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洪强

作品数:41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辽宁何氏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静脉
  • 21篇门静脉
  • 20篇高压症
  • 17篇硬变
  • 17篇静脉高压
  • 17篇静脉高压症
  • 17篇肝硬变
  • 16篇门静脉高压
  • 16篇门静脉高压症
  • 11篇肝硬变门静脉...
  • 10篇腔静脉
  • 10篇分流术
  • 9篇自显影
  • 9篇显影
  • 9篇门脉
  • 9篇放射自显影
  • 8篇门腔静脉
  • 7篇肝硬化
  • 7篇肝组织
  • 6篇受体

机构

  • 26篇北京医科大学...
  • 12篇石家庄医学高...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解放军第25...
  • 4篇解放军第二五...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辽宁何氏医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解放军白求恩...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解放军252...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0篇冯洪强
  • 27篇冷希圣
  • 25篇杜如昱
  • 17篇张忠明
  • 9篇朱继业
  • 9篇李澍
  • 6篇刘继超
  • 4篇马富
  • 4篇王满
  • 4篇徐庆红
  • 3篇马秋麟
  • 3篇刘天鹏
  • 2篇丁富臣
  • 2篇王爱民
  • 2篇王冰
  • 1篇丁富臣
  • 1篇冷希圣
  • 1篇梁艳
  • 1篇魏少波
  • 1篇丁芮

