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振皓

作品数:43 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车辆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航空宇航科学...
  • 7篇理学
  • 5篇机械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飞行
  • 6篇飞行器
  • 5篇整流罩
  • 5篇火箭
  • 4篇运载
  • 4篇运载火箭
  • 4篇传动
  • 4篇传动系
  • 4篇传动系统
  • 3篇噪声
  • 3篇振动
  • 3篇气动
  • 3篇热防护
  • 3篇热防护结构
  • 3篇谐波平衡
  • 3篇谐波平衡法
  • 3篇降噪
  • 3篇航天
  • 3篇超声速
  • 2篇噪声控制

机构

  • 37篇北京强度环境...
  • 7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北方车辆...
  • 2篇中国东方红卫...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运载火箭...
  • 1篇北京宇航系统...

作者

  • 43篇刘振皓
  • 22篇任方
  • 19篇秦朝红
  • 11篇张忠
  • 10篇李海波
  • 8篇王建民
  • 8篇刘武刚
  • 8篇郭静
  • 8篇孔凡金
  • 7篇原凯
  • 6篇巫世晶
  • 6篇韩丽
  • 6篇吴振强
  • 5篇王晓笋
  • 4篇张正平
  • 4篇高博
  • 3篇张明明
  • 3篇王龙
  • 3篇李睿
  • 2篇肖健

