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纬
- 作品数:42 被引量:354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乡村旅游发展与西部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初探被引量:118
- 2002年
- 西部大开发 ,旅游业是重点 ,城镇化建设也是重点。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新分支 ,也是西部旅游开发的重要方面。本文界定了乡村旅游的内涵 ,并在分析西部乡村旅游资源和西部城镇化进程的基础上 ,对乡村旅游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认为乡村旅游的开展促进了西部城镇化的进程 ,而西部城镇化的进程又为发展乡村旅游开拓了空间 ,二者之间是作用与反作用的互动关系。为了保持性村旅游于西部城镇化良性关系的协调发展 。
- 蒙睿刘嘉纬杨春宇
- 关键词:乡村旅游城镇化互动关系
- 中日大学生旅游行为比较研究——以昆明、东京部分高校为例被引量:39
- 2006年
- 本文在对昆明市8所高校和东京立教大学学生进行“大学生旅游行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大学生旅游行为的群体特征、时空特征、消费特征和感知特征,并从这4个方面比较了中日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上的异同,为全面建构青少年旅游网络和促进中国大学生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 刘嘉纬蒙睿
-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行为
- 西藏珠峰大本营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 2021年
-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作为衡量旅游环境与旅游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指标,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为客观的判断依据。珠峰大本营景区已成为中外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日益增多的游客量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从珠峰大本营自身的承受能力出发,构建了生态旅游容量指标体系,计算出了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环境容量为900~1125人次/d。基于测算结果,设置了高、低不同容量的情景方案,并提出了相应的景区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 蒋益李雪萍刘嘉纬
-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环境容量
- 香格里拉汤堆藏族传统村文化景观保护规划
- 在城镇化的快速进程中,村落传统文化景观面临着破坏和消失的危机,保护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是对传统文化与历史的传承。汤堆村是云南香格里拉市的藏族传统村落,村落原始肌理保持完整,藏族民风民俗保存较为完好,藏族民族特色文化浓厚。本...
- 刘嘉纬杨恩龙
- 关键词:文化景观
- 淑基村历史文化名村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 2019年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国家能够稳健发展的内核动力和精神支撑;国家自2004年起到2018年14年间对"三农"工作的持续重视是乡村发展的另一个重大机遇。本文基于文化自信和乡村发展的角度,通过对曲靖市竹基镇淑基村产业状况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淑基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 贾静文刘嘉纬
- 关键词:乡村文化旅游
- 旅游驱动下的小城镇转型发展策略研究
- 2014年
- 以寻甸县仁德镇为例,研究昆玉红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小城镇转型发展策略。对其发展定位和发展条件进行分析,建立SWOT矩阵,确定其转型发展策略和发展方向,即充分挖掘其民族文化内涵,依托旅游产业和新型工业,把仁德镇建设成为宜居城镇、旅游城镇和新型工业城镇,为经济带上其他二十城、全省乃至全国其他类似小城镇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案例借鉴。
- 杨海振刘嘉纬
- 关键词:SWOT分析小城镇
- 基于居民视角的旅游扶贫感知调查研究——以怒江州片马镇为例被引量:5
- 2021年
- 旅游扶贫的核心焦点是贫困人口,但旅游扶贫带来的效应却是惠及大多数人口的,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感知和评价是衡量旅游扶贫效益的重要因素。文章在梳理旅游扶贫效应的相关文献基础上,以片马镇全体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居民旅游扶贫感知进行分析,进而对当地旅游扶贫效应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片马镇旅游扶贫综合效益良好,但各方面的效应存在一定差异。当地居民对旅游扶贫中政府作为感知的评价最高,其次分别是环境效应感知、社会文化效应感知、经济效应感知、居民参与意愿感知和居民参与能力感知。片马镇应该立足于居民旅游扶贫感知评价结果,以感知差异为依据,对旅游扶贫后续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
- 胡志美刘嘉纬
- 关键词:旅游扶贫居民感知
- 基于虚拟现实感知的口袋公园坐憩空间景观偏好特征研究
- 2025年
- 口袋公园满足了城市居民对绿色空间、沟通空间、心理空间的需求,提供了必要的活动场所。作为口袋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坐憩空间的良好景观对改善人们户外休憩品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探究口袋公园坐憩空间的景观偏好特征是提升口袋公园景观设计合理性的基础。本文以昆明市金汁河沿线口袋公园的9个坐憩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VR设备作为视觉载体展示坐憩空间全景图,通过调查问卷获取110名受访者对9个坐憩空间的景观偏好,并对影响公众景观偏好的感知属性特征及景观元素组合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公众景观偏好具有显著影响的感知属性为“空间”“社交”“前景”“自然”以及“物种丰富性”;对公众景观偏好产生积极影响的景观元素组合通常种类丰富且比例适当。
- 孙一丹刘嘉纬
- 关键词:VR技术口袋公园
- 基于园村互融的乡村空间格局研究——以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周边乡村为例
- 2025年
- 乡村空间是乡村演变的主要表征载体,乡村空间格局不仅反映乡村的地理、经济和社会特征,而且深刻影响着乡村的发展模式和趋势。产业园区与乡村资源共享、经济要素互补和园村共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探讨园区与乡村互融背景下的乡村空间格局特点,有利于深度剖析园区与乡村互融下乡村社会经济特点,对实现乡村与产业园区互利共赢具有积极影响。本研究以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和与园区关联密切的7个乡村为研究对象,构建园村互融指标体系测算园区与周边乡村的互融程度,利用GIS空间分析、Fragstats技术、景观格局分析等方法对7个乡村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探讨园村互融对乡村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园村互融度具有明显差距,分为高度互融、中度互融、低度互融3个等级;不同程度的园村互融导致乡村形成“园区带动型”“园区带动+乡村自我发展型”“乡村自我发展型”3种土地利用变化模式;园村互融促进乡村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化,丰富乡村的建设内容,提升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但也带来侵占农田,加剧土地退化和荒漠化,乡村景观杂乱等问题,建议在加强园村互融的同时,加强乡村土地利用规划,做到农田占补平衡,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 陈琦刘嘉纬
- 关键词:乡村产业园区
- 基于协同理论的城市边缘地带城村景融合发展研究
- 2025年
- 本研究基于协同理论,选取昆明城区东北部城市边缘地带作为研究对象,将该地区划分为城市、乡村、景区3个子系统;运用耦合协同度模型、GIS空间分析法等方法,构建了子系统的耦合指标体系,测算了该地区2023年城市子系统、乡村子系统及景区子系统的耦合协同发展状况。研究结果显示,该区域3个子系统均处于低度协同发展状态,整体处于中度协同状态。并提出了多维度的协同发展策略,以促进该城市边缘地带的协调发展。
- 邓毅刘嘉纬
- 关键词:城市边缘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