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方
- 作品数:14 被引量:7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品企业生产过程卫生管理状况调查被引量:2
- 2012年
- 为了适应当前的食品加工发展,通过对食品生产企业的调查,了解我国生产卫生规范类标准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食品企业卫生规范类标准的修订提出了建议。调查发现,现行的卫生规范类标准内容落后于行业的发展,对生产设备、设施的要求过于具体,不便于执行;缺乏对食品原料的安全控制措施;缺乏产品的追溯与召回管理制度;缺乏相应的记录和文件的管理要求;对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措施要求需要进一步完善等。建议尽快修订《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并进一步完善规范类标准框架体系。
- 廖岩倪方
- 关键词:卫生规范
- 中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被引量:10
- 2002年
- 针对当前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发展现状 ,作者从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角度出发 ,就我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食品工业新技术应用给食品安全带来的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给食品监督管理带来的新问题、传统污染物及其危害的新认识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结合实际工作 ,提出加强食品卫生国家监督抽检、扩大HACCP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
- 倪方樊永祥
- 关键词:食品卫生市场经济
- 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系统用户人力资源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系统省级及以下单位用户在线填报的相关情况,为今后制定系统用户培训计划和科学开展业务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自填式问卷,对所有参加2012年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监测工作阶段总结会的省、市、县级使用过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利用EpiData双录入数据,利用SPSS18分析了系统用户的年龄、职称、学历构成,所在部门类别,系统账号使用习惯和接受有关培训的情况。结果共对101名系统用户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有45.54%为中级职称,50.50%为本科学历,年龄主要在31-50岁。共有66.34%接受过系统操作培训,43.56%接受过权限管理知识的培训,使用本人专用账号进行系统操作的仅占26.73%。与2007年全国省级疾控中心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相比,系统用户有高级职称的人较少,有研究生学历的人较多。结论用户年轻化,需要定期培训。实名账号使用没有很好地落实,应完善促进规范化使用的管理办法。
- 林琳倪方张荣
- 关键词:人力资源公共卫生饮用水
- 全国省级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经费投入调查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通过调查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2006年环境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简称公共卫生)相关技术服务收入、公共卫生业务工作经费以及疾控中心的预算内、预算外项目等经费,初步分析省级疾控中心公共卫生收入情况,为进一步加强政府财政对公共卫生投入,加快疾控中心公共卫生业务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召开全国省级疾控中心公共卫生工作研讨会;针对全国省级疾控中心公共卫生工作开展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公共卫生技术服务收入成为省级疾控中心预算外收入的主要来源。2006年省级疾控中心公共卫生技术服务收入占全部技术服务收入的52.1%;2006年全国省级疾控中心公共卫生技术服务收入占疾控中心总业务工作经费的比例平均为18.42%;2006年全国省级疾控中心公共卫生业务工作经费(不含实验室仪器购置费及设备维持费)占其总业务工作经费的比例平均为19.19%;2006年全国省级疾控中心公共卫生专项工作经费尚不足全部经费的3%。结论政府财政尚未建立省级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的经费保障机制,多数省级疾控中心自身的经费缺口较大,依靠公共卫生等创收贴补经费不足的情况比较普遍,有偿服务多成为公共卫生的工作内容之一,有限的经费无法保证公共卫生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 雷苏文王焱刘东山林琳冯佳园焦振泉倪方侯培森
- 关键词:公共卫生财政投入
- 健康危害监测网络系统业务管理现状和建议被引量:4
- 2014年
