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清 作品数:9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淄博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烧伤油用于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观察 2003年 目的:为减轻患者疼痛,促进烧伤创面快速愈合,寻找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方法:将门诊收治的330例Ⅱ度烧伤病人随机分成二组,对169例烧伤患者创面使用烧伤油处理,并设对照组161例,用1%磺胺嘧啶银霜外敷治疗,观察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创面愈合时间和用药后疼痛减轻程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烧伤油使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止痛有效率达到98%。结论:烧伤油较磺胺嘧啶银霜对Ⅱ度烧伤创面疗效显著,169例未见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且使用方便。 刘晓清 鹿奉娟关键词:烧伤油 创面愈合 磺胺嘧啶银霜 暴露疗法 ICU护士道德困境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2024年 目的系统评价和整合有关ICU护士道德困境体验的质性研究,为临床制定减轻道德困境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EBSCOhost、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与ICU护士道德困境相关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的文献,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Meta整合。结果共纳入9篇研究,提炼出39个研究结果,归纳形成8个新类别,综合得出3个整合结果:造成ICU护士道德困境的因素、道德困境的感受、道德困境的应对方式。结论ICU护士道德困境的产生常与多种因素相关,道德困境会对ICU护士身心产生伤害,威胁护理安全。建议积极关注ICU护士的道德困境问题,并建立有针对性的支持系统,帮助护士积极应对道德困境。 刘晓清 马俊杰 周纪云 王硕关键词:ICU 护士 道德困境 静脉穿刺不见回血时确定针头在血管腔内的方法 2003年 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护理病人的一种重要手段,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笔者探索出几种较为简单并能快速确定静脉穿刺不见回血时针头是否在血管腔内的方法,报道如下. 鹿奉娟 刘晓清 王丽萍关键词:静脉穿刺 静脉回血 针头 血管腔 环丙沙星严重过敏反应的护理 2004年 鹿奉娟 刘晓清关键词:环丙沙星 严重过敏反应 护理 药物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对实施整体护理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1999年 随着各级医院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护士从低水平的机械重复护理开始转向主动护理,护患之间建立了相互信任与合作关系,普遍受到社会好评。然而,通过我院实施整体护理以来的实践证明,笔者认为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也影响着整体护理的深入。据此,作者提出以下问题。与同道共同探讨。 范建华 刘晓清关键词:整体护理 合体性 护理程序 线性思维 脑梗塞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总有效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和探讨脑梗塞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总有效率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所有脑梗塞患者当中随机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分组,观察组35例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语言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临床总有效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水平以及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空间/执行功能评分、命名评分、注意力评分、语言评分、抽象评分、延迟回忆评分、定向力评分以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当中的使用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运动、语言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还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总效率,适合在临床进行开展和普及。 刘晓清 王秋坤关键词:脑梗塞 早期康复护理 新形势下加强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改革的方法分析 2020年 该文通过对目前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搜集和整理,分析能够改善和完善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方法和方式,进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刘晓清 王秋坤关键词:临床护理学 教学管理 教学策略 管理策略 影响整体护理深化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1999年 目前,整体护理强调的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为患者提供系统的身心全面护理。现行的护理模式在向整体护理模式转化的过程中却有诸多因素影响其深化,现分析如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问题1.1现行护理编制不合理整体护理模式要求护患比例合理,但是由于受... 刘晓清关键词:整体护理模式 护理思维 身心护理 护理程序 护理方法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管理对临床症状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管理对临床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3例,对应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管理,对比效果。结果干预后,SAQ评分均升高,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更高(P<0.05)。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87.88%对比,实验组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实验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前两组AP发作频率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AP每周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时间较治疗前低,且实验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各项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较干预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管理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刘晓清 王秋坤关键词:不稳定心绞痛 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