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毅

作品数:1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甘肃省动物寄生虫病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血吸虫
  • 11篇吸虫
  • 7篇日本血吸虫
  • 6篇血吸虫病
  • 6篇吸虫病
  • 6篇虫病
  • 5篇吡喹酮
  • 4篇日本血吸虫病
  • 4篇透皮
  • 4篇给药治疗
  • 3篇透皮给药治疗
  • 3篇透皮治疗
  • 3篇小鼠
  • 2篇钉螺
  • 2篇血吸虫虫卵
  • 2篇细胞
  • 2篇给药
  • 2篇孵化
  • 2篇虫卵
  • 1篇性药

机构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宁夏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安徽省动物疫...

作者

  • 12篇刘毅
  • 11篇朱传刚
  • 11篇李小红
  • 10篇杨艺
  • 7篇江艳
  • 7篇石耀军
  • 5篇陆珂
  • 4篇林矫矫
  • 4篇徐玉梅
  • 2篇张大治
  • 2篇李浩
  • 1篇龚仁敏
  • 1篇曹晋蓉
  • 1篇郑浩
  • 1篇李小红

传媒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动物传染...

年份

  • 2篇2012
  • 10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吸虫阳性钉螺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吸虫阳性钉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日本血吸虫虫卵孵化的毛蚴与sf9细胞共培养,获得毛蚴发育成的母胞蚴;将母胞蚴显微注射到阴性钉螺体内;继续饲养注射了母胞蚴的钉螺,并通过检测该钉螺是否为阳性,获得血...
朱传刚江艳陆珂李小红刘毅石耀军林矫矫
文献传递
牛鼻环给药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牛鼻环给药装置,包括筒体、筒体盖帽、鼻环,筒体的两端设有与筒体盖帽对应的开合结构,用于盖紧筒体盖帽,该筒体的筒身用于放置药芯,该筒体的筒壁上设有释药孔,用于释放药物;鼻环为半圆形或U形结构体,其两端设...
朱传刚林矫矫陆珂李浩石耀军江艳李小红刘毅杨艺
文献传递
日本血吸虫虫卵在BALB/c鼠肝脏各叶中的分布调查被引量:2
2011年
为建立血吸虫虫卵计数的可准确量化和易于操控的小鼠肝脏取样方法,用日本血吸虫人工感染BALB/c系小鼠42 d后,将肝脏分成左叶、中央叶、右叶,分别进行日本血吸虫虫卵计数。结果显示,感染日本血吸虫42 d的BALB/c小鼠肝脏的平均重量为(2.23±0.26)g。左叶、中央叶、右叶和全肝的每克肝脏含卵数(EPG)分别为49.80×103±26.70×103,59.03×103±29.04×103、36.55×103±17.77×103和47.78×103±23.64×103。各肝叶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血吸虫虫卵在肝脏各叶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以肝中央叶为最多,肝右叶最少。肝脏EPG与各肝叶中EPG符合线性关系,每对配对成虫对肝脏EGP的贡献从3.67×103到6.5×103个虫卵不等。
朱传刚杨艺李小红刘毅徐玉梅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虫卵肝脏解剖
畜主血防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与家畜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思考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了解畜主血防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状况,为制定预防家畜血吸虫病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2010~2011年选择安徽省的一个血吸虫病流行区沿江居住的2个村作为调查点,采用血防KAP问卷调查,共统...
刘毅李小红曹晋蓉刘金明汪彤朱传刚童来宝胡俊杰吴月圣李浩陆珂刘一平杨艺
关键词:血吸虫病健康教育
吡喹酮直肠给药治疗小鼠血吸虫病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吡喹酮直肠给药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各实验组每只小鼠分别腹部贴片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2条。感染后第42天以吡喹酮直肠给药,按给药不同剂量设为3组,每组每只小鼠按100、200、400mg/kg一次给药,同时设不给药对照组。给药1周后进行剖杀,计算减虫率、减肝卵率以及减配对率。结果 200mg/kg组减虫率为57.63%,减配对率为76.60%;400mg/kg组减虫率为49.15%,减配对率为51.06%,减虫率、减配对率效果优于100mg/kg组。结论吡喹酮直肠给药方式效果较好,可为防治家畜血吸虫病提供新的选择。
