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建荣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阴离子
  • 3篇离子
  • 3篇环硅氧烷
  • 3篇己内酰胺
  • 3篇硅氧烷
  • 2篇共聚
  • 2篇共聚合
  • 1篇乙烯
  • 1篇塑料
  • 1篇汽车
  • 1篇汽车运输
  • 1篇缺口冲击强度
  • 1篇热变形温度
  • 1篇温度
  • 1篇聚苯
  • 1篇聚苯乙烯
  • 1篇聚酰胺
  • 1篇聚酰胺工程塑...
  • 1篇开环
  • 1篇开环聚合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5篇冯建荣
  • 3篇王有槐
  • 1篇钱人元
  • 1篇金熹高
  • 1篇高均
  • 1篇吴奇
  • 1篇陈柳生

传媒

  • 2篇高分子学报
  • 1篇化学通报
  • 1篇化学进展

年份

  • 1篇1996
  • 2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聚酰胺工程塑料
1991年
一、聚酰胺工程塑料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和现状 早在本世纪初,V.Braun通过6-氨基己酸加热脱水得到了相当于聚酰胺的粘性物质。此后的20年间,由于高聚物的概念尚没有确立,早期的工作没有实用结果。 1935年,美国W.H.Carothers首次从己二胺和己二酸缩聚制成了聚酰胺-66;1938年Du Pont公司正式工业化。
冯建荣王有槐
关键词:机械制造缺口冲击强度己二胺汽车运输热变形温度
己内酰胺与环硅氧烷阴离子开环共聚合的研究被引量:6
1990年
采用己内酰胺CL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_4两种环单体于阴离子催化体系中直接共聚制备了有机硅共聚尼龙6.~1H-NMR、IR谱表征了共聚产物。在D_4:CL为15wt%时,有76.3—83.5%的环硅氧烷进入共聚链。扫描电子显微镜图表明两种聚合物组分呈微观相分离状态。性能测试表明,共聚产物抗张强度略有下降,而抗冲击强度则有增高趋势;在适量有机硅配比时,吸水率减低,摩擦系数则显著下降。
冯建荣王有槐
关键词:己内酰胺环硅氧烷开环聚合
己内酰胺与环硅氧烷阴离子开环共聚合
冯建荣
关键词:己内酰胺环硅氧烷共聚合阴离子
激光光散射表征寡链聚苯乙烯微胶乳粒子的方法被引量:12
1996年
本文阐述了利用激光光散射表征寡链(pauci-chain)聚苯乙烯微胶乳的方法。在静态光散射中,可测得微胶乳粒子的重均摩尔质量,结合粒子内所含高分子链的重均分子量,进而计算出每个微胶乳粒子内高分子链的平均数目;在动态光散射中,通过对时间相关光谱的拉普拉斯反演求出粒子的平动扩散系数分布G(D),进而得到流体力学半径(Rh)及分子量的分布。通过综合分析静态与动态光散射的结果,建立了计算球形粒子密度的光散射方法,并发现。
高均吴奇吴奇陈柳生冯建荣金熹高
关键词:聚苯乙烯激光光散射
己内酰胺与环硅氧烷阴离子开环共聚合——Ⅱ.聚合反应过程研究被引量:3
1991年
研究探讨了己内酰胺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两种完全不同的环单体的共聚过程。在反应初期,环硅氧烷快于己内酰胺而先聚合,随后己内酰胺很快达高转化率。随聚合反应时间延长和环硅氧烷单体配比的增加,共聚体中的硅氧烷含量都相应增加。研究提出并证实了聚合过程中的一些主要反应,并由此推断了共聚产物的结构表达式。
冯建荣王有槐
关键词:己内酰胺环硅氧烷共聚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