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飞飞
-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PrfA与SigB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
- [目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是重要的革兰氏阳性食源性致病菌,易在食品以及各种食品加工、运输和保藏设备的接触面形成生物被膜,从而具有更强的抗逆性而难以彻底清除,因此成...
- 冯飞飞
-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SIGB培养基胆汁酸盐
- 文献传递
- 基于Android的智能库房监控系统
- 2018年
- 针对目前库房安全管理不到位、不及时等问题,本文设计和开发了在Android移动设备上使用的智能库房监控系统。系统的设计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分别是SQL Server数据库的设计、服务器的搭建和客户端的开发。数据库主要用于存储库房监控中各传感器状态数据以及用户登录的认证数据。用户通过认证登录系统后,服务器实时查询数据库中最新的设备状态,并回传至客户端,在客户端界面展示出来。除此之外,系统还具备远程控制模块,可以远程控制库房中各设备的工作状态。系统在测试过程中各项功能运行正常,实现了实时查看和远程控制库房设备的功能。
- 曾怡张国平冯飞飞汪纯云王宇飞朱毅
- 关键词:智能监控客户端SQLSERVER
- 基于MFC的网络串口服务器被引量:1
- 2018年
- 文中基于MFC开发平台,设计并开发了基于103通信规约的网络&串口服务器。本服务器用于管理嵌入式下位机设备,服务器的设计和实现主要分为网络服务器的搭建、串口服务器的搭建以及103通信规约的实现三部分。网络服务器的作用是通过网络通信接收下位机传送过来的数据,对下位机的当前状态进行实时的显示以及对返回的数据进行解析、查看和处理。串口服务器的作用是通过串口通信接收下位机传送过来的数据并进行相似操作。两种服务器都既可以单独运行又可以相互配合且都是基于103通信规约实现的。
- 许政涛夏应清余笑叶亮田翠冯飞飞
- 关键词:C++串口通信
- 毒力基因调控蛋白PrfA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 罗勤周青春冯飞飞张强冯晓琴尚俊丽瞿汇萍
- 毒力基因调控蛋白PrfA促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被引量:11
- 2011年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重要的革兰氏阳性食源性致病菌,易在食品以及各种食品加工、运输和保藏设备的接触面形成生物被膜,从而具有更强的抗逆性而难以彻底清除,因此成为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隐患。PrfA是LM毒力基因转录表达的重要调控因子,通过比较研究LM野生株(EGD和EGDe)、PrfA缺失株(EGD prfA和EGDe prfA)、无害李斯特菌(Listeria innocua,LI)、携带组成性表达PrfA蛋白的重组无害李斯特菌(LI-pERL3-prfA*)以及重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EGDe prfA-pERL3-prfA*)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差异,探讨LM重要的毒力调控蛋白PrfA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LM野生株具有较强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而LI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最弱;PrfA的缺失能降低LM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组成性高量表达PrfA蛋白可以回复EGDe prfA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但对LI没有增强作用。以上实验结果表明:PrfA在LM生物被膜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冯飞飞张强王莉冯晓琴尹晓蛟罗勤
-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
- 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对宿主胃肠道耐受机制的研究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属革兰氏阳性、胞内兼性寄生菌,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多年来, LM被用作研究胞内感染的模式微生物。一系列的实验已经阐明了胞内感染的基本机制,目...
- 瞿慧萍冯晓琴冯飞飞尚俊丽尹晓娇罗勤
- 关键词:胃肠道感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受机制
- 文献传递
- 基于Android的远程档案库房环境监测管理系统的研究
- 档案馆中存储着国家和人民宝贵的记录资料,这些资料的寿命长短和档案库房内的环境好坏直接相关。传统的库房管理采取人工管理的模式,管理效率低下且经常出现监督不到位的情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网络的全面应用,市面上出现了一...
- 冯飞飞
- 关键词:ANDROID平台档案库房环境监测语音报警管理信息系统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分子机制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属于典型的细胞内寄生革兰氏阳性菌,能够引起食源性疾病—李斯特菌病。LM的感染周期和主要的毒力因子的研究很已经透彻。尽管如此,但这些研究并未阻止李斯特菌病的再次出现,目前在一些欧洲国家仍有报道。...
- 冯晓琴冯飞飞尹晓蛟尚俊丽瞿慧萍罗勤
- 关键词:食品安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
- 文献传递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毒力基因inlB/actA双缺失突变株的构建被引量:4
- 2010年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inlB和actA毒力基因的编码产物InlB和ActA是与其致病性相关的重要毒力因子,与该菌在细胞间扩散、传播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肌动蛋白聚集因子ActA是细菌由细胞浆扩散至相邻细胞所必须的因子,而内化素InlB在对肝细胞的侵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中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在inlB缺失菌株基础上成功构建了毒力基因inlB和actA双缺失的突变株,获得减毒突变株,为构建预防人类和动物疾病的疫苗载体奠定了基础。
- 王莉冯飞飞张强冯莹颖邓灵福张晓莉罗勤
-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同源重组
- Sigma B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受抗生素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重要的革兰阳性食源性致病菌。近年来的报道显示出该菌耐受抗生素的能力有不断增强的趋势,为了探讨其耐药机制,对Sigma B(σB,李斯特菌中应对环境胁迫的主要调控因子)在抗生素耐受性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检测和比较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标准菌株EGDe和其σB缺失突变菌株EGDeΔsigB对盘尼西林青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利福平、硫酸庆大霉素、四环素盐酸和红霉素6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测定的MIC的基础上,利用MTT(噻唑蓝活体染色法)法比较EGDe和EGDeΔsigB在1×MIC、2×MIC和8×MIC的氨苄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和利福平3种抗生素中的生长活性。EGDe对盘尼西林青霉素(0.16μg/mL)、四环素盐酸(0.25μg/mL)和硫酸庆大霉素(0.5μg/mL)的MIC高于EGDeΔsigB(分别为0.08、0.125和0.125μg/mL);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和利福平的MIC 2种菌株没有差别,分别为0.19、0.125和0.032μg/mL;与EGDe相比,EGDeΔsigB在氨苄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和利福平培养基中的生长活性较差,对抗生素的抑制更为敏感,而且随着这3种抗生素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程度也随之增强。Sigma B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抗生素的耐受中起到重要调节作用。
- 王莉冯飞飞张强冯晓琴尹晓蛟罗勤
-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