传媒

  • 9篇解放军医药杂...
  • 8篇中华普通外科...
  • 6篇中华外科杂志
  • 6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白求恩军医学...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科技资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 3篇2000
  • 9篇1999
  • 11篇1998
  • 5篇1997
  • 4篇1996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腔静脉分流术前后血浆中生长激素水平的动态观察
1999年
近年来研究发现肝硬变患者血浆中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水平明显增高[1],但其增高的原因尚完全不清楚。我们对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门静脉腔静脉分流术及其对照组动脉、周围静脉及门静脉血浆中GH水平进行了动态观察,以探讨GH增高的...
冯洪强朱继业张忠明张忠明李澍杜如昱
关键词:门脉高压症生长激素分流术
肝硬变肝组织H_1和H_2受体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被引量:6
1998年
目的了解肝硬变大鼠和病人肝组织中 H_1和 H_2受体的变化。方法光学放射自显影术。结果大鼠肝组织受体密度(每1000μm^2银粒计数)正常/肝硬化 H_1受体:肝细胞346±32/117±18(P<0.01);肝静脉277±18/27±5(P<0.01)。肝动脉31±7/12±3(P<0.05);门静脉25±11/16±4(P<0.05);H_2受体:肝细胞289±21/168±24(P<0.01);肝动脉235±29/154±25(P<0.05);门静脉230±28/148±18(P<0.05);肝静脉261±36/101±18(P<0.01)。病人对照组/肝硬化 H_1受体:肝细胞69±19/63±15(P>0.05);肝动脉41±7/35±5(P>0.05);门静脉39±5/34±7(P>0.05);肝静脉36±8/35±5(P>0.05)。H_2受体:肝细胞512±38/168±23(P<0.01);肝动脉175±26/56±17(P<0.01);门静脉166±18/52±15(P<0.01);肝静脉313±52/239±41(P<0.01)。结论大鼠以 H_1受体占优势,人以 H_2受体为主;肝硬化大鼠及病人肝组织的 H_1、H_2受体明显低于对照组。
张忠明冷希圣冯洪强马富王冰杜如星
关键词:肝硬变H1受体H2受体放射自显影
全文增补中
肝硬变门脉高压症大鼠和病人肝组织中H_1和H_2受体的变化
1999年
目的 了解H_1和H_2受体在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大鼠和病人肝组织中的变化。方法 应用~3H-吡拉明和~3H-甲氰咪胍对四氯化碳诱导的10只大鼠肝硬变模型和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变病人的肝组织进行光学放射自显影研究。结果 肝组织结构的H_1、H_2受体密度(每1000μm^2银粒计数)对照组/肝硬变大鼠分别为,H_1受体:肝细胞346.5±31.8/116.9±17.7,肝静脉276.9±17.6/27.1±4.6,肝动脉31.4±6.9/12.4±3.1,肝门静脉24.7±10.7/15.8±3.8;H_2受体:肝细胞288.9±21.2/168.0±23.7,肝动脉234.6±8.7/153.7±25.2,肝门静脉229.8±28.3/148.3±18.0,肝静脉261.3±35.8/141.0±18.3。对照组/肝硬变病人H_1受体:肝细胞68.7±8.7/63.1±5.5,肝动脉40.6±7.5/35.5±4.7,肝门静脉38.8±5.2/34.4±6.8,肝静脉35.6±8.2/34.7±5.0;H_2受体:肝细胞511.9±37.6/168.4±22.6,肝动脉175.4±26.1/55.6±7.1,肝门静脉166.4±17.7/52.0±5.4,肝静脉313.0±52.4/238.8±40.7。结论 大鼠以H_1受体占优势,人以H_2受体为主;肝硬变大鼠及病人肝组织结构上的H_1、H_2受体低于对照组。
张忠明冷希圣冯洪强马富王冰杜如昱
关键词:肝硬变放射自显影
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肝组织内皮素-1基因的mRNA表达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研究肝硬变大鼠肝组织内皮素-1(ET-1)的基因 mRNA 表达的变化。方法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SqRT-PCR)。结果经 SqRT-PCR 测定大鼠肝组织 ET-Ⅰ基因的 mRNA(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值:各期肝硬变大鼠模型制作2周、4周、6周、8周分别为68330±1096、73836±1125、85712±1283、89215±1366,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鼠37745±1066(P<0,01),但肝硬变大鼠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时大鼠肝组织内 ET-1基因的 mRNA 表达明显增加。
冯洪强张忠明冷希圣李延鹏马秋麟王爱民杜如昱
关键词: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内皮素-1MRNA
全文增补中
非肝病患者肝组织结构上H_1和H_2受体的放射自显影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探讨正常人肝组织结构上H_1和H_2受体的分布。方法用光学放射自显影术对8名非肝病患者肝组织进行定位研究。结果 H_1、H_2受体广泛分布于肝细胞和肝内血管壁上,以H_2受体占优势;肝细胞上的H_1、H_2受体显著高于各血管壁(P<0.05),H_2受体肝静脉壁上最高,显著高于肝动脉和门静脉(P<0.01)。结论肝细胞上的组胺受体可能参与了组胺的代谢,组胺对肝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可能是以肝静脉壁上H_2受体介导的缩血管效应为主。
张忠明马富冷希圣冯洪强郭妍王冰
关键词:组胺受体放射自显影法甲氰咪胍
