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伟
- 作品数:39 被引量:195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不同材料和尺寸微型蒸渗仪测定土壤蒸发量被引量:9
- 2018年
- 为了研究不同尺寸和材料的微型蒸渗仪在南京地区的适用性,2016-2017年在大田玉米和冬小麦田中采用不同尺寸和材料的微型蒸渗仪观测棵间土壤蒸发量,对不同作物和气象条件下的测定土壤蒸发量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到玉米和冬小麦土壤蒸发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较小时,降雨或灌溉后的晴天微型蒸渗仪测定的玉米和冬小麦的会出现最大土壤蒸发量,分别为6.0和4.6 mm/d;不同材料的蒸渗仪对玉米的土壤蒸发量没有显著性影响,但不同的尺寸对蒸发量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大尺寸微型蒸渗仪测定的土壤蒸发量高于小尺寸;微型蒸渗仪的不同尺寸对冬小麦蒸发量的影响不显著;建议采用直径125 mm的铁皮或者PVC外筒,直径118或114 mm的铁皮内桶测定南京地区玉米和冬小麦的棵间土壤蒸发量。
- 刘春伟邱让建孙亚卿葛鹏程孙雨情高马丹
- 关键词:土壤蒸发量微型蒸渗仪玉米冬小麦
- 基于SPAC系统的阿克苏地区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明确阿克苏地区干旱灾害风险及其区划,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法,基于SPAC(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系统,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载体暴露性三个方面构建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整合多源数据信息,将阿克苏地区划分为5个干旱灾害风险等级。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农业干旱灾害风险高,中等风险及以上的区域占阿克苏地区总面积的78.1%,且呈“南高北低”的特征。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阿瓦提县、沙雅县和温宿县的南部;中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新和县西部、拜城县东部、库车市中部、柯坪县南部和阿克苏市南部;中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库车市西南部和阿瓦提县北部。阿克苏地区绿洲农业干旱灾害风险不高,中低风险区和中风险区占绿洲总面积的68.6%,绿洲地区干旱灾害风险低于阿克苏其他区域,但温宿县绿洲区域干旱灾害风险高。
- 贺洁王让会刘春伟
- 关键词:干旱灾害风险评估风险区划
- 冠层阻力的计算方法综述
- 详细摘要1引言植物蒸发蒸腾量计算是SPAC(Soil-Plant-Atomspere Continnum)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蒸发蒸腾除了大量的经验计算方法外,更多的是采用空气动力学方法的Penman-Monteith...
- 刘春伟
- 关键词:蒸发蒸腾量冠层阻力PENMAN-MONTEITH公式SPAC
- 文献传递
- 轮作稻麦田水热通量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18年
- 轮作稻麦田水热通量及影响因素研究可为田间灌水管理和作物高效用水提供依据。该文利用波文比能量平衡监测系统测定的轮作稻麦田的水热通量数据及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2种不同农田的水热通量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轮作稻麦田的水热通量呈单峰曲线日变化。能量主要被潜热通量所消耗,全生育期小麦田潜热通量占可供能量的比例为71%,而2016和2017年水稻全生育期潜热通量占可供能量的比例分别为106%和122%,表明水稻冠层吸收了感热通量以进行水分消耗。净辐射对轮作稻麦田潜热通量的影响主要为直接作用,而1.5 m高气温、饱和水汽压差和风速主要通过净辐射路径对潜热通量产生间接影响。水稻田潜热通量受净辐射的直接作用小于小麦田,而受饱和水汽压差的直接作用大于小麦田。水稻田各影响因子对潜热通量影响的间接作用比小麦田更大。
- 邱让建杨再强景元书刘春伟王振昌
- 关键词:潜热通量感热通量
- 阿克苏地区“三生空间”时空演变规律
- 2025年
- 为厘清干旱地区“三生空间”时空演变格局规律及驱动因素,本研究基于“三生空间”视角,以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综合应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模型、地学信息图谱和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阿克苏地区“三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90—2020年阿克苏地区各地类空间面积变化显著,农业生产空间和林业生态空间面积分别增加6872.99 km^(2)和960.94 km^(2),草地生态空间面积骤降11993.18 km^(2)。农业生产空间和其他生态空间重心迁移明显,前者表现出先向西北后向东南迁移的趋势,后者重心总体向东南迁移。“三生空间”各地类之间相互转换,转换的正效应>负效应,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整体上升,逐渐趋向稳定。地理探测器结果表明该地区的“三生空间”演变深受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自然因素对“三生空间”的影响力逐渐减小,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力显著增强。
- 闵家森王让会刘春伟
- 关键词:生态效应
- 气候变化及景观格局与生态安全的耦合关系被引量:2
- 2022年
- 生态安全的本质集中在生态风险与生态脆弱性等方面,生态安全研究是低碳绿色发展的热点方向,对于优化景观生态空间结构与维护生态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应用地理学、生态学以及遥感、GIS等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气候变化与景观格局的特征与规律、气候变化与生态过程的耦合关系、景观格局与功能特征;分析景观格局、气候要素与生态系统中土壤、水文过程及植被过程的关系,气候变化对碳储量、NPP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揭示气候变化对生态过程的影响规律.综合分析表明,气候要素影响生态安全的表现特征及其变化,景观格局是制约区域生态安全的基础,气候变化与景观格局对生态安全机制的影响具有复杂性.
