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宜平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绵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髓系
  • 2篇急性
  • 1篇蛋白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置换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性
  • 1篇血栓性血小板...
  • 1篇血栓性血小板...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篇阳性
  • 1篇遗传学

机构

  • 6篇绵阳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刘宜平
  • 5篇文菁菁
  • 4篇胡宏
  • 4篇许芳
  • 3篇吴华新
  • 3篇冯贵平
  • 3篇苏静
  • 3篇梁效功
  • 1篇周巧林

传媒

  • 2篇四川医学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出血死亡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出血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3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出血相关死亡可能涉及的因素予以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重度贫血组出血相关死亡高于中度以上贫血组;3~4级感染组出血相关死亡高于1~2级感染出血相关死亡组;未完全缓解组出血相关死亡高于完全缓解组(均P<0.05).出血相关死亡病例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低于非出血相关死亡病例(P<0.05).出血相关死亡组化疗前未获得完全缓解的病例数比例高于非出血相关死亡组(P=0.00).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3~4级感染、未获得CR是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出血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3~4级感染及化疗前未获得缓解是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出血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小板的输注在兼顾血小板计数的同时应结合患者感染状态、缓解状态综合考量.
许芳胡宏吴华新苏静文菁菁刘宜平冯贵平梁效功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出血化疗
血浆置换及免疫抑制剂联合美罗华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回归性分析某院2006年1月~2016年4月30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分析及比较病因、比较血浆置换及免疫抑制剂(激素或环孢素)联合美罗华治疗疗效、转归、随访情况。结果:30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30例(100%)均有血小板减少,24例(80%)有神经系统表现,23例(76.67%)有微血管性溶血,11例(36.67%)有发热,12例(40%)有肾脏损害;有5例(16.67%)明确合并自身免疫疾病,3例(10%)合并妊娠,4例(13.33%)合并感染,2例(6.67%)检查为肿瘤,16例(53.33%)不明原因。对照组4例(26.67%)无效死亡,环孢素组1例(16.67%)死亡,美罗华组(100%)全部存活,3组治疗效果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有效随访22例中1例确诊为肿瘤,5例(22.73%)复发:3例(13.64%)为对照组,2例(9.09%)为环孢素组,均在停用激素或环孢素后复发,复发后血浆置换仍有效;3例妊娠患者终止妊娠后未再复发。结论:早诊断早给予血浆置换是降低TTP高死亡率的关键,血浆置换联合糖皮质激素及美罗华比血浆置换联合激素或环孢素治疗的疗效稍好。该病易复发,维持治疗或控制原发病是关键,美罗华对降低复发率有一定的帮助。
刘宜平
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浆置换美罗华环孢素糖皮质激素
不同剂量硼替佐米化疗方案对初发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为血液科常见浆细胞肿瘤,约占血液肿瘤的10%,中老年人多见,发病率约2-4/10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骨髓克隆性浆细胞增生、血尿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溶骨破坏、肾功能不全、贫血、高钙血症以及正常体液免疫被抑制等。由于其病因复杂,治愈较难,传统化疗总反应率约为40%-60%,中位生存期为3年~4年。
刘宜平文菁菁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浆细胞肿瘤MYELOMA克隆性骨破坏
miR-34a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miR-34a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分析其与BCL-2蛋白表达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筛选出临床资料完整的DLBCL患者65例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RH)患者22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两类患者中miR-34a和BCL-2的表达情况,分析miR-34a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免疫亚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miR-34a在DLBCL中呈低表达,BCL-2在DLBCL中呈高表达,miR-34a表达水平与BCL-2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01)。miR-34a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miR-34a低表达者。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miR-34a表达(P=0.002),分期(P=0.001)和BCL-2表达(P=0.001)是影响DLBCL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miR-34a在DLBCL中低表达,miR-34a表达可能参与了DLBCL的发生发展过程。miR-34a的表达与患者的预后相关。
刘宜平胡宏许芳文菁菁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MIR-34ABCL-2蛋白
BCR-ABL阳性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3例
2018年
1临床资料病例1,男,42岁。因皮肤红斑、双下肢疼痛1个月于2013年9月入院。查体:重度贫血貌,腹壁皮肤可见2处类圆形红斑及皮下结节,浅表淋巴结不大,肝脾不大。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3.65×109/L;血红蛋白(HBG):61g/L;血小板计数(PLT):239.00×109/L;嗜碱0.003。
许芳文菁菁刘宜平苏静胡宏吴华新梁效功冯贵平
关键词:BCR-ABLAMLABL
不典型BCR-ABL融合基因的慢性髓系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9年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因“腹胀1+月,头晕、乏力1周”入院,查体: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脾脏位于左锁骨线肋下9cm,质地中等偏硬,无压痛。入院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297.28×10^9/L;血红蛋白(HGB):97g/L;血小板计数(PLT):125.00×10^9/L;嗜酸1.00%;嗜碱0.00%。骨髓象:呈慢性白血病象,形态学考虑CML,其中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占90.5%,早幼及以下阶段细胞均查见,以中、晚、杆、分细胞为主,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AKP积分4分。BCR-ABL转录本P190、P210、P230回示均阴性。染色体核型:46XY,t(9;22)(q34;q11.2)。荧光原位杂交(FISH)BCR-ABL融合基因阳性。逆转录PCR(RT-PCR)检测BCR-ABL1融合基因罕见变异型回示:e13a3阳性。给予口服伊马替尼400mgqd靶向治疗至今,患者服用伊马替尼3个月,获得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完全血液学缓解,6个月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
周巧林许芳文菁菁刘宜平苏静胡宏吴华新梁效功冯贵平
关键词:BCR-ABL融合基因慢性髓系白血病文献复习逆转录PCR细胞遗传学荧光原位杂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