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刚
- 作品数:18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关于完善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思考被引量:8
- 2006年
- 妥善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不仅仅是资助,还涉及学生的发展与教育。与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等资助措施相比,勤工助学活动更好地实现了对学生资助与教育的统一。但目前高校勤工助学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 刘景刚夏吉莉
- 关键词:勤工助学高校贫困生
-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分层分类思考被引量:2
- 2016年
-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已实施多年,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还未达到期望状态,原因在于忽视了基于学生为逻辑起点的人文精神培养。回归"以生为本"理念,追求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从"知本"到"生本"转变,重视学生群体差异,实现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和行为自觉,进而推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因此,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该体现出层次性与类别需求。
- 夏吉莉刘景刚
-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
- 分层分级“精准扶贫”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被引量:4
- 2016年
- 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的重要群体,对其进行帮扶是目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面向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扶贫"而进行的分层分级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把资助服务与教育培养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验相统一,形成经济困难学生"三四五"分层分级分类教育模式,多维度、多层面协调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精神与能力问题,推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 罗玉华游敏惠刘景刚李兴军
- 关键词:经济困难学生
- “8+X+1”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
- 2013年
- 就业指导课是根据社会发展、形势变化、政策导向和学生需求,通过开设规范的课程,并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获得有关就业知识、技能以及经验,促进其顺利就业上岗,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目标的一门新兴课程,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等特征。
- 刘景刚夏吉莉李军
-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教学形式
- 论新时期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被引量:5
- 2013年
- 保证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一项艰巨任务。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质量方面还存在着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比例增加、薪酬水平总体偏低、专业对口率不理想以及劳动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为此,政府、学校、学生等主体应转变观念,采取措施,努力为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创造条件。
- 刘景刚夏吉莉
-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质量毕业生工作
- 专业型与发展型: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现实诉求
- 2013年
-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升辅导员的胜任能力至关重要。从当前社会环境、工作对象、思想观念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专业型和发展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提升辅导员胜任力的有效路径,并提出了建设措施。
- 夏吉莉刘景刚
-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专业型胜任力
- 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思考——从缄默知识理论视角的探析被引量:3
- 2009年
- 随着和谐发展观的不断深入和高校素质教育的推进,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要增强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实效性,应该从大学生这一主体的内在因素着手,因为从缄默知识理论视角的分析能充分说明这一点,这将成为开展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理念指导。
- 夏吉莉刘景刚
- 关键词:大学生缄默知识适应性教育
- 《华盛顿协议》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被引量:1
- 2016年
- 《华盛顿协议》是开展工程教育的纲要,对各国高校工程教育影响巨大。《华盛顿协议》体现出"以质量为核心""以人才培养结果为导向"等明显特点,必然会影响我国高校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导向。高校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在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核心内容,需要增强其实效性并发挥对学生成长的激励作用。
- 夏吉莉刘景刚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华盛顿协议
- 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思考——从缄默知识理论视角的探析
- 2010年
- 随着和谐发展观的不断深入和高校素质教育的推进,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要增强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实效性,应该从大学生这一主体的内在因素着手,从缄默知识理论视角的分析能充分说明这一点,这也将成为开展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理念指导。
- 夏吉莉刘景刚李春
- 关键词:大学生缄默知识适应性教育
-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反思与展望被引量:12
- 2006年
- 分析了我国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并探究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工作的建议,即合理界定贫困生、树立正确的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观念、加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益研究、加大勤工助学的市场化运作力度和增强国家助学贷款中银校的执行能力、加强贫困研究生的资助工作等,以促进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发展。
- 夏吉莉刘景刚
-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