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云辉
- 作品数:31 被引量:200H指数:9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南阳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一种足部光子治疗仪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足部光子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和光疗灯头,所述治疗仪本体固定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均固定有万向轮,所述治疗仪本体的一侧设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支撑梁、升降装置、上壳体、下壳体和调节装置,所...
- 刘琳刁云辉李松
- 文献传递
- 组织胶联合聚桂醇急诊内镜下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后出血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38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组织胶联合聚桂醇急诊内镜下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后出血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统计患者再出血率,按照是否出血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统计分析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5、门静脉右支直径(RVD)<8.5 mm]患者的百分率、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及总胆红素(TB)高于对照组(χ~2=6.693和21.827,P=0.028和0.000;t=7.217、32.041、11.674和7.554,P=0.026、0.000、0.000、0.000和0.026),而血钠、血白蛋白低于对照组(t=16.043和15.271,均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NR>1.5、MELD评分、FIB4评分及PT为组织胶联合聚桂醇治疗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RVD>8.5 mm、血钠、血白蛋白是预后保护因素。结论肝功能进一步恶化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可能是导致组织胶联合聚桂醇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OV)再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
- 刁云辉贺东黎戴兵王祟奇
-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聚桂醇
- 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营养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体征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保障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充足的营养,减少并发症,促进治愈。
- 薛萌刁云辉
- 关键词:肠内营养急性重症胰腺炎
- 基于GSK-3β/Fyn/Nrf2信号通路探讨槲皮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内在机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究槲皮素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SHR随机分为SHR组、卡托普利组、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10只Wky大鼠为Wky组。卡托普利组灌胃给予卡托普利30 mg/kg,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槲皮素20、50、100 mg/kg,Wky组、SHR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每天1次,连续12周。尾袖法每2周测定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给药结束,称定心脏质量,大鼠处死,称定其左心室质量(LVM),计算左心室肥厚指数(LVMI);比色法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左心室组织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非受体酪氨酸激酶Fyn、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的mRNA、蛋白表达,以及Ⅰ型、Ⅲ型胶原(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表达。结果:与Wky组比较,SHR组大鼠SBP、心脏质量、LVMI显著升高(P<0.01);血清SOD、T-AOC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左心室Collagen-Ⅰ、Collagen-Ⅲ表达显著升高(P<0.01),Nrf2、GSK-3β的mRNA、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Fyn的mRNA、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SHR组比较,卡托普利组、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SBP、心脏质量、LVM、LVMI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SOD、T-AOC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槲皮素中、高剂量组左心室中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左心室中Nrf2、GSK-3βmRNA、蛋白表达显著升高,Fyn mRNA、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槲皮素可抑制SHR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GSK-3β/Fyn信号通路,激活Nrf2诱导的抗氧化通路,减少SHR心肌组织氧化应激反应。
- 王海洋刘琳柴志勇刁云辉李慧申文宇门翔
- 关键词: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槲皮素心肌纤维化
- Endophilin A2与胃癌BGC-823细胞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究Endophilin A2在胃癌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37例胃癌原发灶组织和35例胃癌转移淋巴结中Endophilin A2蛋白的分布和表达情况。在BGC-823细胞转染腺病毒过表达Endophilin A2后,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 well实验观察其迁移能力;Western印迹检测EMT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水平。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胃癌淋巴结转移灶中Endophilin A2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原发灶。BGC-823细胞中过表达Endophilin A2之后细胞的迁移能力降低,上皮细胞标志物上皮黏附蛋白(epithelium cadherin,E-cadherin)的表达升高,同时黏附蛋白辅助因子β-catenin的表达升高,而间质细胞标志物神经钙黏蛋白(nervous cadherin,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明显下降。Endophilin A2过表达之后,Notch和snail的表达也明显降低。结论:Endophilin A2与胃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过表达Endophilin A2可能通过Notch/snail通路抑制胃癌细胞BGC-823的EMT进程。
- 刁云辉
- 关键词:ENDOPHILINA2上皮-间质转化胃癌
- 黄芪甲苷减轻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被引量:11
- 2016年
- 胃溃疡(gastriculcer)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黄芪甲苷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从而增加胃液的pH值,促进胃黏膜细胞的再生等途径减轻吲哚美辛引起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时胃黏膜的损伤,并促进溃疡的愈合。
