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守哲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汉口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艺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信息时代下古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与发展被引量:4
- 2012年
- 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媒体的兴起与广泛应用,计算机在许多设计学科中不再只是被视为工具,而是进一步成为呈现设计理念与操作方式的媒介。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综合应用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信息工程、网络工程等相关科技产生的"虚拟模型",存在欠缺人文关怀和人与建筑之间的交互性不够等问题。作为全新的数字化传承,要尽可能"真实再现"建筑所蕴涵的艺术、文化信息。作品的"真实性"除了依靠技术手段实现之外,还应该重视如何运用艺术手段来表现。
- 艾小群冯守哲吴振东
-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文化传承
- 谈高等艺术教育与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开发被引量:1
- 2010年
- 一、民间艺术生存的现状
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民工潮的不断扩大,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方式不断挤占着城市、乡间传统的生活方式空间。民间艺术生存的土壤已经非常贫瘠,它的式微似乎是不可逆转。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曾经非常活跃的民间艺术在近20年间生存状态岌岌可危,或者根本绝迹。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遗憾。例如,湖北传统的汉绣艺术。
- 彭玮冯守哲
- 关键词:高等艺术教育民间艺术传承
- 全息时代下设计可视化的嬗变和应用
- 2012年
-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全息时代,信息技术凭借与其他行业的相关与兼容性,渗透到艺术设计领域。设计可视化就是与其嬗变形成的新趋势。论文阐述了设计可视化的审美特征,剖析了现阶段在信息技术影响下的设计由表象至内涵的应用现状。
- 艾小群冯守哲吴振东
- 关键词:审美特征
- 数字化技术影响下的空间形态构成研究思路与实践刍议被引量:3
- 2012年
- 空间形态构成是设计学中以三维造型和形态的空间表现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文化语境的变化,设计的形式、形态和含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空间形态构成所研究的内容与方式也不断地深化与变革.基于对构成深入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对空间形态构成发展重思维、重数字化实践,应用计算机设计加强人机交互与体验以及知识深入挖掘的空间形态构成研究新思路.
- 艾小群冯守哲吴振东
- 关键词: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知识挖掘
- 数字化艺术设计的诠释与层面剖析
- 2012年
- 信息科技急剧改变了设计的存在形式,摒弃传统的解析归纳思路,应用新兴横断学科———系统科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数字化艺术设计的内涵和外延,阐述数字化艺术设计三个层面:数字化表现、数字化共存、数字化创生的科学范式演化过程,及内部复杂的嬗变机制。当下数字化设计的实践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头,而认知和思维的诠释也应更新和系统化。
- 艾小群冯守哲吴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