传媒

  • 12篇强度与环境
  • 4篇航天器环境工...
  • 2篇宇航学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 1篇固体火箭技术
  • 1篇电力建设
  • 1篇制冷空调与电...
  • 1篇装备环境工程
  • 1篇兵器装备工程...
  • 1篇第十届全国动...
  • 1篇北京力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5
  • 7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声发射的碎片云撞击源定位方法
本发明属于撞击碎片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声发射的碎片云撞击源定位方法,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基于声发射进行空间碎片云撞击源定位的方法。本发明包括测量靶板中的声发射波速、获得碎片云撞击声发射信号、计算传感器阵列定位时差...
刘武刚刘振皓王建民李海波张凯顾海贝
文献传递
PVDF薄膜在空间碎片撞击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PVDF薄膜由于响应速度快、抗毁伤效果好、无功耗等特点,在空间碎片撞击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PVDF击穿时的去极化效应现象,研制了遥控穿孔装置,用于模拟大尺寸碎片撞击损伤情况,开展了一系列不同环境下的去极化效应试验,获得了PVDF薄膜在常温、低温环境下的信号特征和变化规律,验证了在真空高低温循环环境下的耐久性,为PVDF薄膜在大尺寸空间碎片撞击监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孔凡金王建民刘武刚刘振皓
关键词:PVDF薄膜空间环境去极化效应
运载火箭起飞噪声环境缩比模型试验方法被引量:13
2015年
基于相似理论建立缩比模型试验相似准则,提出了火箭发动机喷流声场试验预示方法的流程。通过缩比模型系留点火试验,根据几何相似、喷流参数相似、发射环境相似来预示起飞噪声环境,在国内首次给出了运载火箭表面的噪声环境的空间相关特性,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遥测数据之差小于1.5 d B,校验了缩比模型方法的有效性。缩比模型方法对于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起飞噪声环境预示、噪声载荷设计、地面试验具有重要意义。
任方张正平李海波韩丽秦朝红刘振皓
关键词:运载火箭
一种涵管检测机器人行走机构被引量:1
2008年
针对坝内涵管检测的问题,在总结了目前存在的几类管内作业机器人的基础上,结合轮式与履带式行走机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用于涵管检测机器人的行走机构。
刘振皓巫世晶方皡
关键词:机器人涵管
热噪声复合环境下飞行器结构动响应预示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4年
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巡航/再入阶段经历着严酷的气动力/热/噪声等复合环境,严重威胁着结构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严酷的热环境会显著改变结构的整体和局部模态特性,出现模态跳跃和丢失;当与噪声载荷共同作用时,结构动态响应出现突弹跳变现象,表现出强非线性特征,因此热噪声复合环境下结构动响应预示面临严峻挑战。本文综述了热噪声复合环境动响应预示技术的发展过程,对比分析了目前热噪声动响应预示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对于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等载荷环境条件制定和结构优化设计均具有重要意义。
郭静吴振强张伟程昊刘振皓秦朝红
关键词:飞行器结构动响应
运载火箭整流罩内声场空间相关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运载火箭起飞段发动机喷流经过导流槽、发射台产生的噪声载荷会对地面发射设备造成一定的破坏,由噪声引发的振动对于运载火箭自身也会造成严重影响。总声压级、声功率谱密度及空间相关系数3个参数可描述完整的噪声场,但空间相关系数关注很少。由于空间相关特性的差异,同一声压级不同性质的噪声场在结构上产生的振动响应不同。从噪声场空间相关的基础理论出发,给出了空间相关理论曲线,研究了混响室空间相关特性;以某型号运载火箭整流罩为研究对象,开展星箭系统级噪声试验,获取了运载火箭表面声场分布规律,并基于试验数据研究了空间相关归一化表征方法,对比分析了混响室和整流罩内声场特性,结果表明整流罩内声场与混响声场空间相关特性接近,为运载火箭载荷与环境设计提供输入,为整流罩及有效载荷噪声环境试验方案设计提供支持。
任方张正平李海波刘振皓秦朝红张忠
关键词:运载火箭整流罩
载荷参数和非线性因素对简支梁热振响应的影响分析
2019年
本文建立了两端简支梁在热载荷作用下的运动方程。通过Galerkin离散,得到系统的前二阶常微分方程,并对其进行了热屈曲计算,对屈曲后的平衡点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了简支梁在简谐激励下的热振响应,分析了热载荷、外激励频率、外激励幅值等系统参数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讨论了非线性因素对振动响应的影响。
秦朝红任方程昊张忠刘振皓郭静
关键词:简支梁非线性热屈曲稳定性
基于谐波平衡法的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态特性被引量:23
2011年
为揭示多间隙作用下Ravigneaux型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建立考虑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与综合啮合误差的系统纯扭转强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将齿侧间隙非线性函数表达为描述函数的形式,运用谐波平衡法(Harmonic balance method,HBM)将方程组转化为非线性代数方程组,使用逆Broyden秩1法进行迭代求解,得到系统的基频稳态响应。通过改变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与综合啮合误差的大小,分析参数变化对系统非线性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齿侧间隙的影响,系统动态特性曲线出现幅值跳跃与多值解等典型非线性特征,系统出现复杂的冲击现象;齿侧间隙、啮合刚度波动与误差波动的耦合使系统的非线性程度得以强化。基于描述函数的HBM法可用于求解更加复杂模型的基频稳态响应,为深入研究复合行星齿轮系统的动态特性提供了一种方法。
巫世晶刘振皓王晓笋朱恩涌
关键词:传动系统谐波平衡法
基于面密度补偿的高速弹丸多重撞击防护方法
2025年
为了对高速弹丸多重撞击进行防护,同时避免过度增加防护结构的面密度,文章提出一种多重撞击概率分析方法,通过假设多发弹丸随机分布并忽略小概率事件,确定需进行防护的撞击重数。在对单重撞击进行有效防护的基础上,提出面密度补偿方法。以100发圆柱形铝合金弹丸依次撞击边长为2000 mm的正方形组合靶板为例,开展二级轻气炮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实例可仅考虑二重撞击防护。文章在原有防护结构——总面密度为37.5 kg/m^(2)的两层铝合金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板——的基础上,增加了面密度为25 kg/m^(2)的“芳纶/碳化硼陶瓷(B4C)/UHMWPE板”层板。这一改进的防护结构能够对弹丸速度为1.8 km/s+1.9 km/s的二重撞击进行有效防护。所做研究可为多次撞击防护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刘振皓宋俊柏罗鹰曾鸿李志强王建民
关键词:高速弹丸
隔热瓦组件低速撞击损伤特性及仿真研究
2025年
隔热瓦是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热防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低速撞击下极易受损。文章针对“隔热瓦−应变隔离垫−冷结构金属板”这一典型热防护结构,试验研究其在落球(直径50 mm)低速(≤10 m/s)撞击下的损伤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隔热瓦组件在受到撞击后,仅在受撞击区域形成一直径为16.5 mm、深度为1.79 mm的圆形凹坑,未观察到受撞击区域以外的裂纹、变形等损伤。随后建立隔热瓦组件撞击有限元仿真模型并根据试验结果对其进行修正。对比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撞击坑的直径和深度以及涂层脱落区域直径的仿真误差均在12%以内。该研究结果可为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热防护结构的设计、制造和维护提供参考。
宋俊柏刘振皓吴振强刘武刚王龙邢睿思
关键词:可重复使用飞行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