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手术
  • 2篇皮瓣
  • 2篇皮肤缺损
  • 2篇缺损
  • 2篇外科
  • 1篇动脉穿支
  • 1篇支皮瓣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病
  • 1篇软组织病变
  • 1篇上肢
  • 1篇手部
  • 1篇手部皮肤
  • 1篇手部皮肤缺损
  • 1篇手术并发症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术并发症
  • 1篇皮瓣治疗
  • 1篇嵌甲

机构

  • 6篇沈阳医学院附...

作者

  • 6篇冯博
  • 4篇马世伟
  • 3篇王春渤
  • 3篇张志宇
  • 1篇于尧
  • 1篇李江
  • 1篇田一豪

传媒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闭合性锤状指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手指末节闭合性损伤致I区指伸肌腱损伤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2005年1月-2012年1月收治手指末节闭合性损伤致I区指伸肌腱损伤未合并末节指骨撕脱骨折患者262例,首诊时间在伤后2h-4周。早期采取保守外固定治疗,其q-147例痊愈:115例因外固定去除后仍有DIP背伸受限,欠伸度在250~350,而再次就诊。于伤后6~13周改行手术治疗。术后110例获平均6个月的随访。结果5例并发伤指末节背侧皮肤坏死,8例合并PIP,DIP关节囊挛缩、关节僵硬,3例合并切口及针道感染,2例合并末节指体血运障碍,6例病情复发。结论重视围手术期的术区皮肤准备,循序的指间关节活动度练习以及合理的手术切口设计,“无创操作”是手术治疗闭合性锤状指取得良好预后避免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可靠保证。
马世伟冯博李江于尧田一豪
关键词:锤状指手术并发症肌腱损伤
部分甲板、甲床与生发层切除术治疗嵌甲症被引量:5
2015年
对76例行部分甲板、甲床与生发层切除术的嵌甲症患者进行分析,探讨采用部分甲板、甲床与生发层切除术治疗嵌甲症的临床疗效。该术式具有切除病灶彻底、外形美观易被患者接受、治愈率高、治疗周期短等优点,可作为嵌甲症的常用术式进行推广。
冯博马世伟王春渤张志宇
关键词:嵌甲症甲床切除术
尺动脉近端腕上支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报道尺动脉近端腕上支皮瓣移植修复手部掌、背侧皮肤缺损23例,探讨前臂近端尺动脉腕上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方法和疗效。
冯博马世伟王春渤张志宇
关键词:外科皮瓣皮肤缺损尺动脉
高频彩超在上肢软组织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在上肢软组织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频率为7.5~10MHz的高频变频探头对上肢软组织病变做纵横斜断面扫描,然后叠加CDFI技术观察肿块周围及内部血流...
冯博
关键词:高频彩超上肢软组织
经睑缘切口眶隔释放的中面部年轻化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经睑缘切口眶隔释放、泪沟及睑颊沟填充的中面部年轻化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医学美容科共收治了50例中、重度下睑袋伴泪沟和睑颊沟畸形的患者,年龄45~63岁。经睑缘切口,离断眼轮匝肌支持韧带,钝性分离颧前间隙,眶隔脂肪复合组织转移填充泪沟及睑颊沟,将眼轮匝肌肌皮瓣上提、固定于眶外侧缘下方,距离外眦韧带约1 cm处,以提升中面部,达到面部年轻化的效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50例患者中,1例分离眶缘时局部血肿,1例分离颧前间隙时局部血肿,经及时局部加压包扎24 h,1周后血肿完全吸收,未影响手术效果;余者手术顺利,效果满意。45例获随访6个月,满意36例(80.0%),较满意7例(15.6%),一般1例(2.2%),不满意1例(2.2%);总满意率为95.6%;无下睑外翻、睑球分离、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结论经睑缘切口眶隔释放的中面部年轻化,有效地改善了泪沟、睑颊沟畸形,提升了中面部的软组织,且手术损伤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冯博
关键词:睑缘切口
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治疗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临床体会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探讨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治疗足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外伤致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3例,创面大小为17.2cm×9.0cm~6.6cm×4.5cm.创面受污染,有淡黄色或黄绿色分泌物,骨外露,其中2例脓臭味,3例有腥臭味.分泌物细菌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绿脓杆菌3例,大肠杆菌3例,鲍曼不动杆菌1例,混合菌感染1例.术前经过1~2次扩创,然后VSD持续冲洗.冲洗1周后引流液无色、无异味,拆除VSD.创面渗出液细菌培养,无感染,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切取皮瓣面积18.7 cm×10.2cm~8.6cm×5.3 cm. 结果 13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 16个月,皮瓣质地较好,色泽与周围皮肤接近,不臃肿,弹性好,耐磨.术后20 d开始功能锻炼,逐渐增加负重,术后3个月,能完全独立自由行走的11例,能独立行走但平衡不佳的2例.按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定标准(JOA)评定,结果为77~ 100分,平均88.5分,患者较为满意. 结论 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对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临床效果良好.
冯博马世伟王春渤张志宇
关键词:踝部显微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