- 依托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200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建立了“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设计为食品安全、环境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等领域的健康危害监测工作提供网络信息收集平台。自该网络平台建立以来,中国疾控中心全力推动系统平台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目前,职业病报告和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两个专业的网络报告工作运行良好。文章仅就这两个专业的平台运行现状做一分析,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 林琳雷苏文倪方
- 关键词:网络公共卫生
- 部分省市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及监督管理概况的调查被引量:3
- 2002年
- 倪方樊永祥
-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
- 四川绵竹灾区震后半个月的食品和饮用水卫生调查
- 2008年
- 目的为评估食品和饮用水防疫措施的落实情况,于震后半个月,对四川绵竹灾区的18个乡镇和2个城区安置点进行了调查。方法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个村,每村随机抽取10户居民;2个城区安置点随机抽取20个帐篷,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乡镇和安置点的基本情况、食品卫生情况和饮用水卫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乡镇受灾群众和全部城市安置点受灾群众能够得到安全的食品和饮用水,但在各乡镇中,仍有5.03%的受灾群众食用凉拌菜,12.85%吃过剩菜剩饭,还有不少群众饮用未消毒的井水(7/316)或河沟水(5/14)。结论本调查的结果表明早期的防疫措施的确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灾后防病意识,加强与受灾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管理。
- 贾旭东杨继建寇增强郑灿军靳妍曹兆进景怀琦尚琪倪方
- 关键词:自然灾害食品
- 四川省绵竹市地震灾后早期防病评估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评价地震后早期(震后2周)防病措施及效果,为后续防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使用设计统一的调查表,对18个镇及2个城区安置点震后防病状况进行现场询问、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形成评估意见。结果调查358户,98.32%的灾民住在帐篷中,其中88.27%为简易帐篷,10.06%为专用帐篷,58.06%符合卫生学要求。重灾区和轻灾区中,厕所消毒处理的比例分别为92.70%和87.78%;粪便及时清运的比例分别为51.69%和51.67%;仅饮瓶装水的为0.84%,饮瓶装水或集中供水的为10.61%,饮用井水的为88.27%,其中未进行消毒的占2.22%,饮用河沟水的有3.91%,其中未进行消毒的占35.71%。调查的住户中,食用凉拌菜的占5.03%;吃过剩菜剩饭的占12.85%;认为蚊虫比去年较多的有33.52%,认为苍蝇比去年较多的占36.59%,认为老鼠比去年较多的占8.41%,其中发现死鼠的10户,占调查户的2.79%。所调查的乡镇全部通过《地震灾区传染病(症状)监测按日汇总报表》汇报发热、腹泻及犬伤患者。结论绵竹市灾后防病建立了高效运转的管理组织,各项技术措施因地制宜,针对性强,包括尸体掩埋,食品卫生,环境及饮用水消毒、传染病监测等各项措施落实有力,各项防病措施科学、合理、有序进行。
- 杨文敖睿曹兆进景怀琦郑灿军倪方尚琪寇增强贾旭东靳妍刘刚刘润友
- 关键词:地震防病
- 香菇中甲醛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实验分析香菇中的甲醛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科学安全的香菇食用方法。方法采用乙酰丙酮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的甲醛含量,分析水温、浸泡时间等影响含量的因素。结果香菇样品甲醛含量范围为95~604mg/kg,温水浸泡能有效降低甲醛含量,浸泡时间对降低含量影响不大。结论香菇中普遍存在有害物质甲醛,科学处理后食用是安全的。
- 倪方雷苏文侯维
- 关键词:香菇甲醛含量
- 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人力资源调查分析被引量:22
- 2008年
- 目的通过调查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前(防疫站时)、成立时和目前公共卫生(特指环境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人员状况,掌握疾控中心成立前后公共卫生人员变化情况,为加强公共卫生人员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以后,省级疾控中心在编人员增加了22.6%,公共卫生人员中的公卫人员却减少了36.7%,其中环境卫生人员减少了52.9%,营养与食品卫生人员减少了62.8%,职业卫生人员增加了16.4%,放射卫生人员减少了15%;公共卫生人员中的检验人员增加了5.3%,其中毒理学评价检测人员增加了38.0%;卫生学理化检验人员增加了11.8%,相关微生物检验人员减少了12.0%,放射卫生检测人员减少了42.9%。结论环境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等公共卫生人员力量亟待加强。
- 王焱刘东山雷苏文倪方
- 关键词:公共卫生人力资源