点。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胃食管反流与OME相关。本文就二者关系在近年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 田小燕刘月辉刘红兵罗璝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杆菌
- 半乳糖凝集素10在不同类型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检测半乳糖凝集素10(Galectin-10)在不同程度嗜酸粒细胞浸润的鼻息肉中的表达差异,探讨Galectin-10是否可作为嗜酸粒细胞性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ECRSwNP)的新型标志物,及其在ECRSwN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共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为14~74岁。36例患者分为3组:ECRSwNP组11例;非嗜酸粒细胞性鼻息肉(non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non-ECRSwNP)组15例;对照组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10例。采用HE染色对CRSwNP进行组织学评估并将其分为ECRSwNP和non-ECRSwNP。根据患者有无变应性鼻炎,将CRSwNP患者分为AR组及非AR组(non-AR),将CRSwNP与对照组根据是否属于特应性状态分为特应性状态阳性组(Atopy)及阴性组(non-Atopy)。免疫组织化学测定Galectin-10在ECRSwNP、non-ECRSwNP及对照组组织中的阳性定位及半定量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Galectin-10蛋白分别在3组中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Galectin-10 mRNA在3组中的不同表达;分析Galectin-10的表达与临床因素,如合并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特应性状态是否相关。运用IBM SPSS 19.0及Graphpad prism 7.0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与作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提示Galectin-10主要位于嗜酸粒细胞,与non-ECRSwNP组(0.028±0.004)和对照组(0.025±0.004)相比,ECRSwNP组中Galectin-10的半定量表达(0.051±0.00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62、5.137,P值均<0.01),non-ECRSwNP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0,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Galectin-10蛋白的表达发现,与non-ECRSwNP组和对照组相比,ECRSwNP组中Galectin-10蛋白的表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351、27.376,P值均<0.01),non-ECRSwNP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
- 李春花刘肖吴文霞王耀洁艾誉峰刘红兵
- 关键词:鼻窦炎鼻息肉嗜酸粒细胞
- 鼻腔鼻窦窦组织细胞增生病1例被引量:1
- 2010年
- 刘红兵罗英李里香刘月辉
- T1a声门型喉癌经激光手术和放射治疗的Meta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通过Meta分析T1a声门型喉癌经激光手术和放射治疗后的保喉率、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以及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方法:检索医学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Cochrane、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时限均为建库到2016年10月。由2位共同作者同时对搜索的相关文献进行阅读、筛选以及文献质量评价,从中提取与研究目的相关的详细数据,然后对提取的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12篇,总共1 530名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对T1a声门型喉癌经激光手术和放射治疗后,在保喉率(OR=3.23,95%CI=1.21~8.60,P=0.02)方面,放疗要优于激光手术,在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以及特异性疾病生存率方面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对T1a声门型喉癌患者治疗中,放疗在保喉率方面优于激光手术,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以及特异性疾病生存率未见明显差异。
- 黄冠江罗梦思张靖萱朱财明刘月辉刘红兵
- 关键词:激光META分析喉肿瘤
- RNAi对变应性鼻炎小鼠嗜酸性细胞CCR3及其颗粒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 目的 采用体外合成的干扰RNA,经鼻腔途径局部给药,观察变应性鼻炎小鼠的临床表现及其骨髓、外周血及鼻腔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CCR3和颗粒蛋白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6~8周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
- 朱新华刘月辉刘红兵廖兵刘轲张皓
- 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后喉功能探讨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后喉功能的恢复。方法分析2002~2004年行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21例喉癌患者,其中声门型14例,行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固定术;声门上型7例,行环状软骨-舌骨固定术。结果术后30~45天拔管,平均拔管时间为36.4天,拨管率为90.5%(19/21);大多患者术后有误咽,经训练后全部恢复正常饮食及发音功能但有不同程度的嘶哑。结论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是保留喉功能的有效术式。
