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荧光
  • 2篇荧光蛋白
  • 2篇前列腺
  • 2篇肿瘤
  • 2篇红色荧光蛋白
  • 1篇脂肪肉瘤
  • 1篇肉瘤
  • 1篇示踪
  • 1篇痛性
  • 1篇前列腺癌
  • 1篇前列腺肿瘤
  • 1篇无痛性
  • 1篇腺癌
  • 1篇腺肿瘤
  • 1篇裸鼠
  • 1篇囊内
  • 1篇精索
  • 1篇精索脂肪肉瘤
  • 1篇精索肿瘤

机构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包头市土默特...

作者

  • 3篇刘旭东
  • 3篇贺大林
  • 2篇张涛
  • 2篇王新阳
  • 2篇曾津
  • 2篇马振坤
  • 2篇谢宏俊
  • 2篇徐珊
  • 1篇杨林
  • 1篇范晋海
  • 1篇侯惠莲
  • 1篇熊太林
  • 1篇刘永聪

传媒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年份

  • 3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种可用活体荧光成像技术检测的前列腺原位肿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可用活体荧光成像技术动态观察前列腺原位肿瘤发生及生长的裸鼠模型。方法 10只BALB/c裸鼠前列腺背侧包膜内注入携带红色荧光蛋白(RFP)的前列腺癌PC-3细胞(PR7细胞)悬液20μL,第2、4、6、8周分别用非侵入式活体分子影像系统观察前列腺原位肿瘤发生及其转移情况。尸检取前列腺原位肿瘤、肺、肝、肾、股骨、盆腔淋巴结等组织,制成冰冻切片,通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及HE染色等方法分别检测肿瘤发生及有无转移等情况。结果第2周开始可用非侵入式活体分子影像系统检测到前列腺原位肿瘤形成,第4周开始可于裸鼠下腹部触及原位肿瘤,第6~8周裸鼠逐渐出现恶液质。荧光信号随原位肿瘤长大而增强,但并未见明显转移灶。尸检也未发现转移灶。结论前列腺包膜内注入携带RFP的前列腺癌PR7细胞可成功建立可用活体荧光成像技术监测的前列腺原位肿瘤模型,该模型可作为研究前列腺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方式的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刘旭东曾津杨林徐珊张涛谢宏俊马振坤王新阳贺大林
关键词:红色荧光蛋白前列腺肿瘤裸鼠
AsRed2示踪前列腺癌肺转移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使用携带红色荧光蛋白(AsRed2)的前列腺癌PC-3细胞(PR7细胞)建立可用活体荧光成像技术监测的前列腺癌肺转移模型。方法:分别采用MTT及Transwell实验比较前列腺癌PC-3与PR7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将20只BALB/c裸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分别尾静脉注射不同浓度PR7细胞悬液200μl,A组:1×107/ml,B组:2.5×107/ml,C组:5×107/ml,D组:2.5×107/ml,并于1周后重复注射2.5×107/ml细胞悬液200μl。第2、4、6、8周分别用活体荧光成像技术检测各组肺转移灶形成情况。结果:前列腺癌PC-3细胞与PR7细胞体外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无明显差异(P>0.05);第4周D组40%裸鼠用活体荧光成像检测到肺转移灶;第8周,A组20%、B组60%、C组100%、D组100%裸鼠可检测到肺转移灶;通过病理检查证实肺转移灶形成。结论:通过尾静脉注射携带红色荧光蛋白的前列腺癌PR7细胞可成功建立用活体荧光成像技术监测的前列腺癌肺转移模型。
刘旭东曾津徐珊张涛谢宏俊马振坤王新阳贺大林
关键词:红色荧光蛋白前列腺癌肺转移
精索脂肪肉瘤1例报告被引量:1
2012年
脂肪肉瘤是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常发生于大腿及腹膜后,亦可见于臀部等其他部位软组织,而原发于精索的脂肪肉瘤实属罕见。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30日收治1例精索脂肪肉瘤,现报告如下,并对其诊治及预后进行探讨。
刘旭东范晋海刘永聪侯惠莲熊太林贺大林
关键词:脂肪肉瘤精索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