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永春

作品数:61 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0篇细胞
  • 17篇白血
  • 17篇白血病
  • 12篇形态学
  • 12篇骨髓
  • 9篇粒细胞
  • 8篇血小板
  • 8篇急性
  • 7篇染色
  • 5篇凝血
  • 5篇细胞化学
  • 5篇粒细胞白血病
  • 5篇淋巴
  • 4篇增多症
  • 4篇淋巴细胞
  • 4篇淋巴细胞白血...
  • 4篇慢性
  • 4篇过氧化
  • 4篇白细胞
  • 3篇蛋白

机构

  • 56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石家庄市疾病...

作者

  • 58篇刘永春
  • 33篇李彦会
  • 16篇史敏
  • 10篇郝冀洪
  • 8篇王彩云
  • 7篇王崇
  • 6篇王喜栋
  • 6篇李玉秀
  • 6篇李伟皓
  • 5篇张晋霞
  • 5篇朱芸
  • 4篇王燕
  • 3篇姚希贤
  • 3篇刘晓雷
  • 3篇张晓岚
  • 3篇王丽芳
  • 3篇姜慧卿
  • 2篇李姣
  • 2篇纪昕
  • 2篇胡蕊

传媒

  • 15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河北医药
  • 5篇临床荟萃
  • 4篇检验医学
  • 4篇第六次全国中...
  • 3篇第四届全国临...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白血病
  • 2篇第五次全国中...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检验...

年份

  • 1篇2011
  • 10篇2010
  • 2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5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肉毒素中毒患者血小板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形态学变化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肉毒素中毒患者血小板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形态学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3例肉毒素中毒患者按诊断标准分为轻、中、重度中毒组,常规取血2 ml,应用Backman-Coulter Gens五分类血常规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同时做血涂片,瑞氏染色后,观察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形态学改变,分类200个中性粒细胞,计算毒性指数和核突积分,与健康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各肉毒素中毒组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轻度肉毒素中毒患者中性粒细胞胞浆未见中毒颗粒,白细胞计数、胞核核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重度肉毒素中毒患者中性粒细胞均有毒性颗粒出现,且中毒越严重,中毒颗粒粗大,毒性指数也越高;中、重度肉毒素中毒患者中性粒细胞核有多种形态的核突出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病情越重,差异越显著。结论动态监测肉毒素中毒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形态的变化,对于了解中毒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及转归以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王崇刘永春赵子运赵建宏王喜栋
关键词:肉毒中毒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
简易冷溶血试验的临床应用
2002年
刘永春李彦会张晋霞
骨髓瘤细胞5′-核苷酸酶染色研究
1997年
骨髓瘤细胞5′-核苷酸酶染色研究刘永春李彦会郝冀洪陈一丽用5′-核苷酸酶(5′-N)染色对血细胞进行观察,国外研究材料较多,国内仅李顺义等[1]用于巨核细胞研究。El-Mohandes等[2]发现骨髓瘤细胞中5′-核苷酸酶活性较高,但以后报道材料较少...
刘永春李彦会郝冀洪陈一丽
关键词:骨髓瘤细胞染色核苷酸酶
儿童急性ITP痊愈后18年患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2010年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痊愈后患急性白血病国内有散在病例报道,以急性髓系白血病为主,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尚未见报道。我院确诊1例原发性ITP痊愈后18年再次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L2),现报告如下。
李彦会史敏胡蕊刘永春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类脂质细胞增多的形态学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类脂质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涂片标本进行复查,对全片类脂质细胞先进行低倍镜搜寻,再用油镜仔细辨认。结果15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有34例涂片中可见类脂质细胞,占22.6%。3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片中,海蓝组织细胞25例,占73.5%;类戈谢细胞5例,占14.7%;海蓝组织细胞和戈谢细胞同时可见4例,占11.8%。结论类脂质细胞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骨髓中出现,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王彩云史敏刘永春刘丽高艳春
关键词:白血病髓样慢性骨髓检查组织细胞增多症
血小板增多症162例血象及骨髓象分析
2003年
刘永春李彦会刘晓雷
关键词:血小板增多症血象骨髓象形态学诊断
抗凝剂种类对部分凝血因子测定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刘永春李彦会张晋霞
关键词:抗凝药血液凝固因子
凝血酶原前体蛋白在华法林抗凝效果监测中的应用
2003年
目的 :研究凝血酶原前体蛋白 (Prescursorofprothrombin ,Pro teinsInducedbyVitaminKAbsenseofAntagonism ,PIVKA Ⅱ )在华法林抗凝效果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 5天以上的住院患者 3 4例测定PT、INR、FIB及PIVKA Ⅱ含量 ,并与正常对照组 2 5例作比较。结果 :华法林抗凝组PIVKA Ⅱ、PT、INR结果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两组标本FIB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PIVKA Ⅱ、PT、INR三者呈直线正相关 (P <0 .0 5 ) ,其与FIB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同时测定PT、INR与PIVKA
李伟皓李彦会李伟张会丰M.J.Shearer刘永春
关键词:凝血酶原前体蛋白华法林抗凝效果抗凝剂
不同瑞氏染液天青B含量及染色效果观察
2000年
刘永春李顺义郝冀洪王崇李彦会
关键词:集落计数微生物染色法
42例恶性组织细胞病形态学复查与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王崇刘永春史敏吴飞霏付洁王喜栋
关键词:骨髓细胞形态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