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利
- 作品数:4 被引量:70H指数:3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及其机理被引量:41
- 2009年
- 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了3种紫花苜蓿品种的光合(Pn)、蒸腾(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密度和叶片碳同位素组成(δ13C)等,探讨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水分胁迫下的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结果显示,陇东苜蓿和新疆大叶苜蓿叶片WUE在50%田间持水量(FWC)水分胁迫下最高,在75%FWC下最低,而阿尔冈金苜蓿则相反;以日为尺度,各品种在25%FWC下WUE最高,在75%和50%FWC下WUE大小则因品种不同而表现不同;Pn/Ci随水分胁迫增加而下降,而气孔密度上升;δ13C值也随水分胁迫的增加而增加。上述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可提高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但品种间有差异;气孔因素和叶片羧化效率共同影响紫花苜蓿的水分利用。
- 刘国利何树斌杨惠敏
- 关键词:紫花苜蓿气孔密度羧化效率
- 不同水分处理下紫花苜蓿刈割后残茬的光合变化及其机制被引量:28
- 2009年
- 以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水分处理下牧草刈割后残茬光合作用、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类物质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刈割后紫花苜蓿光合变化的机制。刈割后较短时间内紫花苜蓿光合速率(Pn)可恢复甚至上升,气孔导度(gs)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刈割后10 h,紫花苜蓿丙二醛(MDA)含量下降明显,而脯氨酸(proline)含量增加显著;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在刈割后总体迅速上升。不同水分处理下有相同变化趋势,但不同水分处理间差异显著。刈割可能缓解了水分胁迫,减弱了膜脂过氧化程度;渗透调节物质增多,增强了抵抗"刈割"刺激/胁迫的能力;抗氧化酶活性的总体增高,提高了清除"刈割"产生的活性氧的能力,有助于维护光合细胞膜的完整性。总之,细胞膜脂过氧化的减弱、活性氧清除的加强和抵抗胁迫能力的提高,保证了植物器官功能(如气孔运动)的正常甚至超常发挥,从而导致刈割后紫花苜蓿残茬迅速恢复甚至提高光合能力。
- 何树斌刘国利杨惠敏
- 关键词:刈割水分胁迫紫花苜蓿光合作用
- 紫花苜蓿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及其水分利用效率调控机制的研究
-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因抗旱性较强、品质好等优点而被广为种植利用,但耗水量大,所以在西北地区大面积种植苜蓿的现状下,研究水分利用响应不同水分条件的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的机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刘国利
- 关键词:紫花苜蓿水分胁迫水分利用率灌溉管理
- 文献传递
- 时域中的弹性波散射及非均匀介质中的弹性波
- 刘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