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荣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民族
  • 3篇院校
  • 3篇民族院校
  • 3篇办学
  • 2篇教育
  • 2篇高等民族院校
  • 1篇代文
  • 1篇德育
  • 1篇新诗
  • 1篇阳翰笙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少数民族
  • 1篇少数民族文化
  • 1篇实事
  • 1篇实事求是
  • 1篇史剧
  • 1篇文化
  • 1篇文学
  • 1篇无产阶级文学
  • 1篇现代文

机构

  • 5篇西南民族学院

作者

  • 5篇刘志荣
  • 2篇苏克明
  • 1篇陈玉屏
  • 1篇罗布江村

传媒

  • 2篇西南民族学院...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民族教育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新世纪民族院校发展战略的思考被引量:2
2002年
迅速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 ,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智力支持方面 ,向民族院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使民族院校面临着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同时 ,也面临着比其他高校更为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奋发图强 ,紧紧抓住历史机遇 ,努力加大改革力度 ,加快发展步伐 ,大幅度增强办学的综合实力 ,为实现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 。
罗布江村陈玉屏刘志荣
关键词:高等民族院校课程改革办学模式拨款体制教育经费
四川作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1991年
号称天府之国但地域偏僻的四川,在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往往难有江、浙、京、沪那样的持久兴盛状态和成群作家的连续涌现。这个难以从政治的或地理的或人文的单方面原因说清的现象,成了令人困惑的斯芬克斯之谜。实际上,细致考察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明显的现象:每当文学处于历史性转折的关头或繁荣鼎盛的阶段,四川人常常为文学史写下出人意料、光耀史册的篇章,常常在这种时候造就出彪炳千秋的文学大家,
刘志荣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阳翰笙无产阶级文学新诗历史剧国统区
民族学院迈向新世纪的思考
1996年
民族学院迈向新世纪的思考苏克明,刘志荣中国民族学院现有13所,其中中央所属6所,地方所辖7所。这是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和设置在民族自治区、自治州的综合性、单科性高等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以及设置在内地重点大学中的民族班,共同构建成了民族高...
苏克明刘志荣
关键词:民族院校民族地区办学效益少数民族文化经济增长方式教学改革
民族学院发展的历史经验被引量:1
2001年
民族学院50年来的办学实践,充分说明:第一,民族学院的发展与民族工作受重视程度及民族工作状况息息相关。第二,民族学院的发展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状况和民族学院自身的适应能力紧密相关。第三,正确的办学方针的确定和是否及时确定,直接关系民族学院的兴衰成败。第四,必须善于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第五,必须确定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和教学改革在学校各项改革中的核心地位。第六,注意突出办学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逐步形成各院校鲜明的办学特色。第七,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知识分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力军作用,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这是办好学校的关键。第八,必须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从严治校,严格管理。第九,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学校内部改革,不断扩大对国外的学术交流。第十,必须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这是办好学校的根本保证。
刘志荣
关键词:高等民族院校办学经验办学方针德育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改革发展民族教育的根本法宝——改革开放20年西南民族学院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1999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了我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在国家民委的领导和关怀下,西南民族学院开拓进取,锐意改革。
苏克明刘志荣
关键词:民族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