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俐李

作品数:42 被引量:234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南京师范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江苏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5篇汉语
  • 15篇方言
  • 12篇声调
  • 9篇东干语
  • 5篇语言变异
  • 5篇语音
  • 5篇同源
  • 5篇汉语方言
  • 5篇变调
  • 4篇语言
  • 4篇关中话
  • 3篇单字
  • 3篇单字调
  • 3篇调式
  • 3篇音变
  • 3篇音位
  • 3篇声调实验
  • 3篇字调
  • 3篇方言声调
  • 2篇大样本

机构

  • 39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苏州铁道师范...
  • 1篇安徽大学

作者

  • 42篇刘俐李
  • 2篇唐志强
  • 1篇闾国年

传媒

  • 7篇语言研究
  • 5篇语文研究
  • 3篇中国语文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青海师专学报
  • 1篇语言与翻译
  • 1篇语文建设
  • 1篇民族语文
  • 1篇当代语言学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忻州师范学院...
  • 1篇语言学论丛
  • 1篇第八届中国语...
  • 1篇第二届国际吴...
  • 1篇第三届国际吴...
  • 1篇汉语方言国际...
  • 1篇第十一届中国...
  • 1篇第七届中国语...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6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8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汉语方言地理信息系统(GIS)被引量:5
2015年
方言地理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进入GIS时代。GIS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信息化新方式。构建汉语方言GIS既可保护方言资源又能促进方言研究的数字化。汉语方言GIS应是综合当代地理信息科技和方言数字化研究模式并融研究、交互与应用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应以开放、互动、数字化为构建理念。
刘俐李闾国年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二十世纪汉语声调理论的研究综述被引量:44
2004年
20世纪汉语声调的理论研究经历了四个时期 :(1)声调是音节内有辨义作用的一种相对音高的理论研究 ;(2 )声调是音位的理论之争 ;(3)声调的自主音段说 ;(4 )声调的优选论研究。音高说是声调自然属性的理论 ,音位说是声调语言属性的理论 ,自主音段说是声调与音段关系及声调生成的理论 。
刘俐李
关键词:汉语音位优选论
20世纪汉语连读变调研究回望被引量:27
2002年
详细的数据统计显示 ,2 0世纪汉语连读变调的研究有长足进展。这可以从描写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两方面来考察 ,尤其关于变调规律和变调类型的描写研究更为深入。但也存在不足。
刘俐李
关键词:汉语连续变调描写性研究变调规律
20世纪汉语轻声研究综述被引量:46
2002年
文章以数据统计为基础 ,分析阐述 2 0世纪汉语轻声的研究 ,认为 :在赵元任先生先创的基础上 ,汉语轻声研究经历了由感悟描写到实证研究的转变 ,对轻声的声学属性和音系学属性有了比较客观准确的认识 ,初步形成轻声发生机制的共识 :轻声发生于轻音。轻声历史来源的研究还很薄弱。
刘俐李
关键词:汉语语音
20世纪汉语声调演变研究综述被引量:11
2003年
The research of the tone evolvement in 20 th is concentrated on three aspects: the origin, the diachronic evolvement, the synchronic evolvement. There are two theories, the theory of final ending and the theory of initial, about the origin of Chinese tone. Theory of diachronic evolvement is fastened ontoneme research, the research in mediaeval commenced with tonal quality research. There are not so many research works about synchronic research, most of these research viewpoints are about evolvement types and conditions explore. The problems about those viewpoints are diachronic but not linearization, synchronic but incomprehensive.
刘俐李
关键词:声调共时
声调折度打磨说的实验论证被引量:5
2005年
对北京话单字调和双字调的语音实验证明,折度打磨说提供了对声调曲拱特征量化研究的一种简捷易行的方法。折度打磨说的基础概念是调型折度、调式折度和折度打磨。调式衔接折度是折度打磨说的重要支柱,有隐性和显性两类。调型折度决定声调是否变调,调式衔接折度决定调式是否打磨折度以及如何打磨。
刘俐李
关键词:声调
说f被引量:2
1998年
本文剖析轻唇音f的形成音理和过程,并引用方言材料加以印证。同时解释了今f声母不拼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的道理。
刘俐李
关键词:轻唇音
系统性是现代汉语教材之魂——简评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被引量:3
2004年
语言是一个组织严密的系统,语言的教科书应该体现语言的系统性。抓住了语言各结构层面相互关联的各个系统,就摄住了语言之魂,教材的编排就有了根基和条理,就会纲举目张,便于教学以简驭繁。反之,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就会打折扣。本文以系统性为探测点,谈谈邵敬敏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刘俐李
关键词:汉语教材《通论》语法中文信息处理
连调中的折度打磨被引量:6
2005年
折度是计量声调曲拱的基本单位。“折度打磨”是声调连读时语音层面的曲拱调节规则,其目标是减少折度。打磨折度有两个途径,一是将折度为1的凹凸拱变成折度为0的平升降拱;二是合理配置曲拱,化解声调衔接所产生的折度,有两种方式:其一,用高平拱或高降拱与低凹拱匹配;其二,启用平拱。
刘俐李
同源异境三方言声调比较被引量:5
2003年
本文通过比较同源异境之中的西安话、焉耆话和东干语声调的异同,揭示了焉耆话和东干语的阴平调由共时的调值变异演变为历时的调类合并的原因、条件和过程。并论证了变异速度和程度与语言环境的密切关系。
刘俐李
关键词:声调东干语关中话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