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体分流术前后血中内皮素、血栓素与前列环素动态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了解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液递物质代谢紊乱及其血流动力学后果。方法 对 30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体分流术前后门脉血中内皮素 (ET)、血栓素 (TXA2 )和前列环素 (PGI2 )进行了水平变化动态临床观察。结果 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脉血中无论是缩血管物质 (ET、TXA2 )还是扩血管物质 (PGI2 )浓度均比胃肠对照者明显升高 (ERT:10 7.86± 2 5 .92 pg/ml,48.11± 9.40 pg/ml,P=0 .0 0 0 ;TXA2 :34 9.6 7± 198.41pg/ml,15 6 .2 7± 5 4.0 1pg/ml,P=0 .0 0 0 ;PGI2 :46 3.14± 10 8.2 5 pg/ml,2 2 7.2 3± 46 .19pg/ml,=0 .0 0 0 ) ,且二者浓度在门体分流术后均下降 (P=0 .0 0 2 )。结论 门静脉血中内皮素水平的增高对肝硬变患者门脉血管阻力的增加有重要影响 ,并对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机理起重要作用。在肝硬变门静脉高压这一特殊病理生理状态下 ,缩血管物质与扩血管物质之间可能达成一种新的动态平衡。
柳枫冷希圣朱继业冯洪强李澍杜如昱
关键词:肝硬变门体分流术内皮素
分别缩窄肝门静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后肝动脉缓冲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肝动脉缓冲效应产生机制。方法  2 0只猪麻醉后 ,肝门静脉 (PV)和肝动脉放置超声时差血流表后 ,对实验组 1 2只猪先行缩窄PV直接减少PV血流再缩窄肠系膜上动脉间接减少PV血流 ,对照组 8只猪同期测定肝动脉和PV血流。结果 直接缩窄PV组的PV血流由 (81 1 .30± 2 1 2 .4 4 )ml min下降为 (2 2 8.4 6± 87.32 )ml min(P <0 .0 1 ) ,肝动脉血流由 (1 31 .89± 4 8.5 2 )ml min增加为 (2 4 7.4 8± 5 2 .89)ml min(P <0 .0 5 )。缩窄肠系膜上动脉间接减少PV血流 ,由 (81 0 .5 7± 2 1 8.4 7)ml min下降为(2 1 3.74± 6 3.2 9)ml min(P <0 .0 5 )。肝动脉血流由 (1 4 3.6 1± 6 4 .6 3)ml min增加为 (2 5 7.4 3± 75 .38)ml min(P <0 .0 5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基础期PV血流和肝动脉血流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对照组在基础期和实验期的PV血流和肝动脉血流均无显著变化 (P >0 .0 5 )。结论 无论通过直接缩窄PV还是缩窄肠系膜上动脉间接降低PV血流 5 0 %以上 。
冯洪强刘天鹏王满王振权
关键词:肝门静脉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血流
缩窄下腔静脉对猪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05年
目的 探讨缩窄下腔静脉(IVC)对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 0只猪麻醉后,采用超声时差血流表测定肠系膜上动脉、肝门静脉、肝动脉、腹腔动脉、脾动脉、颈总动脉及肾动脉血流。结果 下腔静脉缩窄前的基础期与缩窄时的实验期各血流(ml/min)分别为:肠系膜上动脉74 4 .96±16 8.5 3与5 80 .72±16 2 .18(P <0 .0 5 ) ;肝门静脉870 .2 3±2 18.84与72 8.98±2 4 7.2 5 (P <0 .0 5 ) ;颈总动脉15 8.6 7±4 1.6 2与14 3.35±38.2 8(P <0 .0 5 ) ;肾动脉2 12 .38±74 .15与5 1.89±2 2 .89(P <0 .0 1)。但腹腔动脉2 87.0 2±12 8.5 0与2 74 .5 6±132 .0 7、肝动脉16 5 .4 5±76 .83与15 2 .15±78.73和脾动脉6 4 .0 8±2 5 .79与5 7.13±2 1.78缩窄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缩窄猪IVC后肝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和颈总动脉血流显著减少,而腹腔动脉、肝动脉和脾动脉血流无显著变化。物理的流体力学因素在肝动脉缓冲效应的发生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冯洪强刘天鹏孙富国王满贺占青
关键词:肝门静脉肝动脉下腔静脉血流动力学肝动脉缓冲效应
肝硬变患者门腔静脉分流术前后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动态观察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研究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门腔静脉分流术后血浆胰高血糖素(glucagon,Glc)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16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行门腔静脉分流术和16例对照组患者血浆Glc水平。结果肝硬变组Glc水平(pg/ml)术前、术中比术后3天、术后7天,门静脉血:(1892±587)pg/ml、(1961±542)pg/mlvs.(1019±448)pg/ml、(982±341)pg/mlvs.(P<001);周围静脉血:(1841±482)pg/ml、(1875±428)pg/mlvs.(1024±347)pg/ml、(952±249)pg/ml,(P<001);动脉血为:(1863±513)pg/ml、(1835±542)pg/mlvs.(1034±363)pg/ml、(939±306)pg/ml(P<001);肝硬变组门静脉血中Glc水平与门静脉压力呈明显正相关(r=057,P<001)。结论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Glc血症与胰腺及胃肠道产生Glc增加和肝脏代谢Glc降低有关;门腔静脉分流术有助于改善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G?
冯洪强张忠明张忠明冷希圣朱继业李澍
关键词:肝硬化门腔分流术胰高血糖素
一氧化氮与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机制
1997年
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液递物质学说认为肝硬变时体内许多血管活性物质生成及代谢紊乱,它们单独或结合起来引起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而促进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生和发展。由于近年来对门静脉高压症发病机理认识的进一步深入。
冯洪强
关键词:一氧化氮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内毒素血症合成酶舒血管作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