- 李建芝刁云辉
- 关键词:胃溃疡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胃黏膜损伤黄芪甲苷抑制胃酸分泌胃黏膜细胞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治疗食管癌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22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给予营养支持、保肝、抑酸等常规治疗措施,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治疗。治疗后评估2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及外周血CD4^(+)、CD8^(+)、CD4^(+)/CD8^(+)水平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30)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72.09%(31/43)、51.16%(22/4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983,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血液毒性、食管狭窄、气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0.23%(13/46)、13.95%(6/46)、2.33%(1/46)、9.30%(4/46),对照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血液毒性、食管狭窄、气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53.49%(23/46)、32.56%(14/46)、4.65%(2/46)、20.93%(9/46);观察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血液毒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778、4.170,P<0.05),2组患者食管狭窄、气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2.266,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EA、CYFRA21-1、SCC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CYFRA21-1、SCC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EA、CYFRA21-1、SCC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
- 沙金平徐赟刁云辉
- 关键词:食管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
- 熊去氧胆酸预防胆管结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研究熊去氧胆酸(优思弗,UDCA)在预防胆管结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复发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5年3月至2006年9月间在我院消化科行ERCP术的胆管结石患者27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33例,术后服用熊去氧胆酸,对照组142例,术后未服用熊去氧胆酸,随访1年,观察有无结石复发,同时检测其血脂水平。结果实验组结石复发8例(8/133),复发率为6.01%,对照组复发20例(20/142),复发率为14.08%,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胆固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甘油三酯及高密度、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管结石ERCP术后服用熊去氧胆酸可有效预防结石的复发,熊去氧胆酸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可能是其预防复发的机制之一。
- 刁云辉冯百岁
- 关键词:胆管结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复发熊去氧胆酸
- 内镜活检胃癌组织中MUC3A,MUC13表达及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内镜活检胃癌组织中黏蛋白3A(MUC3A)、黏蛋白13(MUC13)表达及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接受内镜活检的116例患者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进行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所有组织样本中MUC3A,MUC13表达,观察二者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组织MUC3A,MUC13阳性率分别为68.97%和66.38%,高于正常组织的32.76%和7.76%(P<0.05);胃癌组织中MUC3A,MUC13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组织分化、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随访5年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MUC3A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0.50±1.95)个月,低于阴性患者的(48.67±2.51)个月(P<0.05),MUC3A阳性患者预后5年生存率为32.50%,低于阴性患者的55.56%(P<0.05);MUC13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8.52±1.92)个月,低于阴性患者的(49.06±2.71)个月(P<0.05),MUC13阳性患者预后5年生存率为30.00%,低于阴性患者的61.11%(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MUC3A,MUC13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UC3A,MUC13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密切相关,二者均有望作为判定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 沙金平刁云辉薛萌
- 关键词:胃癌病理参数预后
- 人附睾蛋白4在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中的价值被引量:5
- 2018年
- 探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人附睾蛋白4(HE4)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入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28例,检测血清中HE4的表达水平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死亡和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情况。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恶化(Ⅱ级~Ⅲ级),HE4值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0.4)ng/ml vs.(12.6±0.5)ng/ml,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在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C反应蛋白、尿酸、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高敏肌钙蛋白T和HE4中,HE4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UC=0.7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表明:HE4可以独立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χ~2:11.75,HR(95%CI):2.15(0.64~4.35),P<0.001]。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HE4>8.6ng/ml的患者死亡和心力衰竭再入院的风险是HE4≤8.6ng/ml的患者的8.74倍。HE4可以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能够独立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 刘琳李慧刁云辉王海洋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