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瑜
-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联合超声、MRI及钼靶评估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 刘晓瑜
- 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的表达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PDGF-B)在脊髓损伤(SCI)后对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免疫组化组(30只)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组(18只)。麻醉后,用改制的Ⅱ型纽约大学装置建立大鼠脊髓急性损伤模型。用免疫组化检测急性SCI后不同时段PDGF-B在脊髓中的表达,用RT-PCR检测PDGF-B的mRNA在急性SCI后不同时段表达的变化。结果:①PDGF-B蛋白表达:急性SCI后24 h,PDGF-B在损伤区周围神经元的表达开始增加(5.92±3.23),并于7 d后维持在一定水平,14 d后PDGF-B阳性细胞数增多,28 d达高峰(85.00±13.49),主要表达于坏死区增生的神经胶质细胞。②PDGF-B mRNA表达:SCI后1 d,PDGF-B mRNA表达降低,3 d接近正常,随后略有下降,14 d后mRNA表达升高,28 d基本回到正常。结论:急性SCI后,PDGF-B对损伤脊髓的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
- 梁晓徐锡金张宝刘晓瑜
- 关键词: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脊髓损伤神经营养因子
- 联合超声、MRI及钼靶评估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16
- 2023年
- 目的探讨联合超声、MRI及钼靶影像学特征评估HER-2过表达型与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其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筛选出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共77例,分析患者的超声、MRI及钼靶的影像学特征与其他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癌肿瘤的超声血流Alder分级、肿瘤MRI强化特征及钼靶发现的肿瘤内钙化在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及三阴性乳腺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肿瘤的超声血流Alder分级及肿瘤MRI强化特征是HER-2过表达型与三阴性乳腺癌的独立预测因子(OR=0.423~3.051,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730。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肿瘤内血流Alder分级主要为Ⅱ/Ⅲ级,MRI强化特征多表现为不均匀强化,肿瘤内多伴有钙化。三阴性乳腺癌肿瘤内血流Alder分级主要为0/Ⅰ级,MRI强化特征以环形强化为主,肿瘤内多不伴有钙化。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绝经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乳腺癌肿瘤的大小、形态、边缘、纵横比、内部回声、后方回声、MRI乳腺实质背景强化、动态增强曲线、DWI扩散情况、乳腺腺体量等影像学特征在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及三阴性乳腺癌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分析超声、MRI及钼靶影像学特征对评估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乳腺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刘晓瑜林翠君林翠君罗欢嘉代海洋
- 关键词:超声钼靶乳腺癌
- 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内源性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表达的变化
- 2007年
-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表达的变化,分析其在脊髓损伤中的意义,为进一步探索脊髓损伤后的再生修复机制和神经营养因子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9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完成。①实验分组:选择清洁级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66只,随机抽签法分为损伤后1,3,7,14,28d组以及正常对照组,每组11只。②实验方法:改良的NYU装置制备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不做手术。损伤后1,3,7,14,28d麻醉取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③实验评估: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损伤后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阳性细胞计数,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脊髓组织中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纳入6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在蛋白和mRNA水平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表达呈时间相关性,正常对照组可见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mRNA和蛋白的少量表达,脊髓损伤后1d表达开始增加,7d时表达明显增加,与3d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可见脊髓灰质出血水肿坏死,神经细胞变性死亡,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正常对照组神经元中有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阳性表达,损伤后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的表达逐渐增高,损伤7d时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表达明显增加(P<0.05),至28d时表达仍较高。结论:损伤后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表达增加,内源性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的增加可能有利于受损脊髓神经元的存活与再生。
- 徐锡金刘晓瑜梁晓霍霞
- 关键词:脊髓损伤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
- 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的表达及意义
- 研究背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创伤,目前脊髓损伤修复的两大难题:(1)如何预防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细胞死亡,以及如何替代已死亡的神经细胞;(2)如何抑制损伤局部疤痕...
- 刘晓瑜
- 关键词: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脊髓损伤神经保护动物实验
- 文献传递
- 大鼠脊髓损伤后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的超微结构观察
- 2007年
-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的超微病理变化及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的分布。方法:建立NYU大鼠SCI模型,于术后1 d取损伤节段及其上、下节段脊髓组织,包埋后作超薄切片,胶体金标记及常规铅铀染色后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电镜下见神经元胞浆及部分神经纤维中有胶体金颗粒,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水肿变性,神经细胞细胞膜、核膜不整齐,髓鞘扭曲变形,板层松解。结论:SCI后PACAP的表达可能与机体自身修复有关。
- 刘晓瑜徐锡金霍霞梁晓
- 关键词:脊髓损伤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胶体金电镜
- 活性氧在脊髓损伤性中枢疼痛敏化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7年
- 活性氧是指氧的某些代谢产物和一些反应的含氧产物,研究证实脊髓损伤后继发产生的活性氧与中枢疼痛敏化关系密切。它可能通过激活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继而激活背角神经元中参与敏化的第二信使系统发挥作用,亦与胶质细胞活化和细胞因子、神经营养因子释放有关。本文对活性氧诱发脊髓损伤性中枢疼痛敏化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刘晓瑜徐锡金霍霞
- 关键词:活性氧脊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