- 王让会张卫东周丽敏刘春伟彭擎田畅丁立国
- 关键词:气候变化生态安全生态系统碳循环
- 1961—2019年湖北省一季稻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规律
- 2024年
- 为研究气候资源变化对湖北省一季稻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采用湖北省28个气象站点1961—2019年逐日地面气象资料及一季稻生育期资料,分析一季稻生育期内太阳总辐射、≥10℃有效积温和降水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利用逐级订正法计算一季稻光合、光温及气候生产潜力并进行时空变化规律分析,定量描述辐射、温度和降水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19年一季稻生育期间绝大部地区太阳辐射显著下降,≥10℃有效积温为显著上升趋势;太阳辐射和有效积温在湖北省内呈北高南低分布。降水量年际变化为不显著的上升趋势,全省仅西南地区为降水高值区。一季稻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均值分别为20134.63 kg/hm^(2)、19434.79 kg/hm^(2)和13523.16 kg/hm^(2);绝大部分地区光合与光温生产潜力都呈显著下降趋势,气候生产潜力为不显著下降趋势,三者的平均气候倾向率分别为-39.26 kg/(hm^(2)·a)、-35.68 kg/(hm^(2)·a)和-15.76 kg/(hm^(2)·a)。辐射资源下降导致全省一季稻气候生产潜力下降范围为-32.87~-104.51 kg/(hm^(2)·a),少数站点受到热量和降水资源变化的负面影响,大部分站点受到不同程度的正面影响,综合气候资源影响为负效应。研究得出湖北省一季稻气候生产潜力下降主要是由辐射下降导致。
- 龚琳鑫杨晓亚刘春伟何亮
- 关键词:一季稻太阳辐射积温气候生产潜力
- 未来多情景下柯柯牙工程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及预测
- 2025年
- 为了客观且科学地评价和管理新疆柯柯牙生态工程区的水资源脆弱性,基于自然、人为及社会经济3方面构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现状发展型、经济导向型、资源节约型及绿色协调型4种情景,应用综合模糊评价法、熵权法以及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区域水资源脆弱性进行评价及预测。结果表明:(1)2010—2020年研究区水资源脆弱性总体得分为0.466,属中等脆弱。(2)现状发展型、经济导向型、资源节约型和绿色协调型4种发展情景下的水资源脆弱性均呈现上升趋势,到2035年4种情景下的水资源脆弱值分别为0.512、0.574、0.549、0.511,表明在未来区内水资源供需问题日益严峻,其中资源节约型对缓解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效果最优。该研究探寻柯柯牙工程实施前后水资源的变化特征,提供设置不同发展情景分析了未来水资源脆弱性变化规律,对干旱区绿化工程的实施提供相关理论参考,同时也对当地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杨雪梅王让会刘春伟
- 关键词:水资源脆弱性系统动力学模型
- 西北旱区苹果园耗水规律研究
- 本研究以西北地区23年盛果期苹果树为研究对象,试验设置为充分灌水,应用热脉冲技术对苹果树液流规律进行连续监测.依据监测结果确定了西北旱区苹果树耗水量,利用净辐射等环境因素计算单株果树液流量并采用不同模型对液流进行模拟.结...
- 刘春伟关芳杜太生康敏
- 关键词:苹果树蒸发蒸腾量
- 基于RSEI模型的石家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被引量:23
- 2021年
- 对石家庄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对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有重要意义.故选取2001—2018年之间5个时间点的Landsat TM和Landsat-8 OLI影像,通过提取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4项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得到遥感生态指数RSEI,从而对石家庄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8年,石家庄RSEI指数略有上升;研究区大部分区域为RSEI等级为良和优的地区,占比从73.31%提高到了77.72%,变好的区域集中于石家庄西部山地地区;石家庄RSEI和NDVI、NDSI关系相较于WET、LST更为密切.石家庄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较好,应继续增加绿化面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 吴可人高祺王让会杨鹏杨鹏刘春伟
-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主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