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福森

作品数:141 被引量:1,015H指数:1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2篇哲学宗教
  • 33篇文化科学
  • 13篇社会学
  • 11篇经济管理
  • 9篇历史地理
  • 8篇政治法律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34篇哲学
  • 25篇唯物
  • 24篇唯物主义
  • 20篇主义
  • 19篇社会
  • 19篇伦理
  • 19篇教育
  • 15篇伦理学
  • 13篇历史唯物主义
  • 12篇发展伦理
  • 11篇高校
  • 10篇世界观
  • 10篇发展伦理学
  • 9篇生态
  • 9篇实践唯物主义
  • 9篇主体性
  • 8篇社会历史
  • 8篇民办
  • 8篇发展观
  • 7篇生态伦理

机构

  • 98篇吉林大学
  • 29篇青岛工学院
  • 9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辽宁工学院
  • 2篇黑龙江省委党...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江南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师范...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四平师范学院
  • 1篇中共吉林省委...
  • 1篇河北化工医药...
  • 1篇长春市公安局

作者

  • 137篇刘福森
  • 8篇荆丽丽
  • 3篇王芳
  • 3篇袁金旺
  • 3篇周景勇
  • 3篇梁秀文
  • 3篇胡金凤
  • 2篇薛伟娟
  • 2篇丁旺
  • 2篇贺军妙
  • 2篇孙忠梅
  • 2篇曲红梅
  • 2篇李辉东
  • 2篇王淑华
  • 2篇张静
  • 2篇厉复超
  • 1篇厉复魁
  • 1篇李丁
  • 1篇蓝海
  • 1篇黄其洪

传媒

  • 13篇人文杂志
  • 10篇理论探讨
  • 9篇哲学动态
  • 8篇哲学研究
  • 6篇江海学刊
  • 5篇长白学刊
  • 5篇吉林大学社会...
  • 5篇自然辩证法研...
  • 4篇内蒙古民族大...
  • 4篇学习与探索
  • 4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哈尔滨学院学...
  • 2篇新华文摘
  • 2篇重庆社会科学
  • 2篇中共天津市委...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濮阳职业技术...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求是学刊

年份

  • 4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9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3
  • 6篇2002
  • 3篇2001
1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实践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被引量:39
2001年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不仅包括关于历史规律的阐述,还包括这些历史规律得以成立的哲学解释原则。马克思把抽象的哲学原则变成具体的历史的解释原则,标志着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最终形成,并因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因此,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性质的理解上,不仅需要从物质本体论走向实践唯物主义,而且需要进一步从实践唯物主义走向历史唯物主义。
刘福森
关键词:历史科学历史观认识论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论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被引量:3
1991年
过去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比较重视马克思的哲学唯物论同唯心主义的区别和对立。这当然是正确的,也是必需的。这是研究和理解它的起码要求。但是,这还是不够的。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实质,我们还必须弄清它同旧唯物主义的区别。在这一方面,我们做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要真正做到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我们不仅要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而且要同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
刘福森张维久
关键词:唯物论主体性原则旧唯物主义哲学基本问题唯心主义
公平的历史尺度和人道尺度——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效率与公平被引量:12
2001年
本文认为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公平观。每一个时代的公平观都是适应当时的生产方式形成的 ,是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高效率的要求相适应的。它形成了建立在历史尺度上的现实的、具体的公平。但是 ,这种公平往往是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的 ,是同公平的人道尺度相冲突的。这正是公平二重性的内在冲突。现实的公平与理想的公平、历史尺度和人道尺度的完满统一 ,只有在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现阶段的公平观 ,既要适应市场经济的性质 ,体现公平的历史尺度 ,也要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和人道主义的尺度。在两种公平尺度的冲突中寻求最佳结合点。
刘福森
关键词:公平历史尺度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劝学所探析
清末革新教育,在各府厅州县设立劝学所,标志着中国县级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劝学所由严修于1905年在直隶首创,后推广全国,历经晚清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直至被教育局所取代,存续18年。其间多有变化,为近代中国教育的...
刘福森
关键词:劝学所清末时期
文献传递
价值的优化选择与改革开放
1992年
人们一般把价值规定为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这个规定无疑抓住了价值的本质。但是,仅仅从主客体关系去规定价值,还是不全面的。当我们按照这个规定去评价某一客体的价值时,往往出现与这个规定相矛盾的情况。例如,某些工厂的机器还没有破损,应当说还没有失去有用性,但是。
刘福森王慧
关键词:主客体关系有用性社会进化社会比较社会进步主观性
民国时期大一国文教材的演变被引量:1
2014年
民国时期高校大都设有大一国文课程,但不同时期所使用的教材并不相同,即使是同一时间段里不同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所编写和使用的教材也不完全相同,但它们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研究这些教材从民国到建国时期的发展演变,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那个时代的母语教育以及当下的高等母语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王淑华刘福森
关键词:民国师资
自然的价值被引量:18
2001年
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超越了传统价值观,提出的“生态价值”概念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由于其本体论的解释原则,不可避免地陷入理论困境。发展伦理学立足于人类生存论的解释原则考察自然的价值,克服了生态伦理学与传统发展观的各自片面性,提出并论证了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新的思考框架。
刘福森
关键词:生态价值发展伦理学
科学·技术·生产力——准确理解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论断
1993年
文章认为,1857—1858年,马克思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论断。马克思的这一论断主要是在下述两种意义上使用的:第一,在大机器生产以后,科学成为应用于生产过程的科学。这一层意义,马克思是从功能,而不是从实体讲“科学是生产力”的。第二,在大机器生产中,科学成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这一层意义中的“独立因素”也是从功能意义而不是从实体意义上说的。文章还对当前理论界对“科学是生产力”的某些模糊认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刘福森李英
关键词:第一生产力生产过程自然力
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支持被引量:4
2005年
生态伦理学把“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自然界的权利”作为它的价值论和伦理的基础,因而面对着如何从“是”推导出“应当”的理论困境。发展伦理学的价值论基础是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发展伦理学确立了个人与人类、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的伦理关系,为人类的可持续生存提供了伦理的支撑。
刘福森
关键词:生态伦理发展伦理可持续发展伦理原则
主体对客体的超越被引量:1
1987年
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自觉性等根本属性,是在主客体的关系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其中主体对客体的超越关系就是主体性的突出表现。因此,正确理解主体对客体的超越关系,对于正确理解主体的根本性质具有重要意义。主体对客体的超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刘福森
关键词:主客体主体性主观能动性自我超越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