杨艺王建民江艳李小红刘毅朱传刚石耀军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吡喹酮直肠给药小鼠
吡喹酮透皮给药治疗小鼠日本血吸虫病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吡喹酮(Praziquantel,PZQ)透皮剂不同透皮剂量和次数的治疗效果,以及吡喹酮透皮剂对不同发育阶段和再感染早期日本血吸虫的治疗效果,考察吡喹酮与宿主免疫系统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并为日本血吸虫病提...
李小红杨艺江艳刘毅徐玉梅朱传刚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吡喹酮透皮治疗
吡喹酮透皮给药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吡喹酮(Praziquantel,PZQ)透皮剂不同透皮剂量和次数的治疗效果,以及吡喹酮透皮剂对发育成熟前后日本血吸虫的治疗效果,为日本血吸虫病提供更加便利的治疗途径。方法试验中每组昆明小鼠均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2条,感染后21d、28d和35d采用不同透皮剂量的吡喹酮透皮剂和不同透皮次数治疗昆明小鼠,各试验组均设对照组,感染后42d解剖冲虫,计算减虫率、减肝卵率、减毛蚴孵化率和减雌率,评价透皮剂的治疗效果。结果感染日本血吸虫35d后吡喹酮透皮剂透皮1次高剂量减虫率为56.92%,其它剂量透皮1次减虫率都在50%以下,低剂量透皮3次减虫率为56.15%;减肝卵率都在70%以下;对21d、28d透皮3次的减虫率都在65%以上,减肝卵率基本接近100%。结论 PZQ透皮制剂对日本血吸虫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杀灭效果具有剂量和次数依赖性,少量多次治疗效果较好。
李小红张大治杨艺徐玉梅刘毅石耀军朱传刚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吡喹酮透皮治疗
血吸虫虫卵的孵化方法及其所用的孵化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吸虫虫卵的孵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检粪样加入孵化袋后封口,该孵化袋具有100~500目孔径的微孔;把装有待检粪样的孵化袋放入清洗装置中清洗、甩干,以去除待检粪样中部分杂质与色素,并保留血吸虫虫卵;将...
朱传刚陆珂林矫矫江艳杨艺李小红刘毅
文献传递
吡喹酮透皮给药治疗小鼠日本血吸虫病效果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吡喹酮透皮剂对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血吸虫感染和再感染早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各试验组昆明小鼠均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2条,对一次感染和再感染早期的昆明小鼠进行透皮治疗。各试验均设对照组,感染后42 d解剖冲虫,计算减虫率、减肝卵率和减毛蚴孵化率,评价透皮剂的治疗效果。ELISA检测初次感染和再感染不同时期IgG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首次感染后1、7、14、21、28 d减虫率分别为48.9%、0、28.8%、84.3%、70.2%;再感染后1 d和14 d减虫率分别为85.6%和90.8%。首次感染后随感染时间延长,小鼠体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逐渐上升;再感染后小鼠体内针对小鼠抗虫卵可溶性抗原特异性IgG阳性和阴性比值明显上升。结论吡喹酮透皮剂对不同发育阶段的日本血吸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对再感染早期童虫的减虫效果更好。
李小红张大治杨艺徐玉梅刘毅石耀军朱传刚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吡喹酮透皮治疗
吡喹酮透皮制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喹酮透皮制剂,包含吡喹酮、206佐剂、以及水溶液或纯净水,其重量百分比为:吡喹酮8%~35%、206佐剂40%~60%、水溶液或纯净水5%~45%。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吡喹酮透皮制剂的应用。本发明吡喹酮透...
朱传刚林矫矫陆珂李浩石耀军江艳李小红刘毅杨艺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