- 刘红兵张少容罗英刘月辉
- 关键词:喉肿瘤环状软骨喉切除术修复外科手术
- T1a声门型喉癌患者激光和放射治疗后嗓音功能评估文献的Meta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通过对相关文献的Meta分析,评估T1a声门型喉癌患者激光手术和放射治疗后的嗓音功能。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从创建到2016年10月的文献数据,纳入比较T1a声门型喉癌患者激光手术和放射治疗后的嗓音功能评估随机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文献,由两位共同作者同时对搜索的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和筛选,从中提取与研究目的相关的数据,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分析和比较两种方式治疗后患者VHI评分、最长发声时间(MPT)、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气流量(AFR)。结果共检索相关文献182篇,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14篇,均为队列研究,共有716例患者,其中行激光手术的患者391例,行放射治疗患者325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激光手术组患者术后最长发声时间(MPT)比放射治疗组短[总效应Z=2.65,MD=-2.26,95%CI(-3.94,-0.59),P=0.008],基频(F0)较放射治疗组低[总效应Z=7.49,MD=14.41,95%CI(10.14,18.19),P<0.00 001],两种方式治疗后患者的VHI评分[总效应Z=1.04,MD=5.86,95%CI(-5.22,16.94),P=0.30]、jitter[总效应Z=1.43,MD=0.75,95%CI(-0.28,1.79),P=0.15]、shimmer[总效应Z=1.26,MD=1.07,95%CI(-0.60,2.75,P=0.21]及AFR[总效应Z=0.42,MD=21.46,95%CI(-78.79,121.72),P=0.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保护T1a声门型喉癌患者嗓音功能(MPT、F0)方面放射治疗稍优于激光手术,但两种方式治疗后患者嗓音障碍指数量表、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及气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黄冠江罗梦思张靖萱朱财明刘建国刘红兵
- 关键词:激光声门型喉癌META分析
- 经口激光显微手术治疗复发性喉癌的疗效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口激光显微手术(transoral laser microsurgery,TLM)治疗复发性喉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复发性喉癌患者采用TLM治疗。观察31例患者术后2、5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肿瘤累及前联合、肿瘤未累及前联合和临床分期为Ⅰ期、Ⅱ期的5年肿瘤局部控制率,保留喉功能、吞咽功能,再复发的情况。结果 31例患者中,全喉保留率为90.3%(28/31)。术后2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0.3%、74.2%,术后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6.0%、64.1%。肿瘤累及前联合和肿瘤未累及前联合的术后5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1.7%、78.6%,肿瘤累及前联合的术后5年肿瘤局部控制率低于肿瘤未累及前联合(P<0.05)。31例患者均保留喉功能及吞咽功能。22例未复发,9例再复发。结论 TLM治疗复发性喉癌可获得较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 谢冰斌黄冠江张靖萱刘月辉刘红兵
- 关键词:挽救疗法喉功能
- CT扫描鼻窦骨炎在预诊断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鼻窦炎中的作用探讨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CT扫描鼻窦骨炎在预诊断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鼻窦炎(ECRS)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与治疗。方法:收集行初次手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27例,其中ECRS 52例,非ECRS(NonECRS)75例,对患者的术前鼻窦CT进行GOSS骨炎评分。用Mamn-Whitney U分析比较两组间的GOSS骨炎评分。对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找到有预测意义的GOSS骨炎评分指标。对有意义的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分析分界值与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关系,找到最佳截断值。结果:骨炎评判指标GOSS骨炎总分、筛窦骨炎评分(GOSS-E)、筛窦骨炎评分与上颌窦骨炎评分相比(GOSS-E/M)、后组筛窦骨炎评分与前组筛窦骨炎评分相比(GOSS-PE/AE)、前组筛窦骨炎评分(GOSS-AE)、后组筛窦骨炎评分(GOSSPE)、蝶窦骨炎评分(GOSS-S),ECRS较NonECRS更高(均P<0.05);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分析,得出当筛窦骨炎评分截断值>4.5时(曲线下面积为0.690),相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和71%。结论:运用鼻窦CT得出筛窦骨炎评分>4.5时,临床上可初步诊断为ECRS。
- 朱财明刘红兵吴文霞徐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